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一种培养人们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的教育活动。它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等几个主要方面。美育,即审美教育。培养人感受美、鉴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德育是人们识别是非善恶,掌握道德规范,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德育较多地表现为灌输性和强制性;而美育是依靠美学的基本理论原则,借助教育的手段,有意识地培养人的审美能力的过程。美育主要解决人们如何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力问题。美育过程充满着愉悦性  相似文献   

2.
美育,它着重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作品的正确审美观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兴趣爱好、以及表现美的能力,是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和情操的有力手段。我们在强调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的同时,不应当忽视美育。在一定的意义上说,美育是德育的深化,德育主要晓之以理,美育主要动之以情,在教育中,理与情、德与美都应该互相渗透。在中小学教育中,渗透着情的理更能激动青少年学生,娓娓动听的故事,扣人心弦的英雄业绩……远胜过干巴巴的道德说教。同样的,美育也是智育的补充和发展。培养和发展人的智力,当然也包括培养和发展人的艺术鉴赏能力(或曰审美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总之,美育能使青少年  相似文献   

3.
美学家认为:美育是通过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而进行的一项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和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理想,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进而影响人的思想感情、聪明才智和整个精神面貌.教育学表明:美育是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他们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从美育与智育的关系来看:美育方法的自觉运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快智能成长.高尚  相似文献   

4.
德育与美育是同一层次上并列的两种教育形式,是人格完善的两个必要方面.虽然德育与美育有不同的特点,二者不可相互替代.但是,美总是以善为前提,美最终也是为了善,这就决定了德育与美育必然是相互配合、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主要表现在:德育与美育在内容上相互渗透;德育对美育具有导向作用;美育对德育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美育和德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德育中实施审美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欣赏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意志和品质,是实施德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美育与德育相结合,不断发掘教材中的德育和美育因素,在德育中加强美育的渗透,靠美的形象打动人,靠德的力量感化学生,使学生在德与美的享受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为学生今后的成才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美是一种心灵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美是一种魅力,吸引人们为之动情,通过美的事物的熏陶,使高尚情感得到发扬,使人的心灵趋于高尚,美育所激发的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操往往是互相渗透和重叠的,因而审美教育对于高尚情操的陶冶,完善的道德人格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大连开发区九中的办学理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曾说 :“美术之目的 ,崇尚人之好尚 ,亦可辅道德以为治。”品德素质是人的重要素质 ,是各方面素质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美术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而且能净化学生的心灵 ,陶冶高尚的情操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的道德意志。德为美之魂 ,美为德之神 ,“美德”既是指美好的品德 ,又是美与德的最高境界的高水平的融合。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 ,就是要以美育人 ,育人以美 ,美育与德育相得益彰、相映生辉。其教育方法重在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寓德于美的渗透。下面 ,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一些认识。一、寓德育于作品欣…  相似文献   

9.
美育和德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德育中实施审美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欣赏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意志和品质,是实施德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也称为美感教育。所谓美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正如周扬同志所说:“美育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包括自然界和社会)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的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趣味,使人们变得高尚积极,在思想感情上全面健康成长”。所以,中小学美育应主要培养青少年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培养他们具有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并按照美的规律,引导他们正确地去  相似文献   

11.
李国辉 《文教资料》2011,(36):284-286
培养学生感受关、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丰富而高尚的感情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使学生成为按美的方式生活的人,这是语文教学的使命。本文就语文教学中美育渗透的认识,美育渗透的途径,美育渗透的内容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梁毅  梁振南 《教育艺术》2003,(11):15-17
一、美育渗透德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德育与美育有着不同的角色和任务:德育,担负着端正学生的政治方向、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任务;美育,则扮  相似文献   

13.
美育与德育的融合是指美育与德育相互渗透、整体和谐,使学习主体在教师创设的富于美感的教育情境中自由、自觉地形成照好道德和健全人格。美育与德育的融合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审美特色的德育模式,突破了(但不否定)“以美辅德”的传统认识,鲜明地提出了“以美立德”的主张。“立德”是指具有美的言行和养成美的品德。  相似文献   

14.
“德育渗透说”之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些人认为,德育渗透于智育、体育、美育之中,智育中含有德育,体育中含有德育,美育中含有德育,简称德育渗透说。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是不成立的,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本文就此略陈浅见。一、德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在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智育、体育、美育分别具有各自的质的规定性。智育是授予学生以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学生智力能力的教育,其核心是“真”;体育是改善学生身体机能,增强体质,形成保健观的教育,其核心是“体”;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审美能力的教育,其核心是“美”。  相似文献   

15.
一美育是一种美的教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爱美、审美、欣赏美、鉴别美的观点和方法教育人,抒发人的美感,陶冶人的思想感情,从而培养人的美的感受力、认识力、制造力和表达美的能力。使其生活美满、愉快、高尚,积极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与道德素质。美育同美学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可以说,美育的理论是来自美学,美学的教育实践是美育。但是,美育与美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是不同的。美学是研究美的性质、美的评价和美的规律等,其方法多采用观察法、比较法、多元法,深入研究美学的理论,而美育则是以实践的方法研究人们如何由美的感受、美的认识、美的体验、美的鉴  相似文献   

16.
黄辉 《学苑教育》2012,(16):39-39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是教学目的之一,美育在语文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它着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教材的选文,大多是兼顾美的典范佳作,作为美的载体,是人类感情与美的沉淀。怎样才能更好地将美育渗透在语文课堂中呢?  相似文献   

17.
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它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人们对美的感受 ,能使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更加高尚 ;能使人树立美好的理想和远大的奋斗目标 ;能使人朝气蓬勃 ,精力旺盛地积极从事劳动、工作和学习 ,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的音乐教育 ,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美学史和教育史上 ,许多美学家和教育家把美育看作是陶冶性情、净化心灵的情感教育。古希腊的柏拉图 ,就是非常重视美育对人心灵的陶冶作用 ;古罗马的朗吉弩斯也把美育看成是一种提升人格和陶冶…  相似文献   

18.
美和道德是"亲姐妹"。在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人才为目的的素质教育中,美育与德育互相渗透、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以美辅德",是当前完善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点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美育和德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而美育是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是通过美的形象来打动人的感情,使人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或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和德育有密切联系,它们都是对青少年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被人们称为亲姐妹,真、善、美也从来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和理想,真的、善的,一般也是美的。不仅如此,实施美育,极有利于德育。美育在培养青少年学生坚定的无产阶  相似文献   

20.
创新教育中的美育教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美育教育在中国的发展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通过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而进行的一项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和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和发展人们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理想,进而影响人的思想情感、聪明才智和整个精神面貌。它的任务是提高和培养人们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趣味,使人们变得更高尚、更积极,在思想心理上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