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坟     
永远忘不了1972年的清明节。 那年清明节前夕,我为给病故一年的前妻上坟发了愁。新婚妻子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一天晚上,她问我:“两个孩子咋都不给他们的娘穿孝呢?”我说:“不给他娘穿孝、上坟,这是孩子他娘的意思。”  相似文献   

2.
"初恋情人"突现,富翁要离婚2005年秋天,沈阳嘉庆贸易有限公司老板、48岁的夏进宝,和25岁的女大学生齐敏住在一起了。夏进宝有妻子和儿子,也有万贯家财,他的妻子名叫张雪岚。当年大学毕业的夏进宝在沈阳市铁西区一家工厂上班了,收入只够吃饭的,孩子刚出生半年,连给妻子买件像样衣服的钱也拿不出来。妻子说:"进宝,你先出去干吧,吃不上饭我养活你。"这一年他26  相似文献   

3.
在《药》的最后一个场面中,华大妈与夏瑜母亲坟场相遇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呢? 现将学生讨论时的发言整理如下: 甲:清明节上坟是我国古老的风俗习惯,这便是两位老大妈坟场相遇的主要原因。(清明节上坟必然会相遇吗?) 乙:清明节有一整天,只有在一天中的同一时刻去上坟,才会相遇。两位大妈都在凌晨上坟,所以相遇了。(为什么两位大妈要在一大早去上坟呢?)  相似文献   

4.
孩子上五年级了,连续两年承担了班级午餐的分饭菜工作,工作可谓全心全意.多少次我问他:"儿子,给同学们分饭菜累不累?"孩子总是笑嘻嘻地说:"妈妈,不累的,这点累算什么!"他已把为同学服务当成了一种乐趣.可是今天放学回来,孩子一脸的不高兴.我问他怎么了.  相似文献   

5.
李虹 《家教指南》2007,(10):56-58
乡下婆婆与城里媳妇不合2006年春节前,王学山跟妻子张洁说要把他妈接到城里来过年。他说:"我娘风湿病严重,乡下屋子冷,咱们搬新房了,让娘过来住吧。"  相似文献   

6.
贪玩是优点,把孩子放出笼子我在常州市安厦监理咨询有限公司任工程师,妻子是一家大公司的商务秘书。婚后第二年,我们的儿子徐奥出生了。孩子3岁的一天,我给他买了几件智力玩具。一转眼的工夫,他把所有的玩具全拆得七零八乱。还在一边“咯咯”直笑。我板着脸严厉训斥他:“你怎么不爱惜东西!”  相似文献   

7.
《家庭与家教》编辑部: 我是一名教师,前日家访时,一家长告诉我,她的14岁的女儿强行“霸占”了一间闲置的小屋,并在小屋的门上贴上“告示”:早上7:00之前父母不得入内;晚上7:30~10:00家长不许打扰,有事请敲门。这位家长对孩子的做法非常不理解,认为孩子大了不要娘了,讲述时甚是凄凄然。无独有偶,我一位朋友不久前搬进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居住条件改善了,全家人都非常高兴、但他15岁的孩子的要求却让他为了难:孩子要求给他一个独  相似文献   

8.
谜语     
我身边最疼爱我的奶奶走了.爸爸说,清明节快到了,我们要回老家去给奶奶上坟.我是奶奶带大的,我很想念她.在去祭奠奶奶的路上,在大人"看不见"的地方,奶奶的灵魂化为像云朵一样洁白轻盈的身影,一直陪伴着我,陪我玩猜谜游戏,陪我看一路春光……  相似文献   

9.
陈树 《教育文汇》2006,(4):41-41
同事跟我说过这样一件事:两年前,他和妻子带着6岁的儿子去蹓冰场,看见别的小朋友蹓来滑去,他的儿子心痒了,也闹着要去蹓冰。他和妻子只好把儿子带进蹓冰场内。冰鞋还没穿好,性急的儿子就自己溜了出去,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孩子已经扑通一声摔了个四脚朝天。孩子哭着说:“以后我再也不蹓冰了!”  相似文献   

10.
到福州参加书市,一个出版社的老板开车带我四处跑。"今天下午没活动,我就不陪你了,因为我得回家陪陪我娘,让我娘看两眼。"有一天中午,他对我说。"好极了。"我笑笑,接着好奇地问他:"为什么先说回去陪你娘,又说让你娘看几眼,不说你去看你娘几眼呢?"'  相似文献   

