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声乐与其它演奏乐器不同,声乐的"乐器"就是人的嗓子,而这乐器的功能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加以改造和建立,经过训练学到了一种好的歌唱方法,就是制造歌唱乐器的过程,有了好的歌唱方法,既能自如地传情达意,又能延长艺术寿命,这是声乐教学过程中,师声共同努力的目标。可是,由于我们这一乐器的内部动态看不见,摸不着,因此,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喉音问题是声乐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常见发声问题,一些初学者由于观念及认识上的错误或在训练中存在片面性,忽略了正确地用喉,而出现喉头不稳定产生喉音。许多爱好唱歌的人,不知道歌唱时喉头要稳定这个要求。有些人听说之后还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他们说:唱高音时,喉头就得往上跑,怎么能不动呢?他们已经习惯用喉头上下移动的方法唱歌,所以,要求他们歌唱时喉头稳定,是不容易做到的。许多人就是因为喉头不稳定,唱歌时挤卡,喉咙打不开,音越高声音越窄、越细,自己唱着费劲,别人也跟着着急,总担心他唱不上去。所以虽然唱了许多年,但歌唱水平不见提高。喉音对于声乐学习者和演唱者具有很大的危害,是声乐学习和演唱的一个障碍。不解决喉音问题,声乐学习者就不能进步,不能掌握正确的歌唱发声方法,因此,克服喉音、稳定喉头及正确用喉是声乐训练中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正> 一、正确的歌唱状态 不论是民族唱法还是美声唱法,都必须有正确的歌唱状态。只有歌唱状态正确、声音路子对头、声音管道通畅,才算在声乐道路上迈开了良好的第一步。 从人的生理状态来看,歌唱离不开呼吸、发声、吐字,而正确的歌唱状态,这三者又必须协调一致。就吐字发声来说,吐字的着力点在唇、齿、牙、舌、喉,而发声的着力点在喉头背面——软腭、舌根、喉头这个咽腔部位,这也就是我们经常在课堂上对学生形象提示的:唱歌的人嘴要长在后面,要在板牙处讲话。无论吐什么字,唱何种语言都要求口型不能乱动,  相似文献   

3.
喉是发声器官、振动器官、声源。在歌唱时,喉处于十分关键的地位。喉头位置的正确与否,直接、间接地关系到唱歌者的音色、音量、音质等,所以唱歌发声时的喉头位置是否正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 喉头的结构和发声喉头是整个歌唱发声的声源,无论是多么优美、动听的歌声,都从它这儿发出。所以,它在整个歌唱过程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然而,要明了它在歌唱过程中的作用、状态究竟如何,首先必须清楚喉头是由多少部分的组合和它上下的哪些  相似文献   

5.
喉头是气声关系的核心部位,歌唱发声时喉头安放的位置是否恰当,关系到歌唱者能否获得优美的声音.在歌唱时,喉头处于不同的位置和状态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和效果.不同嗓音类型、审美观念及作品风格对于歌唱时喉头的状态和位置也有不同的要求.理想的喉头位置和稳定的喉头状态,是获得美妙歌声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在声乐教学中 ,我们经常会用到诸如打开、放松、声音位置、呼吸支持等常用术语。不可否认 ,这些常用术语有较强的概括性 ,有利于歌唱者对歌唱的整体把握。但如果我们对之理解不当 ,或是思维片面 ,则有可能事倍功半 ,甚至使声乐学习走进死胡同。一、打开声带是发声的振源体 ,它位于喉头中。声带的振动产生基音。而艺术的歌唱仅有基音是不够的 ,它要求喉头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在这种稳定的状态下 ,基音在口腔、咽腔、头腔等共鸣腔里发生共鸣 ,这样 ,我们通常就说声音打开了。要建立打开的发声状态并不难 ,可以尝试着用鼻子象闻花一样深吸…  相似文献   

7.
<正>歌唱活动是自古以来全民皆爱的一项活动,它是一门通过声音和语言来表达真实情感、叙事记物的应用科学。无论是专业歌者还是业余爱好者,姿势、呼吸、发声和语言在演唱中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充分运用好这些条件,歌者才能完美展现作品和演绎歌唱的魅力。为了获取美好的歌声,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不容忽视。一、讲究姿势歌唱的姿势影响着呼吸的状态,而呼吸又决定了发声的质量,所以姿势在歌唱中很重要。正确的姿势才能确保呼吸的顺畅,从  相似文献   

8.
声乐教学中正确处理好喉头的位置与状态问题 ,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它直接关系到演唱者水平的发挥和效果 ,处理得好 ,会给歌唱创造良好的条件 ,否则 ,就会带来种种发声弊端 ,严重的还会损伤喉头器官 ,导致生理上的病变 ,过早损坏嗓音的先天因素 ,丧失演唱者的艺术青春。教师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 ,发现许多学生常常会出现压喉、吊喉、捏喉、撑喉等不良现象。所有这些问题都是由于喉头不稳出现的弊病 ,主要原因是局部用力 ,喉咙没有真正打开 ,失去平衡所造成的。这类问题都与如何“打开喉咙”稳定喉器有着密切的关系 ,喉咙不解放 ,喉头不能够…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 ,声带是歌唱时唯一的发声体 ,在声乐中称为声源器官。它位于人体颈前部由肌肉和软骨组成的喉结中 ,人依靠声带周围的喉头软骨与肌肉来控制声带的伸缩及开闭。同时喉结状态如何 ,决定音域的宽窄和音质力度的强弱 ,所以我们在歌唱训练中必须正确把握喉结的状态才能使歌唱得动听悦耳 ,否则就会犯上提或下卡的毛病。而上提或下卡 ,又是一切毛病的根源 ,它直接导致呼吸不能自如 ,声音不能通畅 ,上下不能谐和 ,吐字不清 ,声音不明亮。特别是唱高音时不能字正腔圆。因此 ,保持喉结状态正确是解决发声基本功的关键 ,在歌唱发声训练中必须着…  相似文献   

