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容:小学数学第八册“小数的性质”。出示画有商品标价的挂图或投影片。师:我们在商店里,常常看到商品的标价,比如这副手套的标价是2.50元,这条毛巾的标价是3.00元。谁能说一说这里的2.50元、3.00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生:2.50元表示2元5角,3.00元表示3元整。师:对了!2.50=2.5,3.00=3,也就是说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请大家先想一想,然后讲一讲理由是什么?生:可以用元、角、分的化聚来说明道理。(学生边说,教师边画出下表)生:我用长度单位来讲解道理,如在米尺上标上数。  相似文献   

2.
…… (出示画有商品标价的挂图或投影片) 师:我们在商店里,常常看到商品的标价,比如这副手套的标价是2.50元(板书2.50元),这条毛巾的标价是3.00元(同样板书在黑板上),谁能说一说这里的2.50元、3.00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生:2.50元表示2元5角;3.00元表示3元整。 师:对了!2.50=2.5 3.00=3,也就是说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请大家先想一想,然后讲一讲理由是什么? 生:可以用元、角、分的化聚来说明道理,(学生边说,教师边画出如下表) 生:我用长度单…  相似文献   

3.
1.小数观念的形成。开始教学五年制数学第四册第五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商品标价引入。预先布置学生到附近商店去观察一些学习用品的标价,再看课本80页的例图,向学生说明,商品标价一般用“元”作单位,而物品的价钱用“小数”来写。并使学生弄懂1.25元、0.28元、0.06元等的实际意义。例如,一支钢笔的价钱是1.25元,小圆点左边的  相似文献   

4.
“小数的性质”是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第八册的内容,在学生学完例1的内容后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同学们,前些天老师让大家到超市去调查不同商品的标价,现在谁先来汇报一下调查结果?生1:(生回答师板书)一块香皂的标价是3.80元,一包盐的标价是1.00元,一支小白兔牙膏的标价是2.08元。生2:还有一支口香糖的标价是0.50元,一辆童车的标价是103.05元。师:同学们都做得很认真。通过大家的市场调查,我们了解了不同商品的不同标价,但是它们也有相同之处,你们发现了没有?生3:它们都是小数,并且…  相似文献   

5.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教师谈话:同学们,当你走进商店购物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商店的单价今天老师就和你一起走进一家商店,看一看几种商品的单价是多少。放录像:画面依次显示一块毛巾、一节电池、一把剪刀及其标价。学生说出三种商品的单价,教师在黑板右上角板书:1.25元4.80元9.00元接着让学生说明:如果这三种商品各买一件应付多少钱1.25元4.8元9元为什么4.8元=4.80元,9=9.00元,商店又为什么这样标价,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都会弄明白的。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一教学小数的性质1.…  相似文献   

6.
知识只有经过学生主动探索、验证、总结 ,才能深刻理解 ,牢固掌握 ,才能灵活地创造性运用于实践。我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 ,先通过创设情境直奔主题 ,得出规律 ,再引导学生去探讨规律的产生和它的普遍意义。首先出示商品的标价 :0 .8元 ,0 .80元 ;0 .75元 ,7.50元 ;1 5元 ,1 5.0 0元。然后问 :每组两种标价都是可行的吗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再问 :为什么可以这样标价呢 ?最后告诉学生这都是因为小数具有的特性。小数都具有什么特性呢 ?让学生看书并找出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 0或者去掉 0 ,小数的大小不变”。又问 :小数的末尾添上 0…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统编教材,把小数教学划分成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第四册讲“小数的初步认识”,第二阶段在第七册讲“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近三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这样安排比较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如何进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教学呢?这里谈些初步体会。一、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在第四册里,通过一些学生日常所熟悉的钢笔、墨水、铅笔等商品标价,对具体的小数如1.25元,0.28元、0.06元等所表示的意思,小数的读写法,以及各部分名称是理解的。课本始终用元、角、分为例,  相似文献   

8.
廖桂香 《四川教育》2002,(11):29-29
【活动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多媒体演示:超市的一角,包括一些商品及商品的标价(着重显示单价是一位、两位小数的商品的标价)。师:同学们去商店了解了一些学习、生活用品的价格,现在请你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说一说你了解了哪些物品,它们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抽学生汇报了解的情况,并选取一些商品,把它们的单价填写在黑板上的表格中。表格分为4栏:商品名称、()元()角()分、用分数表示、用小数表示。师:观察表格中表示商品单价的数,这些数与我们学过的数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当学生指…  相似文献   

