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谢在玉 《成人教育》2004,(10):49-50
通过对成人高等工科教育实践教学发展现状的表述和对目前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深入探讨,可揭示出影响成人高等工科专业实践教学发展的各种因素,从而提出有利于实践教学稳妥、健康发展的思路与战略,为促进成人高等工科教育实践教学进一步规范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工科院校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我国工科院校学生的工程素质是时代的要求.该文深入分析了我国高等工科教育和国外工科教育的现状,分析了培养工科学生工程素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培养学生工程素质要循序渐进,分层次进行,结合国内外实例给出了培养学生工程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高等工科院校青年教师工程素质培养途径的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如玮 《教师》2011,(5):31-32
本文分析了高等工科院校教师工程素质的内涵,描述了高等工科院校青年教师工程素质的现状,并从思想教育、深入工程实践、参与横向课题、健全激励机制等方面对青年教师工程素质的培养途径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4.
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趋势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和比较西方有关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现状,可以发现后工业时代工程教育已发生较大变化.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应据此调整发展理念,将社会需要作为改革的基点,将培养现代工程师作为高等工程教育的轴心,从而增强我国高等工科教育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工科院校人文社科课程设置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世界上几所著名工科院校(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学时比例的比较分析,结合我国高等工科教育的现状,对我国高等工科教育中人文社科课程的课程门类和学时比例提出了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6.
提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在培养工程师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工科专业的标准与认证,工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对发达国家与我国的工程教育的现状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工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断转变,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模式机械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清晰、缺乏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忽视人文科学的培养等。这些问题反映出我国高等工科教育人才培养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因此本文基于当前我国高等工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探讨如何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等工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分析了当今高校工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从高等工科教育的共性特点出发,在结合平顶山学院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这一省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的基础上,对高校工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设计到实施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地方工科院校以实施高等工程技术教育为主要任务,以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为了提高我国高等工程技术教育的水平,就必须加强工程技术教育教材建设。目前,由于受习惯思维、档次追求、浮躁心理的阻碍,高等工程技术教育教材建设明显滞后。教材建设要遵循定位准确、贴近业界、能力为重、强化实践、整体优化的原则,采用科学定位、校企合作、健全教材监控制度、设立建设基金、提升政府作为等策略,提高教材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聋人高等工科教育是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聋人高等工科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研究,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进一步促进我国聋人高等工科教育的发展。本文主要从专业设置、网络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等几个方面对聋人高等工科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建筑物不断向更高更深的方向发展,对建筑物地基和施工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给我们大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任务和新课题,本文针对这一现状,首先阐述了岩土工程、工程地质的定义、任务和教育现状,分析了这两个专业的教学现状,讨论了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高等教育的区别和联系,分析了两个专业高等教育的未来和教育方向,明确提出教育部应将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均作为二级学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理论力学”教学中的学科渗透与融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理论力学"作为工科院校的技术基础课,是连接"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与"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电动力学"机械基础"等后继专业课程的桥梁,是工科学生教育过程中由基础理论教育向工程实际教育的重要转折点,"理论力学"在工程实际教学中的作用日趋明显。"理论力学"课程的地位与作用决定了它在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适合开展跨学科教学。文章将寻找"理论力学"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的内容,进而开展跨学科教学。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provides a study of the quality assurance and accreditation in the Jordanian higher education sector and focuses mainly on engineering education. It presents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and quality assurance in Jordan and considers the Jord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UST) for a case study. The study highlights the efforts undertaken by the faculty of engineering at JUST concerning quality assurance and accreditation. Three engineering departments were accorded substantial equivalency status by the Accreditation Board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n 2009. Various measures of quality improvement, including curricula development, laboratories improvement, computer facilities, e-learning, and other supporting services are also discussed. Further assessment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is made through two surveys, targeting engineering instructors and students. Finally, the paper draws conclusions and proposes recommendation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at JUST and other Jordania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相似文献   

14.
浅析工程类专业设置流体力学课程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流体力学的技术基础性地位,介绍了流体力学教学的国内外现状,例举了流体力学的工程应用,并结合现代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指出工程类各专业开设流体力学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对当前高等工程教育环境做简要介绍,重点介绍工程制图课程发展现状,指出制图课程发展的一些缺陷,并面向大工程观提出工程制图课程教育改革,最终对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一些操作性思路并对其作出结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FH是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内涵和本质上是一种面向实际、面向应用的高等工程、技术教育,在性质上区别于我国目前的高职高专教育,与我国倡导的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相似。FH的“3 1”学制、专业设置、教学改革、与企业紧密结合及国际化合作,显示出其极强的灵活性、实用性和生命力。其对我国的启示在于,明确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定位,构建有利于技术本科教育发展的体制与机制,在法律上确立技术本科教育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我国理工科大学生人文教育的状况不尽人意。许多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高校的人文教育课程在总体上受到轻视,由此制约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制约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分析了大部分理工科高校的人文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对比了国外人文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尝试性的对建立适合我国理工科高校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国外环境学科与教育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以及美国的环境学科现状和演化出的三类环境工程本科教育模式.结合中国环境学科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环境学科的发展和演变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强化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设立本科教育的准入条件和评估机制,建立一个供环境学科教师和研究与工程人员定期交流和讨论的开放平台,以及加强环境道德教育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rate at which students are crossing the boundaries between Australian vocational and higher education. It finds that public universities admit a higher proportion of students on the basis of a vocational education qualification than do private colleges and that private colleges broadly do not admit a higher proportion of students from a low socioeconomic status background than public universities do. Vocational education transfers are most important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fields of nursing (22 % of commencing students), education (13 %)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12 %). Upward transfers are least important in the natural and physical sciences (3.5 %) and engineering and related technologies (6 %). Some 17 % of commencing students are from a low socioeconomic status background, but nursing (24 %) and education (22 %) provide mor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from a low socioeconomic status background. Conversely, fewer opportunities are provided in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12 %) and the creative arts (14 %). There is considerable variation in the proportion of students that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dmit on the basis of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 even in a relatively homogeneous field such as nursing. Some of this apparent variation may be explained by different treatment of admissions data, but much remains unexplained.  相似文献   

20.
卓越工程师培养是高等教育尤其是工科院校目前面临的重要任务。当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着思想发生错位、实践性并未凸显、生源质量下降、师资力量弱化等问题。在对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现状的理性分析基础上,指出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主要途径:提升教育理念,明确培养定位;提高教师素质,打造优秀团队;强化实践环节,加强校企合作;优化育人环境,创新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