11.
可怜的外婆     
又是一年清明节,我和妈妈来到外婆的坟前,为死去一年的外婆上坟。麦苗儿青青,柳条吐绿,淡淡的春色掩不住妈妈和我的悲伤。妈妈点着了一包纸钱,边哭边说:“娘,俺给您送钱来,不要舍不得花,想吃啥就买啥,想穿什么衣服就买什么衣服……”听到这儿,我的眼泪忍不住地涌了出来。天人两隔,外婆,您能听到妈妈的呼唤吗?小时候,妈妈因为上课忙,把我送到了外婆家。因为年纪小,我会不由自主地想家、想妈妈。有一次,我又想家了,倚在门板上默默地掉泪。外婆看到了,说:“娃又想家了?噢,乖,娃不想家,外婆给你拿好吃的。”那时候的外婆,总能像变戏法似的“变”…  相似文献   

12.
一天,妻子单位的同事带他儿子来我家玩,他儿子在上学前班,非常可爱.我出10以内的加法题考他,他答得非常正确,我们都夸他聪明.当我出3 7=?时,我读二年级的女儿抢着说“:等于1.”妻子同事的孩子说“:不对,是等于10.”我妻子马上变了脸,先用手摸摸女儿的额头,然后训斥道“:你今天没发烧,怎么胡说八道?”女儿争辩着说“:就等于1.”妻子更气愤了,扬起手给了女儿一个耳光,骂道“:你真是越读越蠢了.”女儿抛下一句“就等于1”冲进了房间“.女儿今天是怎么了?她可是很聪明的孩子,这么简单的加法不可能做错,这里面一定有原因.”我寻思着,悄悄地走进女…  相似文献   

13.
刚能记事时,我常患小病。娘抱着我,通宵达旦地拿着木棍敲水缸:“伢,快回来啊,娘在,一路上你莫怕!”娘是在喊魂,古老的乡村就以这种方式传承着千年不熄的亲情。记工分年代,“黑五类分子”的娘从淤泥过膝的稻田赶回家,煮一小锅稀饭,喂面黄肌瘦的五个孩子,自己喝两碗清汤就往回赶。要是去晚了,娘又得戴尖帽游街罚站了。我要上小学时,怯怯地不敢去学校,娘说:“莫怕!有娘在。”娘缠着校长说:“我的伢也是伢啊,为什么别人的伢能上学,就他不能,请您一定收下他,我给您磕头了。”学校半推半就才收留了我。我知道,娘为了这一天,托尽了人,说干了嘴。她…  相似文献   

14.
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和往常一样,早上6点,谭千秋就起床了.过了一会儿,他一岁半的小女儿醒了,嘴里不停地喊着"爸爸,抱".从妻子张关蓉手里接过小女儿,谭千秋亲了亲孩子的脸颊.前一天,他刚给孩子买了两双鞋、一条裤子.  相似文献   

15.
变化     
场景一1949年"孩子他爸,该吃饭了,快把虎子叫回来。""哎!"饭桌上。"爹、娘,我今天学会了俩字。""呵呵,啥字啊?"娘问。"不好好放牛,学啥字哟!"爹说。  相似文献   

16.
娘告诉我,我刚生下来时,特别丑,而且不会哭.在我两岁时,和我同龄的孩子可以口齿清晰地讲话了,可我连爹娘都不会叫.见此情景,爹怅然地叹息着:"唉,生了个傻子."  相似文献   

17.
去年夏天,我被单位派往德国的不莱梅市学习。一个周末,我应同事杰克的邀请到他家里做客。杰克有两个可爱的孩子:3岁的彼得和6岁的约翰,很有礼貌。我正和杰克一边看电视一边聊天,在厨房里忙碌的杰克的妻子玛丽说:"晚饭做好了,大家准备吃饭吧。"彼得和约翰听了,马上放下手中  相似文献   

18.
韩宇 《辅导员》2010,(17):49-49
年年都有清明节,而今年我家的“低碳”清明却让我记忆特别深刻。 今年清明节是我祖母逝世一周年的日子。按照习俗,我们一家要在清明的当天为祖母上坟烧香。为倡导低碳生活,我向爸爸妈妈提议,今年清明节我们要过一个“低碳清明节”。爸爸妈妈高兴地接受了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这天傍晚,我和妻子在楼下散步,一个四十多岁的乞讨男子走过来,向我和妻子诉说着他们家的不幸:他来自西北的一个穷山沟,家里有位卧床不起的老母亲,妻子也常年有病,孩子都10岁了,没钱上学,他本人心脏也不好……说着,这位可怜的男子已经声泪俱下了.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则故事,耐人寻味.小刚妈妈告诉心理医生说:"我生小刚的时候不太顺利,医生不仅给孩子吸了氧,还说我的孩子以后可能会出现智力问题.他今年9岁了,和一般的孩子不太一样.我担心他智力低下."小刚妈妈越说越激动,"我已经带他看了七八家医院,也做了很多检查,就是没有查出什么毛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