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我国百米水平落后的因素很多,跑的技术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跑速=步长×步频;世界优秀百米运动员是步长大、步频高。百米全程44—46步,世界百米纪录保持者史密斯创9″93世界纪录时,百米全程只用43步多。世界优秀百米运动员途中步长可达2.40—2.50米,步长与身高之比为1.33:1,步频可达近5步/秒,途中最高速度11.7米/秒左右。我国运动员步长短,百米步数多,据测量统计,我国男子10″2—10″9的46名运动员,百米全程平均步数50.6步;11″1—11″8的49名运动员,百米全程步数52.29步;起跑至30米分别为17.9步、18.37步;30—100米的平均步长分别为2.15—2.18米、2.05—2.10米。女子11″6—12″9的47名运动员,百米全程平均步数为55.52步;13″0—13″7的19名运动员,百米全程平均步数56.2步;起跑30米,分别19.04步、19.53步。国外优秀百米运动员起跑30米是17步以内,我国优秀短跑运动员陈家全,起跑30米成绩3秒5,步数17步。比赛中10  相似文献   

2.
本材料来自有关22届奥运会的文字资料,以及对男女百米次赛、半决赛(复赛)、决赛全程慢动作录象分析,其内容包括参加百米赛跑的男子运动员16人23次和女运动员15人36次比赛的全程步频、步幅以及身高、体重与相对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短跑运动的成绩是由步频和步幅两个因素所决定的。对百米跑来说,全程平均步幅=100米/步数(以下简称步幅),全程平均步频=步数/百米成绩(以下简称步频),故可推导出百米跑成绩=100米/步幅×步频的公式。这  相似文献   

4.
前言探求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青少年)、不同运动水平短跑运动员百米跑时的有关步频、步幅参数;研究百米全程步频、步幅变化的规律与特点;了解百米跑时有关步频、步幅参数与年龄、运动水平变化发展的关系,是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短跑选材与训练工作必要的参考。为此本文通过田径比赛的现场,测得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运动水平共数百人次的百米全程步频、步幅等数据,研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决定短跑速度的主要因素是步长和步频·霍夫曼对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步长和步频作了统计,并用指数表示出来,即步长指数为1.2(百米平均步长÷身高),步频指数为8(百米平均步频×身高),如短跑运动员能达到上述两项指数,那末就体现了完善的短跑技术和达到优秀的运动成绩。在短跑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找出影响速度的主要矛盾,以便根据具体悄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笔者在对体育系83级1班(男)、5班(女)短跑教学中,就采用了找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6.
我国百米水平落后的因素很多,跑的技术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跑速=步长×步频;世界优秀百米运动员是步长大、步频高。百米全程44—46步。世界百米纪录保持者史密斯创9″93世界纪录时,百米全程只用43步多。世界优秀百米运动员途中步长可达2.40—2.50米,步长与身高之比为1.33:1,步频可达近5步/秒,途中最高速度11.7米/秒左右。  相似文献   

7.
加速段落是百米跑全程中最重要的段落。中国优秀男子短跑选手与世界优秀选手在这方面有何差距及步长、步频对其影响,是广大教练员、科研人员感兴趣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外优秀男子百米运动员该段落的速度、步长、步频的比较,以及同他们全程跑有关指标的分析,提出了中国优秀男子百米运动员比赛全程及加速段落运动学特征的规律,以及步长与步频对加速段落的影响;并提出了关于加速段专项力量训练的方法与建议;建立了有关加速段落成绩的推测方程,以利对短跑运动员的加速能力进行检查与评定。  相似文献   

8.
一、研究对象对我国近代男子短跑选手12名百米成绩从11″06±0.263提高到10″64±0.161(平均提高0.42秒)、女子短跑选手10名百米成绩从12″46±0.167提高到11″92±0.174(平均提高0.54秒)进行了追踪分析,追踪年份2至6年不等。研究对象的情况见表1。二、研究方法用16毫米高速摄影机,以每秒50幅的速度,在百米跑正式比赛时对研究对象进行全程连续摄影。通过影片分析,得到有关百米跑每10米为一段落的分段时间、速度、步频、步幅等数据,然后将研究对象百米成绩提高后的有关技术数据与提高前作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9.
一、研究对象与目的研究的对象为广西田径队男子短跑运动员丘林,1963年出生,身高1.69米,体重66.5公斤,从事短跑专业训练三年半,本人比赛最高成绩10″40(手)。本文从他的两次百米跑全程速度、步幅、步频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对其全程速度结构及训练提出一些建议,旨在不断地完善其合理的技术动作和运动成绩的提高。也为如何进行短跑训练积累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搜集的中外15名男子优秀短跑运动员100米成绩、步频、步幅的数据,对影响百米跑速度的两个构成因素作了关联度分析。  相似文献   

