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有幸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的几节观摩课,窦老师的教学,是用学生最喜欢、最容易接受的,也是最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示了教学无穷的艺术魅力。窦老师深刻的教学思想、精湛的教学艺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启示。无穷的语言魅力,点燃求知的火种窦老师的课非常“活”,学生的思维、语言、情绪甚至动作异常活跃。课堂上发出的阵阵笑声、掌声甚至哭声,处处洋溢着真情。她的语言朴实、亲切和自然,时时传达着真情,激励着学生的学习热情。窦老师执教《喜鹊》一课,没有和学生见过面。学生对窦老师是陌生的,加之他们到了一百多名教师听课的陌生场所,感…  相似文献   

2.
实行新课改以来,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学生课堂讨论热火朝天,笑声阵阵不断,课堂气氛成为评价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与传统的封闭式、灌输性教学相比,语文课堂气氛显然是活跃多了。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的班级教学过程中,我们时常会发现这样的场面:在有的课堂上,教学气氛十分活跃,老师讲得精神抖擞,同学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有同学提出有独创性的问题,而其他同学则争相回答,并伴着阵阵掌声和笑声;而在有的课堂上,全班“鸦雀无声”,只有老师无精打采,苍白无力地讲解,同学们面带倦容,似懂非懂地点着头,甚或有的同学还做着与本堂课无关的其它事情,教学效率相当低。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呢?原因故然是多方面的,但课堂中教学环境的不同却是其中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这种因素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情景,当一个学生较好地回答问题后,在老师“表扬他”的指令下,同学们齐声说:“表扬他(她),顶呱呱!”并伴之以有节奏的鼓掌声。这种表扬形式,对活跃课堂气氛,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我们也看到这样...  相似文献   

5.
在诸多有关教育理论的书刊上,我们经常会看到一句话:“请老师蹲下来看学生。”它所要表明的并非是由于老师在形体上的魁梧、高大,易与学生造成明显差异,而主要是指在教学理念上,教育观点上,老师要用平等、发展的观点对待每一个受教育者。“师道尊严”的传统曾经让我们教育工作者产生了点点“自尊”与“光荣”的心理。我们在面对学生时,更是以“我是一支蜡烛,照亮了你们,燃烧了我自己”的心态对待他们,要求学生必须时刻牢记老师的艰辛,以老师的心愿、意志决定自己的心愿与意志。于是,《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的作者黄全愈博士指出:我们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而今天在我们研修班导师顾书华的作文课上,我却看到了这样的场景:学生们在笑声中思考,在轻松中表达,在交流中提高。一直令教师畏难、学生畏惧的作文课,为什么补顾老师上得如此轻松、有趣,又如此有效?她有什么神奇的“魔力”,引领着学生们兴致盎然畅游“作文王国”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顾老师的这堂作文课,亲身感受她那颇具特色的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7.
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的程度却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在积极的体验中亲近数学。我们欣喜地看到,如今的课堂教学再不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统天下的时代了,多媒体技术以其声、形、图、色并茂等诸多优点,成为了课堂教学的新宠。本文仅就巧借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亲近数学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陈旧的教学观念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生命活力.在课程改革轰轰烈烈的今天,如何让课堂真正活起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新课改!一、让教师在课堂中“活”起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者,所以教师是课堂活跃的关键,由于教学时间和教学任务的矛盾,经常出现老师讲学生听的现象,课堂气氛呆板,抑制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主导者,学生是落脚点,学习方法则是老师、学生、教材三者间的纽带。为了让学生实现传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沉闷的生物课堂“活”起来,可以通过备好课、情景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激活课堂。活跃的课堂,不仅能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更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  相似文献   

10.
听过支玉恒老师上《放弃射门》这一课。支老师坚持“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文本,启发学生涵咏、思考、体悟,并循着学生的学习思路,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适时点拨,巧妙引号,使课堂教学在动态变化中生成,把学习活动从一个高潮引向另一个高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由读通引导读活学生自读课文时,支老师要求首先把整篇课文读通顺,然后重点读好第三自然段。最后,支老师指名学生读课文。学生读完整篇课文后,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师:这一自然段我们光读通了不够,还应该读出味道来。你们看过足球比赛吗?感觉怎么样?生:精彩激烈。生:非…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简单点说就是要学生学得快乐、快乐地学。而要使小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全神贯注地听讲、愉快地交流,教师就要想方设法使学生享受到学习语言的乐趣,让他们的思维在乐趣中活跃起来,从而调动起学习语言的积极性。那么,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感受到快乐呢?一节节生动的英语课为我们解码了这些“快乐”。  相似文献   

