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我看到一篇报道,说美国有个叫约翰的人,左手和右手做事时常发生矛盾。左手拿东西,右手就阻止不让拿,左手要脱衣服,右手却非要穿。有一次,约翰生气,左手握拳要打他的妻子,可右手却去救他的妻子,不让左手去打。看到这里,我心中顿时产生“?”:此人为何如此自相矛盾?我接着往下看,原来,约翰是一名老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头部受伤,得了癫痫病,而且越来越严重,医生为他做了脑科手术,由于手术的失败,致使约翰左右手自相矛盾。这篇报道是一篇成功的报道,它先在你心中画一个“?”,然后再把这个“?”拉直,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要。然而,我平日读报纸,心中常常出现众多的“?”。这些“?”,有的至今也没办法把它拉  相似文献   

2.
记得三月间,妻子从娘家韦楼村回来伤心地对我说,邻里韦学梦娶儿媳,汽车响器都用上了还嫌不阔气,又请了几挺“三响枪”,结果枪崩了,伤着三人,一人被炸得血肉模糊。喜事倒成了丧事!我一思量,很有报道价值,对那些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人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我就急急地从妻子嘴里“掏”得“五个W”,匆匆成稿,发了出去. 一个月后的一天,妻子举着收音机激动地向我喊道:“喂,广播了!”我仔细一听,懵了——咋成了别人写的啦?原来俺“学习班”里的学员郑朝广也得到了这一消息,他可不象我这样急燥,为采访当事人他跑韦楼、上医院折腾了几趟,写成以《说说俺花钱买苦头的体会》为题的来信,也投向了河南电台。虽说我发稿早好几天,但他的稿件角度新,情节生动,比我的强多了。  相似文献   

3.
前些天我在某报看到占了满满一个版的一篇报道———《副局长当上三轮车夫》。一个副局长能够利用业余时间开三轮车挣钱养家给妻子治病 ,这确实是一个有“卖点”的新闻。但让人不舒服的是 ,这篇报道处处刻意体现“副局长”与“三轮车夫”之间的差别 ,好像一个在天上 ,一个在地上 ,又好像不这样对比就不足以表现该副局长的高大。比如 ,在文章前面的阅读提示部分 ,作者就特别注明这位副局长是“分管财务”的 ,他“每天经手数万数十万的资金”(一个司法局副局长真能“每天”经手这么多钱 ?此处存疑 ) ,特别是说到这位副局长“白天坐着公家的小…  相似文献   

4.
每次发表文章,我总是第一个打电话把喜讯告诉妻子,与她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因为我最清楚,这收获的背后,有妻子一半的功劳。 妻子是我文章的“第一读者”,也是“第一编辑”。写完一篇文章,我总是先给她看,让她提意见。她的意见没有阿谀奉承的成分,总是直率地指出缺点所在,提出修改意见,处处激发我的灵感。 我喜欢写一些政治工作热点、难点的文章,写这种文章一要有新的观点,二要有翔实的素材来证明观点。在女兵连当排长的妻子成了我取之不尽的“素材库”。前年我针对“法轮功”问题写了《封建迷信在官兵中的思想反映及对策》,去…  相似文献   

5.
王威 《新闻前哨》2000,(9):43-44
新闻摄影报道是有标题好,还是没有标题好?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然而,想写篇文章来谈谈自己的认识,那是同家人一次对话中萌发的。 我父亲在大学里从事新闻理论教学工作,但他对这新闻摄影报道也很有兴趣,特别是在我干上摄影记者这个工作以后,《湖北日报》他天天看,我发表在报纸上的图片报道成了他日常话题和评论对象,少不了要与我谈些想法与意见。一次他边翻阅《湖北日报》边问我:“你们报上的图片有的有标题,有的没有标题,你说那个好?”我肯定地回答:“当然有标题好!”“那为什么有些摄影报道没有标上标题呢?”我说:“这…  相似文献   