11.
据研究发现,13岁组的运动员全程最大速度的高峰在30-40米;15岁组的运动员全程最大速度的高峰在40-50米;17岁组的全程最大速度和成人都在50-60米阶段。故可以得知不同年龄阶段(13-17岁)的青少年男子运动员最大速度的能力和保持最大速度及下降图示曲线。进而提出提高步幅、步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男子百米跑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汉城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前■运动员的速度、步频、步幅等数据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认为目前世界男子百米跑具有七大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外100m短跑优秀运动员的运动指标进行差异比较、偏相关分析及有关研究的综述发现:运动指标对100m跑成绩影响程度依次排序:相对步幅—相对步频—步幅—步频—身高;中国优秀运动员与国外优秀运动员成绩有显著性差异,步频和相对步频比国外优秀运动员快但无显著差异,身高比无差异,国外优秀运动员的步幅和相对步幅比国内的大并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二位录像简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第18届俄勒冈田径世锦赛男子百米冠军Fred Kerley关键技术环节运动学特征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和掌握Fred Kerley在世锦赛男子100米比赛中的关键运动技术表现特征,以期揭示世界级百米运动员的竞技特征,为提升我国短跑整体水平、了解该项目的竞技规律提供参考。研究结果:(1)在选取Kerley四场比赛中,步频指数达到8.50成绩便突破9.80s,两次破9.80s的比赛均是如此。对于身材高大的运动员都是提高步频来寻求成绩上的突破,我国优秀百米运动员亦是如此,并不能盲目追求步长来提高成绩。(2)在纵向对比运动员成绩时,风速因素也可考虑进去。世锦赛百米决赛如果风速在顺风0.9m/s的有利情况下,Kerley百米成绩甚至可以达到9.73s-9.74s。(3)Kerley百米跑步频指数与Bolt已极为接近,以稳定步频略微提升步长为主要练习方向,追求步长指数也趋于“博尔特化”,有望突破百米最佳成绩。(4)Kerley最大速度能力已达到世界顶级水平,百米全程最大速度出现在47-55.5米之间,为12.687m/s,最大速...  相似文献   

15.
采用影片解析与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法。将辽宁省5位女子800米优秀选手在第7届全运会800米跑决赛中的分段时间与速度节奏,全程步频与步频指数,全程步数(步长)与步长指数,单步时相结构,步幅结构,支撑技术,摆动腿与臂的技术等,与国内组与国外组选手进行对比,从而揭示出她们的共性技术特征。  相似文献   

16.
对当今世界优秀男女百米跑运动员的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研究,其主要结果如下:(1)步频与步长是决定成绩的最主要因素,步频和步长之间存在着高度负相关,其相关度是男子大于女子,步频与步长之比,男女平均值分别为1.98∶1,2.18∶1,若用 X_1、X_2分别表示步频和步长,则可用一个很精确的函数表达式表示推算成绩(?)值来,其公式为:男:(?)=22.7305-1.403X_1-2.8996X_2,女:Y=31.7183-2.3685X_1-4.9787X_2。(2)步频呈先升后降规律,最大值在30~60米段,步幅呈逐渐上升趋势,说明在60米后主要是尽可能地提高步幅,同时尽量减少步频下降幅度,即在不能继续维护最大步频情况下,在已获得最大速度后,应充分利用身体向前惯性,主动“放松”(下转第52页)  相似文献   

17.
郑晨是浙江省田径代表队短跑运动员,1965年出生,身高1.81米,体重73.5公斤。1985年9月在雅加达举行的亚洲田径锦标赛上,他以10″28的成绩打破10″34的亚洲男子百米纪录,并荣获金牌。他的成功给我国男子短跑运动带来了新的希望。我们从他在1983~1985年的8次全国性田径运动会上百米比赛中,(成绩从11″03到10″43)采集全程速度、步频、步幅材料,并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供郑晨和其他短跑运动员、教练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郑晨是浙江省田径代表队短跑运动员,1965年1月出生,身高1.81米,体重73.5公斤。1985年9月在雅加达举行的亚洲田径锦标赛上,他以10″28的成绩打破10″34的亚洲男子百米纪录,并荣获金牌。他的成功给我国男子短跑运动带来了新的希望。我们从他在1983—1985年的8次全国性田径运动会上的百米比賽中,(成绩从11″03到10″43)采集全程速度、步频、步幅材料,并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供郑晨和其他  相似文献   

19.
翟丰  张艳平 《辽宁体育科技》2004,26(2):42-42,45
通过对我国优秀的校男子短跑运动员在百米加速段落的速度、步长、步频的比较以及全程跑有关指标的分析,揭示高校男子短跑运动员比赛全程及加速段落运动学特征,步长、步频的差距,并提出相应训练建议以利于对运动员的加速能力进行检查与评定,以提高高校短跑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一、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不同水平的成年短跑运动员男子82名;女子75名。他(她)们有的是国内外优秀运动员,有的是省市田径代表队员,有的是上海体育学院体育系的学生。现按百米成绩的高低将男、女运动员各分5个组,各组人数、百米成绩、身高情况列于表一。二、研究方法: 采用16毫米高速电影摄影机(每秒50格)与平焦距镜头,在田径运动会百米赛跑时,或按田径比赛规律组织研究对象举行百米赛跑,并进行全程连续摄影,通过影片解析得到有关全程每10米为一段的时间与速度数据,文中有关数据作了常规统计学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