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近年来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 ,许多教学理论工作者和教师对板书设计作了深入探索 ,千姿百态的板书如雨后春笋般呈现于教坛。但是 ,笔者观摩了诸多的课堂教学比赛 ,进行了广泛的课堂教学调查 ,发现忽略科学性 ,只重形式美的板书已形成一种不小的流弊 :一是重图轻文———为了一味的追求形象直观 ,简笔画过多过滥 ,且不善于与文字配合使用 ;二是重美轻准———为了使整个板书成为一件美丽的“艺术品” ,刻意追求形式的新异 ,忽略了表现教学内容的正确性和准确性。这种华而不实的流弊若不及时克服 ,势必形成种种误导 :教师在教学中以花招多为艺…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说明“数学活动”是新课程数学教学的显著特征,它改变了以往严密流程式的课堂教学,使课堂变成动态生成的“活动”。开展“数学活动”主要应突出以下“六性”:实践性。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却又总是深深地扎根于客观世界。它的每个数字、每个符号、每个图形都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它们都源于实践。因此,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突出学生主体“亲身经历”的实践性,彻底转变用抽象的…  相似文献   
3.
让课堂上的“错误”成为一种课程资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课堂是什么?早已习惯的说法是“传道、授业、解惑”。不错,课堂要承载“传道、授业、解惑”之使命。问题是,在这种偏重于传承性的传统“圣堂”中,过分追求传道之完美性,讲求传授知识滴水不漏,要求教师必须教正确、讲明白,倘若课堂中出现了“错误”,则将斥之为另类。然而,教师也好,教材也罢,能够是尽善尽美的足赤之金吗?因此,我们不妨以一颗平常心来重新审视课堂,把它视作师生逐步认识错误,进而体验认知、情感、价值观的提升,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空间。使课堂中的“错误”成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一、善待教师的错误,转为探究情境。教师首先…  相似文献   
4.
5.
最复杂的工作当数育人的工作,最伟大的事业莫过于育人的事业。貌不惊人、才不出众的我却偏偏选择了教育这“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于是,不尽的困惑,无限的迷茫,脚下成了苦行的布道。原本天真可爱的孩童,在我的讲台前却是那样的沉重与无奈。时间加汗水,算是拔高了几株枯瘦的幼苗,教书的饭碗也就让我颤颤巍巍地给端了下来。惶恐不安的日子,让我度日如年。“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24年前的今天,《云南教育》以立足云南教学、服务云南教师的办刊理念复刊。贴切的内容、朴实的风格、精辟的论述、别开生面的展示,可谓“一语天…  相似文献   
6.
7.
“小数的意义”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小数的概念。根据这一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心理规律,应采取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的策略来探究“小数的意义”。一、立足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小数的意义”教学,首先从学生接触最多的生活实际来创设问题情境。如学生经常使用人民币购买商品,就先目的明确地让学生在课前收集几种他们经常购买的商品(如铅笔、橡皮擦等)的标价,然后在课堂上对自己所收集的商品价格分别作口头和书面汇报,教师摘要板书汇报情况:商品名称口述价格书面标价铅笔2角5分0.25元橡皮擦8角0.80…  相似文献   
8.
付泽林 《云南教育》2001,(17):30-31
小学数学新授课的导入,有以下技巧可供参考。   一、创设情境,巧妙导入   “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融趣味性、启发性、针对性为一体,以激起学生探求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如“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导入,先让学生摆红花 (图片 ), 2朵 2朵地摆,摆 3次,然后提出问题:摆了多少朵红花 ?用什么方法计算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用加法计算: 2+ 2+ 2=6。教师逐渐增加问题的难度:要求摆 4次、 5次…… 100次……学生有感而叹:这样加下去,那有多繁啊 !教师进一步激思,能不能找到简捷的计算方法呢 ?…  相似文献   
9.
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基本元素。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获得数学概念的主要方式是概念形成而非概念同化。本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及探究发现能力为着眼点,揭示概念形成的规律,对小学数学概念形成提出以下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付泽林 《云南教育》2002,(13):41-41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将“三角形内角和”由选学改为必学内容,《数学课程标准》确立了“认识三角形,通过观察、操作,知道‘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教学目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就不能简单地教给学生结论,而应着眼于让学生主动去发现规律,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据此,确立三项教学重点:1.知道三角形内角和的含义;2.会用实验的方法归纳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3.比较熟练地应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规律去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