6.
现在报纸上“知识小品”的文章不多见了,特别是那些“大报”。但我想,为了贴近读者,登些这类的文章还是有必要的。前些日子,妻子从市场买了一袋大闸蟹回来,准备节日里招待亲友,没想到放了两天,打开袋子一看,竟然死了两只,当时妻子就要扔,说死蟹不能吃,但我看两只蟹除了没气,与其他蟹一样,颜色很新鲜,加上毕竟蟹很贵,花钱不少,扔之实在有点可惜。然而妻子坚持要扔也没办法,也就扔了。但事后想,如能针对“死蟹不能吃”,找到理论依据,心中也会平静一些。因为市场上美味的带鱼、黄鱼,包括梭子蟹(海蟹)都是死了卖的,为何这类死鱼、死蟹就能吃,而…  相似文献   

7.
4年前,当我从学校毕业踏上工作岗位时,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我拿起了沉甸甸的笔。对于写新闻,我是个门外汉,但我的诚心也感动了不少编辑,几年来,已有上百篇“豆腐块”式的报道散见于报端。这些,坚定了我继续写下去的信心。我对妻子说:“夫妻嘛,总得培养一些共同的兴趣”。在我的强烈鼓动下,妻子也加入了“爬格子的行  相似文献   

8.
“你啊,越来越不象女人了。”这虽然是丈夫的一句玩笑话,可我清楚,这里面夹杂着他的抱怨。记者工作耗费了我的大量精力,很少有时间去想他的事情,对他的关心也比较少了,他只要在家,家务事的担子就很重。“苗好谷一半,妻好福一半”,妻子为了工作,不能说妻子不好。但,这句旧社会的老话,现在,在一些家庭中,在一些丈夫的眼里仍不失它的价值。想当初,由于工作需要,我由机械行业转到新  相似文献   

9.
<正>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湖北青年才俊,著名的“咸宁三杰”之一。他为妻子写的“情诗”被《新华日报》全文刊发,写给妻子和父亲的信,被周恩来在工作会议上亲自向大家宣读。他会写诗,但不是诗人;他是书生,却铮铮铁骨。他究竟是谁?让我们先来领略一下他的文采。他为妻子写的诗句,温婉细腻。黑夜阻着黎明,只影吊着单形谁抚我痛苦的伤痕?!我热血似潮水的奔腾…………呵!姑娘,去秋握别后,再不见你的倩影  相似文献   

10.
尽在不言中     
尽在不言中□袁1997年4月25日人民日报体育版刊登的韩国《东亚日报》记者尹得宪写的《中韩足球对抗赛观感》是一篇体育报道中的佳作。文章虽短(我数了数只有700多字),但正如文前的“编者按”所说的:“值得品味”。文章的作者先写了自己的赛场印象。他以记...  相似文献   

11.
如果妻子外出打工时,给人做了“二奶”,任何一个丈夫一定都会说这事儿绝对不能容忍!如果妻子逼丈夫离了婚,恐怕大多数男人会从此不会再理会妻子的娘家父母。但一个山东男人却用实际行动掷地有声地回答:“妻子有错,岳父无过。我要为岳父养老送终!”他不顾周围人的冷嘲热讽,细心照料岳父,直至他去世。当他得知离他而去的妻子患了重病,又被包养她的男人撵出家门后,他又不计前嫌,倾力给妻子治病,  相似文献   

12.
滥用新名词,杜撰怪名词,会令人啼笑皆非的。有一次,某记者托我带一信给朋友,在信封末尾写有“本托”两字。朋友收信后对我说,来信人非我本家,他把“本托”的意义错成本人所托,这就用错了。这使我想起某些报章杂志的文章里时时出现的一些古名词,用错的俯拾皆是。如:“内子”,这是向别人讲自己妻子的谦称,而有人把它当作是“家内的儿子”了。“乔迁”,是局限于对别人搬入新居的客套话。可是一位朋友被提拔当领导了,有人写他是“乔迁之喜”。  相似文献   

