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建立健全高校突发事件应对的组织机制、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信息沟通机制、恢复与总结机制等方面入手,构建一套完整的校园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对于有效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事件,维护高校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建立高校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起因和影响也更加复杂。不仅直接危害到学生的人身安全,也影响到校园的和谐与稳定。为了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校园各类突发事件,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稳定,需要建立起相应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作为对高校突发事件应时机制的有益补充。本文全面分析了新形势下心理危机干预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中的必要性,倡导高校建立一个及时、有效、安全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创新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逐渐出现转型和多元化趋势,由于各种社会因素、学校教育管理因素、学生自身因素等影响,高校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安全稳定.高校应增强危机意识,建立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治理等机制,建立大学生群体性危机预警系统,有效预防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因社会因素、学校教育管理因素、学生自身因素等原因,高校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安全稳定。高校应增强危机意识,建立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识别、研判等机制,加强教育,提高管理水平,建立通畅的学生群体利益表达渠道,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有效预防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的成长环境至关重要,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建立健全应对大学生突发事件的机制,这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迫切要求和必然选择.突发事件管理机制建设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地处置高校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维护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保持高校安全稳定局面和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必须建立和完善“以人为本”的高校危机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由于不可预知或不可控制的偶发性因素引起、突然爆发的,可能或严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威胁到校园安全稳定、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并可能危及社会安定的突发事件会对高校、学生以及学生家庭甚至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新时期辅导员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时必须积极应对,采取有效预防和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7.
覃仁和 《文教资料》2010,(24):222-223
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是维护高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文明校园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辅导员作为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可以从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日常安全教育;增加安全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建立健全学生档案,掌握学生基本动态;建立完备、有效的安全预警系统,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等方面入手,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生个体性突发事件的频发日益成为影响校园安全和学生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问题,它具有个体性、突发性和危害性三个特点,其发生受到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需要高校从平时的预防、应急处置和善后处理三个阶段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引发高校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原因相当复杂,有时可能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地震、台风、洪涝、火灾等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社会安全和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社会性问题的辐射和影响,高校内部管理与服务问题,大学生心理情感问题。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具有不确定性、突变性、复杂性等特点。许多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是可控、可防的,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工作。要构建预防体系,建立预警机制,加强教育管理。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时,高校如果应对及时,处置得当,就可能化解危机,平息事态,维护学校稳定大局。  相似文献   

10.
赵亮 《高教论坛》2015,(2):88-90
大众传媒进入了全媒体时代,如何积极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已经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建立宣传工作应急机制,及时将事件信息公开,做好学校形象维护和重塑工作,是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最重要保障;也是全媒体时代应对网络化快速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满足公众知情权、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社会转型期,高校内部个体矛盾及周边社会矛盾容易引发高校突发事件,为保障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预防高校突发事件成为高校安全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事前"安全防范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针对突发事件发生的特点,结合高校安全应急管理实际,必须从预防组织机制、健全预防制度机制、教育机制、安全联动机制、动态巡查机制等方面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机制,进而更好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12.
心理健康类突发事件是当前高校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类突发事件,主要集中在认知障碍、情绪障碍、意志行为障碍等心理疾患方面,影响了校园的稳定与和谐。处于学生工作一线的高校辅导员应加强青年心理学、心理咨询技能等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以妥善应对此类突发事件。应对的策略主要包括:事前注重预防阶段的教育引导,呵护大学生心灵健康;遇事灵活应对,从情绪干预、认知策略干预、舆论干预等方面进行合理适当的心理危机干预;事后扮演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帮助学生分析心理现象、掌握心理调适技能,并获得心理上的支持与安慰,尽快回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轨道上。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是维护高校稳定发展,构建和谐美好校园的基础,也是维持校园秩序,保障学生安全的重要举措,独立学院辅导员作为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有着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本文从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日常安全教育,心理疏导、归寝巡检、建立健全班级安全工作规范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安全防御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应对技巧,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高校突发事件不仅扰乱了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给全校教职工及学生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困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国内外敌对势力对高校思想上的渗透、高校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后勤社会化问题及大学生自身认知存在问题等是高校突发事件的诱因,高校应在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快速反应、疏导教育和依法处置并重等原则的基础上,加强高校内部管理力度、开展应对突发事件的教育和培训、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等方式来预防和处置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是维护校园稳定、团结学校师生员工的重要手段,是预防和处置高校突发事件的柔性力量;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应对中能够发挥保障学校稳定、凝聚社会力量、提供智力和精神支持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发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原因相当复杂,大体有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学生自身因素、高校内部管理不善等,有时可能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许多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是可控、可防的。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工作,要构建预防体系,建立预警机制,加强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17.
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包含大学生自身特点、就业困难、网络的负面效应、学校日常管理混乱等因素。面对突发事件,高校可以通过采取不断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多渠道促进大学生就业;建立日常网络监测机制,减少负面舆情发生;规范学校日常管理等措施合理应对,关注学生切身利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高校里各类学生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影响了校园的安全稳定.辅导员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的一线工作者,是维护高校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力量.在处置突发事件中,辅导员应明确工作职责,提升处置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维护校园的和谐安定,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校园社会化现象日益凸显,高校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害现象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也给高校管理者敲响了警钟. 安全管理是高校教育管理者的职责,但从某种程度上说,高校的安全教育比安全管理更为重要. 校园安全教育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培养大学生关注健康、关注安全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自护能力,使其沉着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从而全面落实安全工作的防范措施,保障校园的安全与稳定. 相关教育主管部门也要重视高校学生安全教育问题,切实提高安全教育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发生突发事件的诱因以及突发事件的种类,阐释了辅导员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从而提出了预防和处理校园突发事件的建议和措施: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教育和训练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