10.
人的嗓音,就是一件乐器,一件能用不同语言表现音乐的奇妙的乐器。人要做到能正确、科学地发声并利用好嗓音这件乐器表现音乐,了解嗓音生理结构和发声原理是前提。要做到自如调节共鸣腔体,必须经过严格、正规的训练。自然的歌唱与人的情绪、心理和其他肌肉、器官积极配合、协调有极大的关系,甚至是歌唱活动“生死存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有关歌唱发声训练中喉头的放位一直争论不休。有谈喉头可以向上的,有谈喉头可以向下的,有谈喉头可以自由的,也有谈喉头稳定和保持的,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高招。可见喉头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越来越引起声乐教学者和歌唱者的注意。当然这其中不乏有许多值得吸取和借鉴的经验。但究竟喉头在歌唱中具有何种重要功能呢?却大多论说不清。 我们知道,不论是发声还是歌唱,在发声和吐字之前,都要吸一口快而短促的气,此时的喉头下降关闭,停息,同时张嘴,两耳前领关节(下巴挂勾)出现深四,这样下巴是自然放下的,放松的,…  相似文献   

12.
喉部是重要的发声器官,对于歌唱而言,其作用尤为关键。在人体的生理结构中,喉部不仅承担着发声体的角色,更是一个重要枢纽,让整个口咽腔体得以上下连通、共同运作,这实际上也就决定了在歌唱中保持“打开喉咙”状态的重要性。本文针对声乐教学中的喉部训练展开讨论,阐述了“打开喉咙”对于歌唱的重要性,并分析了怎样通过日常练习以在歌唱过...  相似文献   

13.
发声练习是歌唱发声的基础,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否正确地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决定着学生歌唱能力的发展与提高。本文从歌唱发声的呼吸、腔体、咬字吐字、情感等方面阐述了怎样去铸造良好的歌唱“乐器”。  相似文献   

14.
歌唱语言是歌唱表演的主要呈现方式,由人体发声配合乐器演奏完成整个表演过程,要想提高歌唱水平,实现理想的表演效果,不仅需要注重歌唱语言的正确运用,而且还应确保歌唱发声状态的良好性。文章简要介绍了歌唱发声状态,并对歌唱语言与其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了探析,旨在充分发挥两者相辅相成作用,为歌唱表演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打开喉头,建立起正确的喉头状态.在发声的过程中,将声音始终贴住咽壁,放置在声音的管道里,这些歌唱状态的正确建立是关闭唱法形成的重要基础.男高音的学习和训练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调整发声状态的的过程,当发音器官能在正确的状态下协调配合,最适合自己声音的腔体建立之时,也就是男高音辉煌的声音产生之际.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声乐教学实践出发,指出歌者在歌唱时喉头应处于正确位置,并阐述了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正确喉头位置的必要性及方法。  相似文献   

17.
发声技巧的运用、歌唱语言的表达、思想感情的抒发和完美动听的音乐有机地融会成一个整体,才是真正的歌唱艺术.构建完整、完美的歌唱艺术,歌者除了对音乐语言和发声技巧进行研究之外,准确把握歌唱语言的表达、思想感情的抒发都离不开对文学语言的研究.因此,研读声乐作品的歌词是构建歌唱艺术整体性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8.
歌唱艺术是以人体的歌唱发声作为"乐器"而发出优美歌声的艺术。歌唱者既是"乐器",又是"乐器"的演奏者。所以,歌唱的训练就是面临着两项任务:制造"乐器"和"演奏"乐器。而制造和演奏这个"乐器"必须由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进行有机的协调配合才能完成,而发声器官制造过程就是发声机能的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9.
歌唱中的喉头位置与气息的运用关系非常密切,二者是协调统一,不可分割的。喉头的位置及其在歌唱发声时的活动状态与呼吸的深浅能直接影响嗓音的音质、音色、力度、音波及声部的特征。正确的发声需要有良好的呼吸基础,既要有呼吸支点,喉头要稳定,声带的运动应与呼吸密切配合,适度调整,才能将一首歌处理完整。  相似文献   

20.
人声歌唱波形图,可以作为歌唱发声状态调整的一种直观的辅助检测及诊断参考。就像医生给病人做心电图、脑电图一样作为临床诊断的一个参数而成为一种有效的提高歌唱发声能力的辅助手段。以波形图为参照做歌唱发声上的直观甄别手段,在实际应用中必须掌握实时进行,作到听、看、唱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听到的发声问题,再视波形图中的图形变化,给歌唱者提供一个让其对自己声音产生认识的途径,形成歌者本身对自己声音产生客观评价的理解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