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备课、写教案本是很自然的事,不知从何时起,写教案被口诛笔伐,似有“不除此举誓不罢休”之势。其理由很简单,就是要减轻教师的负担,以便教师可以全力以赴搞好教学。当前,教师的负担不能说不重。但是,写教案并不是造成教师负担重和工作应该拿写教案问罪。理由有两个: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按常规,备课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过程、编写教案。写教案是把备课的内容用文字固定下来,作为上课的依据。同时,教师的教学不是一次性活动,而是一个前后相关的连续的过程,的基础。所以,教师所写的教案不仅是上好当堂课的前…  相似文献   

2.
教育实习是每个师范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的一次模拟训练。在这一阶段,实习生的主要目的就是会上课和上好课。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备好课,备好课的基本工作之一就是编写教案。因此,实习生首先应编写出好教案,尤其是课时教案。 课时教案一般包括课题、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时间、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编写时,首先应考虑的是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明确知识教学、职能开发和思想教育的要求,还要注重考虑步骤、方法等环节。如果编写时面面俱到,虽然全面、细致,但繁杂冗长,好像“眉毛胡子一把抓”,  相似文献   

3.
谈备课中的背功●亓臻教师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备课是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教案写好了,不等于备好课了,写好教案不是备课工作的结束,写好教案也不等于就能讲好课,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还得下一番“熟悉教案”的苦功夫,也就是说,要把讲授的内容,揣摩构思,...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语文教学的备课尤为重要,这是大家早已明了的道理。一般说来,“教学设计”通常被教师理解为“课前备课”,是指课前教师的准备。我们知道,备好课是为了上好课。但是,课前怎样备课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前备好的课到了课堂上,不可能一成不变,往  相似文献   

5.
教案,也叫一节课的书面计划。它贯穿着教师的教学理念,规定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师实施教学的设计蓝图,也是教师上好一节课的前提。素质教育的实施,促使广大教师更多地关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而忽略了教案的创新设计,教案仍然是“旧瓶装新酒”。有的教案是万能型的,无论什么课都能以不变应万变;有的教案就是教学参考书的翻版。依据这样的教案上课,教学效果是低效的。今天的语文教学面对的教材、课堂和受教育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教材的不确定性和灵活性;课堂形式的丰富多彩;受教育对象的个性化,这些因素都是我们在制…  相似文献   

6.
备课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备好课,才能上好课。所以说备课是教师的基本功。怎样才能备好课呢?我认为既有思想问题,也有方法问题。过去传统的备课方法,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查阅工具书和教学参考资料,提出教学目的和要求,确定教学方法,制订教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虽然  相似文献   

7.
现在,很多教师都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备课和上课上,这是可喜的。可是“教后小结”工作却往往容易被教师所忽视。不少教师一上完课,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教案原封不动,备课本上未留下任何新的墨迹。其实,“教后小结”应是我们每个教师具备的“教后功”。它如同备课和上课的各项基本功一样重要。笔者认为,进行“教后小结”至少有如下几方面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教师,上好每一堂课是很重要的事。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着,力争取得最佳效果。 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备好课。教师应该在课前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写好教案。对教师来说,教案是不可缺少的东西,但不是唯一的,教师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机智,善于从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上,随机应变地处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在我们学校,教师对某一套课本通常要教好几遍,但我们不能把第二次或第三次教某一套课本视为简单地重复。一个积职的教师应该使自己的每一堂课都富有创造性,旧的教案仅能作为参考。我们应该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上不断开拓,不断更新,注入时代的活水,不断增添新的味道,使学生品尝起来,余味无穷。  相似文献   

9.
备课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环节,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备好课才能上好课,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备条件。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在备课上存在一些认识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四种:(1)现行“九义”教材都有配套的教师用书,故有些教师对各课不重视,教案只是教师用书的搬家。(2)已经教了几遍了,不备课也能讲,教案只是用来应付检查,有的甚至原封不动地用旧教案来应付搪塞。(3)有的教师可以说不会备课,在教案中看不出教学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也看不出如何教和达到什么目的要求。(4)个男教师没有教案,上课时…  相似文献   

10.
“参考资料”,顾名思义,参考而已。教学参考资料是别人辛勤钻研教材的结果。它只能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教材,探讨教法,而决不能代替我们对课文的钻研。可是,有些语文教师(尤其是部分讲台新手)却把教学参考书视为法宝,一字不易,照本宣科,有位教师甚至把一本某师院编的《教案》捧上讲台。这样读别人编的《教案》,代替自己钻研教材、拟定教案,怎么能把语文课上好呢?我这样讲,并不是贬低某些教学参考书,而是强调教师要正确运用教学参考资料,不要被它牵着鼻子走。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  相似文献   