12.
先让我们看这样两个镜头:一年级语文课上,孩子们在学习“bpmf”。老师用多媒体出示一个孩子听广播的画面,然后问:“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刚入学的孩子不谙世事,一个孩子马上站起来:“老师,你是不是想教我们读b呀?我早就会了。”老师有些尴尬,仍不失温和地说:“我问的是你看到了什么?”那个孩子带着一脸的委屈坐下了。一只小手举起来:“我看到了一个录音机。”老师摇摇头。另一只小手举起来:“我看到了录音机上的天线。”老师摇摇头。第三只小手举起来:“我看到了一个小朋友在听录音机。”老师还是摇摇头。最后终于有一个…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的同步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一幕:一位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课,企图将知识“灌输”给学生,牵着全班学生“齐步走”。然而,班上的后进生却在“听天书”。每次考试,这些后进生都是“红灯”高挂,老师却振振有辞:“我对每位学生讲的内容都是一样的,别人能学好,为什么你们几个总是不及格?”其实,学生不会学习,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头头是道,也是徒劳无功的。老师的责怪,更会极大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他们就像一只无助的小鸟一样,在知识的大海中迷失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语文课,老师在上面侃侃而谈,学生在下面无精打采。为什么?老师的讲解没有使语言文字活起来,学生的情感没有被调动起来。夸美纽斯在《大学教学论》里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假如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和几个感官去接触。”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15.
目前阅读教学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原因之一是教师的“刚性设计”过多,即对学生的限制过多,如问题只能这样回答,因为那是教参上的标准答案;作业一定要那样做,且做那几道。为了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充分发挥“弹性设计”的作用。   一、设计富有弹性的教学流程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的回答与教参上写的、老师心中的答案一致时,老师总是含笑点头,原因是这样老师可以照“案”宣科,十拿九稳;反之,老师则紧蹙眉头。长此以住,学生为了迎合老师的心理,…  相似文献   

16.
实行新课改以来,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学生课堂讨论热火朝天,笑声阵阵不断,课堂气氛成为评价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与传统的封闭式、灌输性教学相比,语文课堂气氛显然是活跃多了.课堂气氛活跃,表明教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思维产生了交流,这是优质课的标志之一.但有的教师对课堂气氛活跃理解有偏颇,以为教师一呼百应,学生一点即透.特别是讲公开课,有的教师不遗余力地使出浑身解数活跃气氛,讲得很热闹,认为课堂上欢声笑语,肯定是气氛活跃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老师们充分认识到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激励性评价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广为老师们青睐并乐此不疲地运用。无论是公开课还是观摩课都可以看到它的倩影。这其中当然不乏成功的范例,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此,我们不能不做理性地思考与分析。不少老师对激励式教学评价的运用过于形式主义.其目的只是为了课堂的“精彩”,气氛的活跃,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情景:一个学生较好地回答问题后,在老师“表扬他”的指令下,同学们齐声说:“表扬他(她),顶呱呱!”并伴之以有节奏的鼓掌声。这类表扬形式,对活跃课堂气氛,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我们也看到这样一些情况,有的老师在开展这类表扬活动时目的不明确,随意性和盲目性较  相似文献   

19.
一位高一的学生在国内时被其老师称为没有“学习头脑”,而到了美国以后,则被其老师称为“学习天才”。同一个学生,中国老师和美国老师的评价截然相反。由此,这位学生的家长说出了这样一席话:“处在学习过程中的学生就像一杯没有倒满的水,在中国老师这里通常看到一半是空的,而在美国老师那里却总是看到一半是满的。”前否定,后肯定。我们暂且称这种现象为“半杯水”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  相似文献   

20.
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而今天在我们研修班导师顾书华的作文课上,我却看到了这样的场景:学生们在笑声中思考,在轻松中表达,在交流中提高。一直令教师畏难、学生畏惧的作文课,为什么被顾老师上得如此轻松、有趣,又如此有效?她有什么神奇的“魔力”,引领着学生们兴致盎然畅“游作文王国”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顾老师的这堂作文课,亲身感受她那颇具特色的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