9.
刘北荣 《辽宁教育》2001,(2):111-112
……   (出示画有商品标价的挂图或投影片)   师:我们在商店里,常常看到商品的标价,比如这副手套的标价是2.50元(板书2.50元),这条毛巾的标价是3.00元(同样板书在黑板上),谁能说一说这里的2.50元、3.00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0.
刘北荣 《辽宁教育》2001,(1):111-112
……   (出示画有商品标价的挂图或投影片)   师:我们在商店里,常常看到商品的标价,比如这副手套的标价是2.50元(板书2.50元),这条毛巾的标价是3.00元(同样板书在黑板上),谁能说一说这里的2.50元、3.00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1.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1)(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40页例4)是小数除法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我对这节课新授部分是这样设计教学的:一、新旧对比,初步感知学生先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5.12÷32,然后说说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关键。教师把上一题做了改动,变  相似文献   

12.
一位教师在教学三年级“认识小数”时.例题呈现了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样商品:橡皮、练习本、胶带、钢笔,问学生:“你知道这些物品的价格吗?”(橡皮0.5元、练习本2.5元、胶带0.8元、钢笔3.5元)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分析“小数的性质”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三单元的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性质既可深化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又可为小数四则计算奠定基础。本课的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2.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和改写;3.渗透“事物是发展变化,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二、教法、学法探讨(一)联系实际,设疑激趣。小数的性质实质上就是说明小数在什么情况下是相等的,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教学时可首先创设情景,让学生观察一些日常用品的标价,如橡…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教材编排上,对小数要不要分段教学,还存在不同的意见:有的主张集中一次讲,可以节省教学时间;有的主张分开讲,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我认为,观行教材把小数分成两个阶段教学,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的。一方面,小数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用到,特别是商品的标价通常是以“元”作单位的小数来表示,让小学生早一点接触到小数,便于他们能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  相似文献   

15.
犤教学过程犦一、谈话引入1.设置问题情境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数学书的单价吗?还知道哪些学习用品的单价?生:我们还知道作业本、练习本、铅笔盒等的单价。2.记录信息数学书8.1元,作业本3.25元,练习本0.5元,铅笔盒6元。3.提出问题师:根据这4条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生1:买一本数学书和一本练习本共需几元?算式是:8.1+0.5生2:买10本数学书要多少元?算式是:8.1×10生3:一本数学书比一本作业本贵几元?算式是:8.1-3.25生4:铅笔盒的单价是练习本单价的几倍?算式是:6÷…  相似文献   

16.
“小数的意义”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小数的概念。根据这一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心理规律,应采取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的策略来探究“小数的意义”。一、立足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小数的意义”教学,首先从学生接触最多的生活实际来创设问题情境。如学生经常使用人民币购买商品,就先目的明确地让学生在课前收集几种他们经常购买的商品(如铅笔、橡皮擦等)的标价,然后在课堂上对自己所收集的商品价格分别作口头和书面汇报,教师摘要板书汇报情况:商品名称口述价格书面标价铅笔2角5分0.25元橡皮擦8角0.80…  相似文献   

17.
“小数的性质”是根据修订大纲编写的教材。从知识点来讲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计量单位的改写(例1: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和直观比较(例2:比较0.30和0.3的大小),概括出小数的性质;二是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或改写成含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例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对教材在教学中怎样体现课改的新理念,2003年5月底我市第二批名教师评选时上的一节课给我们以启示。现整理如下:一、导入新课方法一:1.创设情境。星期天,小明和小红分别到商店买了同样的一本练习本。…  相似文献   

18.
一、说教材1 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小数除法”的第四课时“一个数除以小数”。2 教学内容所处的地位和编排特点。“一个数除以小数”是在学习了“除数是整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小数除法教学的重点 ,也是今后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教材首先复习商不变性质 ,然后安排了例4和例5两道例题。例4是一道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除数是小数除法的简单应用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后 ,提示学生运用商不变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例5的出现并不是例4的简单重复 ,例5中…  相似文献   

19.
在商品的销售问题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概念: 商品的进价:商店购进商品时的价格; 商品的标价:商店销售商品时标出的价格,也称定价; 商品的售价:也称成交价,是商店销售商品时的销售价格;  相似文献   

20.
下面就“小数的性质”这一教学内容的两次不同的导入,谈谈自己对创设问题情境的看法。第一次导入:联系生活,教师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在购物中见过小数吧?大家相互交流一下。(生交流购物中标签上的小数)生:一个文具盒标价6.50元。师:那你买这个文具盒付了多少钱?生:6元5角,也就是6.5元。师:这说明6.50元=6.5元。它们为什么会相等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第二次导入:联系生活,学生提出问题。师:同学们都有购物的经历。你们还记得所买物品的单价和实际付的钱数吗?生:一个文具盒标价6.50元。我买它时付了6元5角,即6.5元。师:标价6.50元,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