11.
“课本备课”就是将已备好的教案有机地“搬”到课本上 ,富有创意性地在课本上勾勾、画画 ,作一些简单的标记和提示 ,更能符合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写好教案并不等于就能上好课。这就要求我们在走进语文课堂前 ,要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 ,把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在头脑中梳理一遍 ,分清教学的主次 ,抓住一些学生可能存在疑问的地方加以思考、分析和调整 ,随手在课本上作一些提示性的文字或符号 ,这就成为了备课环节的一个有机延伸。多年的语文教学告诉我 ,“课本备课”具有以下效果 :首先 ,能顺着作者的思路 ,理清出自己的教学思路。在给课文作…  相似文献   

12.
石冬梅 《甘肃教育》2011,(23):62-62
备课是指教师在充分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后,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长期以来,好多教师认为备课就是写教案,于是,教师们有的照抄名家教案,敷衍了事,备课内容与具体教学实际严重脱节;有的根本不重视备课,不熟悉文本,仅凭着经验与感性认识上课,课堂教学随意性大;有的甚至上完课才匆忙抄教案,应付检查。种种现象,致使备课这个重要教学环节流于形式,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我们知道,教学的有效性来自备课的有效性,“有效教学”的根基在于“有效备课”。  相似文献   

13.
参加区里的优质课评选 ,一接到通知我便连夜备好了教案 ,熬了两个晚上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一切准备虽说算不上“十全十美” ,但夺冠的信心坚如铁石。该我上课了 ,没有丝毫的紧张 ,我把备好的磁盘插进了电脑 ,两次鼠标的点击却给了我迎头痛击。课件不能用了 ,我熬了两个夜晚的心血白费了。如同没了针线的碎布 ,这衣服可怎么做?讲台下是坐得端端正正的学生 ,再后边就是评委了 ,他们的目光都落在了我的脸上。不容细想 ,铃响了。“上课!”学生们齐刷刷地起立 ,我的脑海中泛起了课文的内容。《可爱的家乡》 ,没有了屏幕上那优美的风景 ,我手中拿着…  相似文献   

14.
徐志文 《农村教育》2004,(12):50-50
只有备好了课,才能上好课;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备好了课也不一定能上好课。要做到备好课并上好课,还需要进行课前教学设计。即是教师在上课前深入授课班级,及时了解学生实际及学生情况,然后精心进行课前设计。  相似文献   

15.
一、课题的提出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不在深钻教材,精心备课、认真上课上下功夫,而在如何炒“夹生饭”和搞题海战术上动脑筋。他们手中教案选品种繁多,备课时,有的不动脑筋照抄;上课时,有的干脆拿着参考教案进课堂,人家怎么写,他就怎么讲。如果要上一节观摩课,从教材的确定,教法的选择,到语言推敲,板书设计,那就统统得由“导演”决定。长此下去,教师素质怎能提高?教学质量怎能上去?学生负担怎能减轻?为了扭转教育上的这种被动局面,引导教师钻研教材,促进其学习教育理论,把功夫用在课  相似文献   

16.
上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要提高复式教学质量,必须上好课,怎样才能上好复式课呢?让我们先来看一堂小学复式教学优质课吧!这是一节由山东临沂地区教研室提供并在全国第八次复式教学协作研讨会上交流的录像课。笔者对有些环节略加修改,现以教案形式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疑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差不多”A在三年级的一次评课时,我们发现执教老师的教案上没有教学目标。老师说这是为上教研课而重新备的课,主要是把上课要讲的写下来,教学目标还没来得及从教参上抄上去。  相似文献   

18.
备课与背课     
教师上课前必须备好课,但怎样才算备好了课呢?这不能只看教案写得如何好,还得看教师是否真正吃透了教材,对教材中的字、词、句、段、篇章结构等是否了如指掌,对教材的思想性、艺术性是否心中有数。如果能达到“背课”的地步,我敢说,即使不写教案,也算备好了百分之七八十;教学效果不能说胜利在握,也能说胜利在望了。  相似文献   

19.
有效的课堂教学意味着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得到有效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前做好准备.的确,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但是,是否课备好了,就能上得好呢?那倒未必,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是上好课.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两位风格各异的老师,分别在两个数学水平相当的班上同一节课(教案是共同备好的),但结果却很不相同,原因何在?下面通过对比分析,浅议如何提高新课程教学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特殊的考试     
一转眼 ,又到期末了 ,思想品德课第二节课考试 ,大家都忙得天翻地覆。上课铃响 ,老师却空着手走进了教室。同学们正感到惊诧 ,老师走上讲台说 :“同学们 ,今天学校让我们班将操场边的那堆垃圾搬出学校 ,希望大家主动去劳动 ,由班长管好纪律 ,不去的也不强求。”老师讲完便离开了教室。于是 ,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同学说 :“我的妈呀 !那么一大堆又臭又脏的东西 ,让我们班去搬 ,凭什么嘛 ?”有的同学说 :“思想品德老师存心跟我们过不去 ,想趁此煞煞我们班同学的威风。”有的同学说 :“哼 !我们就是不去 ,看他把我们怎么办 ?”班长说 :“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