13.
作为《纽沃克明星纪事报》的助理总编辑,大卫·Ng每周有5天时间,从下午3点钟一直到凌晨1点钟在编辑部值夜班,负责晚间新闻稿的处理。多数夜晚,他在早上7点强迫自己起来之前,只能休息4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大卫要照顾他的一家子,包括2个年幼的孩子。“当我刚刚到《纽沃克明星纪事报》的时候,妻子正怀着埃斯米。当妻子临产时,我跟报社商量,请了3周的假来照顾妻子。”大卫说,他于2000年进入该报。“但是不巧,因为要报道总统大选,我请的3周假期变成了3天。”“我没有想到,10个月后,‘9·11’  相似文献   

14.
媒体报道概览10月23日,事件发生.11月8日,《南方都市报》刊登第一篇关于此事的报道:《妻子遭联防队员毒打强奸丈夫躲隔壁"忍辱"一小时》,随即引发广泛关注.(文章作者成希曾在访谈时透露:"事发十几天,杨武跟很多媒体求助过,但都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他找到了南都,我立即赶到现场进行采访报道,应他的请求报道此案.")  相似文献   

15.
我看到一篇报道,说美国有个叫约翰的人,左手和右手做事时常发生矛盾。左手拿东西,右手就阻止不让拿,左手要脱衣服,右手却非要穿。有一次,约翰生气,左手握拳要打他的妻子,可右手却去救他的妻子,不让左手去打。看到这里,我心中顿时产生“?”:此人为何  相似文献   

16.
1.忌讳称丈夫或妻子为“爱人”。因“爱人”在英语中是指“情人”,俗称“相好的”。所以,香港人介绍自己的丈夫或妻子和别人相识人,总是说:“他是我的先生”或“她是我的太太”;称别人的丈夫或妻子时,也是“您的先生”,“您的太太”。  相似文献   

17.
何常灵 《新闻三昧》2006,(10):46-46
新闻小故事是报纸、新闻刊物对新闻故事报道的一种文体,它是新闻与小故事相融,寓新闻于小故事之中的一种报道形式。它具备几个特点:一是要短小精悍,不超过八百字为宜。二是要有故事情节。三是新闻性强。那么,如何将新闻小故事写得精采,写得夺人眼睛?我认为:写好新闻小故事,要巧使“三招”:一是要以故事情节取胜;二是要以新闻时效性取第一辆军车戛然停在她面前,从驾驶室里跳下一位瘦瘦高高的中尉,一把搂过她怀中的孩子,狠狠地亲了两下。他看着妻子抚慰地说:“对不住了,现在抗洪任务紧急。”妻子想说什么,但没有开口,两滴泪珠从面颊上滚了下来…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有这样一位通讯员,他抓住他们村一个村民带领全家人从事加工业,致富后不忘乡亲,捐物修建校舍这个典型,及时进行了报道。然后在“三八”妇女节时,他又把这位村民的妻子树成了典型。平时不过当当帮手的妻子,成了开导、劝说落后的丈夫和公婆的“女状元”。“五四”时这位村民的儿子,一个刚从  相似文献   

19.
《默默地耕耘——记南铣同志二三事》是一篇回忆文章,作者以质朴无华的语言追述着往事,为我们勾勒出一位“老三联”的编辑家兼学者的形象:他的气质风范,他的道德文章,以及他对工作、对事业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生活中的不幸、苦难走进新闻,给新闻带来一种异样的色彩,给读者带来一种异样的感受。 悲惨。 孟加拉,布鲁姆查拉镇。 穆巴拉克·卡杜姆家境贫寒买不起收音机,上星期他没有听到飓风警报。等到他和妻子看到潮水涨高,已经无路可逃,只好爬到屋顶上。但是大水汹涌而来,屋顶被冲垮了,卡杜姆,他的妻子和3个儿于掉进了激流。 他的妻子抱着18个月大的小儿子,很快被洪水卷走了。另外两个儿子——年龄分别为3岁和5岁,搂住了卡杜姆的脖子。 他流着泪说:“他们紧紧地搂着我,使我喘不过气来。我只好扒开他们的小手,任他们被洪水卷走,我才得以逃生。” 他哽咽着说:“我杀死了自己的儿子。” 以上是1991年5月,《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发自孟加拉飓风灾区一则电稿的开头部分。听过这位“小人物”的悲惨叙述,我们深切感受到了这场灾难的惨酷:它不仅吞噬了三万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