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山西省武术散打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从中了解山西省武术散打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为山西省武术散打的发展构建坚实的基础,为将来更好的培养武术散打人才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北省竞技武术散打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与分析,为河北省竞技武术散打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以更好的促进河北省散打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我国武术散打现存问题,探讨其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散打运动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散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因此要把保护散打现役运动员、改良和强化散打综合技战术、加强后备人才培养等作为武术散打可持续发展战略,并重点加以实施。此外,要扩展武术散打运动的群众基础,提高大众对中华武术的认识,促进对武术散打运动的传承。  相似文献   

4.
散打运动的后备资源是我国散打运动的基础,影响我国散打运动的长期稳定的发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影响我国武术散打后备人才资源的因素进行分析,力图找出影响我国散打运动后备人才资源的主要因素,为散打运动的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数理统计、文献资料调研、对比分析等方法对2007年和2011年我国第6届和第7届全国城市运动会预决赛男子散打比赛进行技术统计分析,旨在全面了解和把握我国青少年散打后备人才的技术发展现状以及新规则实施下我国散打运动员技术运用特点。结果表明:2011年新规则下,散打技术进攻和得分手段发生重大变化,拳腿技术成为男子散打运动员主要进攻和得分手段,摔法得分能力明显弱化;散打运动员整体技术运用手段比较单一,特色技术逐渐消失,不利于散打项目的技术特色形成;拳法主要以贯拳为最主要进攻和得分技术手段,腿法技术运用成功率明显提高,反映了新规则更有利于武术散打腿法技术的发挥和运用;新规则下裁判员喊停次数大幅度减少,比赛观赏性得以提高。建议:新规则下,散打运动员技术应全面均衡地发展,积极引导和鼓励运动员提高散打技术质量,培养散打核心技术,形成散打技术特色,彰显散打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沧州市竞技武术散打的发展现状予以分析。对沧州市散打训练基地的建立、场馆的地理位置、场地器材设施、政府部门的重视程度、教练员与运动员自身修养和技术水平、运动员选材、训练方法及传播途径等进行实地考察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推动竞技武术散打在沧州市的发展,帮助沧州武术的散打水平进一步提高,推动这项运动在沧州发展的更好。  相似文献   

7.
我国优秀武术馆校散打教练员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长期以来,我国各省市散打队的优秀后备队员很大部分来自武术馆校的输送,为我国武术散打事业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为了进一步提高武术馆校散打运动水平,武术馆校的散打教练员是关键,教练员水平的高低影响着运动员的发展.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我国优秀武术馆校散打教练员现状,找出不足之处,为武术馆校散打运动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07年上海市散打锦标赛的青少年运动员、教练员、管理人员等进行访问调查,以青少年散打后备人才现状进行研究。力图找出影响上海市青少年散打后备人才培养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为上海市散打的良性发展构建坚实的基础,为将来更好的培养散打人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武术散打职业化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指出了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我国武术散打职业化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的对策,对建议新对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以期促进我国武术散打职业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在概括我国运动员心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专门对武术散打运动员的心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武术散打运动员心理研究上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我国国家整体实力迅速增强.伴随着国际间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逐步深入,我国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复合型的武术专项人才.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具备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和广阔的学科交流平台,推进武术双语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当前“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主题下造就高素质文化传承使者显示出其重要历史意义.文章结合武术双语教学实践,发现传统武术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武术实践的扎实功底、外语语用能力和对武术教学规律的认识是阻碍双语教学的主要原因.文章将以此为切入点探索大学武术双语教学的现状及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培养武术散打创新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培养武术散打创新人才为目标,以课程设置为切入点,以武汉体育学院等院校武术与民族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武术散打创新人才的内涵、目前武术散打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培养武术散打创新人才的课程设置改革建议,以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上海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之路:引进?还是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缪佳 《体育科研》2012,33(4):1-4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曾为中国的竞技体育培养了不少优秀运动员。但随着上海经济发展,上海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面临着危机,上海不得不为实现全运会目标而大量引进外省市运动员,这一举措虽然缓解了上海后备人才匮乏的矛盾,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上海原有的输送系统受到阻塞,上海业余训练经费支出和业余训练人数减少,引进运动员退役后如何在上海生存等等。上海要兼顾国际大都市的建设和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以城市化发展的特点和上海本身的经验,改变固有的竞技体育发展思路,打造有世界影响力的竞技体育。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心理训练成为现代竞技体育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院校武术专业学生是未来武术发展的后备人才,针对其个性心理特征的研究与培养,有利于我国武术项目的健康发展。通过研究得出,武术专项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的主要品质为独立性、自觉性、思维性,第二品质为顽强性。体育院校的武术系学生与运动队队员略有差异。文章提出针对运动队和武术系学生的不同培养目标和特点,应加以区别对待和培养,推动武术项目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数据统计法等方法对2012年山西省武术锦标赛女子散打运动员三个级别的比赛进行观看和统计,分析各级别运动员各种腿法运用情况和运用的特点,结果显示:目前山西省女子散打运动员鞭腿技术掌握的比较好,但其它腿法技术掌握情况还很不乐观,并与中外优秀女子运动员进行比较分析,为今后山西省女子散打运动员腿法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些科学依据,使女子散打运动员的腿法技术训练朝着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武术散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在我国流传甚广。作为一项传统的搏击项目,武术散打的娱乐功能、竞技功能一直以来都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不断增长,武术散打的健身功能逐渐被人们所发现和接受。武术散打具有良好的健身功能,应该进行广泛的推广。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时代的选择,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应该以世界性、开放性、发展性的眼光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以便推进和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问题研究。同样,近年来,中国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不容乐观,尤其受到"外来武术"的冲击,令其发展更为艰难。为此,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道路进行研究,结合中国武术与外来武术的对比分析,提出"世界武技中国化"的观点。武术发展过程中应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并通过研究与分析外来武术传播速度如此之快的原因,实现世界武技中国化,进而力争达到中国武术的全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竞技武术散打的技术动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观察法,对竞技武术散打的技术动作进行了分类,概述了当前竞技武术散打的发展;以项群训练理论为借鉴,分析了迁移在竞技武术散打技术学习与训练中对技术发展与提高的作用。研究认为:竞技武术散打运动的对抗性决定其运动技术没有绝对固定的规格,竞技武术散打的项群训练,应该以多种项目相结合进行某一项群技术训练,同时,在不同的层次和阶段,各项群要整体运用到竞技散打技术中进行综合训练。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由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时期,衍生于农耕社会形态下传统武术受到时代的强力冲击,其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在它们一步步快速走向衰落的时候对它们进行保护和推广,并进行理论研究,为其发展献计献策,提供理论依据,是很有必要的。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对社会转型期我国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和可持续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中国武术散打的民族性与国际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真、审美、伦理价值等方面阐述了散打发展的悖论,并将这些悖论对武术散打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只有深入研究散打的真精神、真价值,并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重新认识,重新解释进行新的开拓,散打运动才能摆脱"自在存在状态",进而成为"自在自为的存在"的结论。最终为排除悖论,寻求解放和发展以及散打运动的不断完善和自我超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