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由于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战友们卓有成效的活动,导致了在工人运动中与马克思主义为敌的各流派的思想崩溃和各国工人运动的勃起、无产阶级政党的相继建立以及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合作的发展.但是,国际共运中两路线斗争仍然是尖锐的激烈的.虽然第一国际的巴枯宁、普鲁东、拉萨尔等流派的阴谋活动已被粉  相似文献   

2.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内,诞生了第一国际和德国社会民主党,马克思主义学说经过同各种非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流派的激烈斗争,开始在工人运动中取得了主导地位。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这一转折是多种原因促成的,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资本论》在各国工人阶级中的广泛传播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工人运动进一步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奠基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们亲自参加和领导国际工人运动,1864年共同缔造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第一个联合组织——国际工人协会(简称第一国际)。第一国际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工人运动高涨和国际无产阶级联系加强的历史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当时各国工人运动虽处于高涨时期,但是各国工人运动的最大弱点是在组织上或理论上都还不十分成熟,广大工人群众尚未摆脱各种非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思想影响。这些马克思以前的社会主义派别,都“不懂历史运动的唯物基础,不会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每个阶级的作用和意义,而用各种貌似社会主义的什么‘人民’、‘正义’、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出版和再版的一些共运史教材,在涉及第一国际内部马克思主义同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关系时,仍然存在“左”的痕迹。其表现是:突出路线斗争,单纯强调斗争而不讲团结,强调尖锐斗争而不讲斗争艺术,认为“从国际成立之日起,马克思主义就同这些社会主义流派展开尖锐的斗争”,靠尖锐深刻的路线斗争贯穿于第一国际的始  相似文献   

5.
[高考导向分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是指世界各国工业无产阶级在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主要内容包括:早期的工人运动、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初步发展,垄断资本主义初期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的诞生、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等基础知识。本专题的内容在历年高考试题中都有涉及,广大考生在复习中应加以重视。[专题知识体系]依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自身的发展脉络和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我们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分解成以下几个阶段加以透视: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初步发展(19世纪70年代以前)工人运动是工业革命的直接后果,工业无产阶级从诞生时起便开始了自己的斗争。这一时期典型的工  相似文献   

6.
今天是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诞辰的一百四十周年。从1844年以来,马克思主义一直是在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各式各样的反动思潮作斗争,同国际工人运动中的各式各样的机会主义思想作斗争。马克思主义在斗争中不断地获得了胜利,因为革命的实践证明了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目的: 1.讲述第一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与具体过程,使学生认识它是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标志着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2.阐述马克思领导第一国际反对晋鲁东主义和巴枯宁主义的斗争,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在斗争中显示了战无不胜的威力,在群众中曰益广泛地传播开来。 3.介绍《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说明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国际无产阶级争取解放斗争的锐利武器。二、重点、难点: 重点:第二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马克思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难点:剩余价值学说。  相似文献   

8.
今天是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诞辰的一百四十周年。从1844年以来,马克思主义一直是在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各式各样的反动思潮作斗争,同国际工人运动中的各式各样的机会主义思想作斗争。马克思主义在斗争中不断地获得了胜利,因为革命的实践证明了它的正确。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列宁就是在斗争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上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列宁主义的阶段。现在国际工人运动又向马克思列宁主义提出了一个新的神圣任务,就是要同现代修正主义,或者说新的伯恩斯坦主义,进行毫不调和的斗争。这  相似文献   

9.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指国际无产阶级在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指导下,为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而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从国际共运史的全局看,主要内容涉及到早期工人运动、科学共产主义诞生.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及工人运动、人民民主力量的壮大、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史实.  相似文献   

10.
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列宁离开我们已整整68个年头了。今天,在国际风云变幻,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机会主义思潮大肆泛滥的形势下,纪念他,重温他同机会主义错误思潮进行不调和斗争的伟大实践、斗争经验和坚定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列宁的一生,是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的一生,是为建立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而斗争的一生,也是同各种错误思潮和机会主义进行坚持不懈斗争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就是我的命运,连续不断的战斗——反对政治上的各愚蠢思想和庸俗见解,反对机会主义等等。”人们知道,经过马克思和恩格斯几乎半个世纪的奋斗,到19世纪90年代,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空前巨大的胜利。这逼得它的敌人装扮成马克思主义者,力图从工人运动内部来瓦解工人阶级的斗争。同时,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之后,垄断资产阶级利用超额利润的一部分,从工人上层中培植了一个工人贵族阶层,作为瓦解工人运动的  相似文献   

11.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一直进行着长期的不调和的斗争。今天,回顾一下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出现的巴枯宁无政府主义所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在当时工人运动中造成的危害,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一直就是世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焦点,在当代,这种斗争主要表现为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西方普世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的斗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当代社会思潮中的本位确立必须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在划分界限的过程中应注意概念的厘清、历史源流的追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保尔·拉法格是不可忽视的存在。与同时代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先进分子奥格斯特·倍倍尔和卡尔·李卜克内西相较而言,保尔·拉法格积极投身于国际共产主义工人运动,其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活动丰富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在革命派与机会主义派斗争激化时,他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继续为国际无产阶级伟大事业做贡献。1864年,保尔·拉法格加入第一国际巴黎支部。  相似文献   

14.
<正> 本世纪初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了第一次大的波折。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思潮的泛滥和第二国际各国社会民主党内机会主义领袖们的叛卖活动,葬送了蓬勃发展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了“万花纷谢一时稀”的革命低潮。在这一关键时期,列宁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高举起马克思主义大旗,与修正主义展开了激烈地斗争,并在斗争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再次走向高潮。  相似文献   

15.
第一国际是各种社会主义派别团结战斗的国际性无产阶级组织.国际初期,人数较多、影响较大的是英国的工联主义、法国的蒲鲁东主义和德国的拉萨尔主义,马克思主义只是其中一个人数不多的派别.马克思主义者同这些社会主义派别究竟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似乎是早有定论了.例如,近年来有的历史读物中写道:"从国际成立之日起,马克思主义就同这些社会主义流派展开了尖锐的斗争".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一第一国际是在十九世纪50-60年代欧美各国工人运动重新走向高涨,各国无产阶级团结战斗的愿望日益增强的历史条件下创建起来的.加强各国无产阶级的国际联系,实  相似文献   

16.
一列宁结合俄国当时工人运动的实际情况与国际工人运动发展的历史经验,在对所谓工人运动自发形成独立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观点作了详尽分析,系统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灌输教育”理论。1.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马克思主义“灌输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针对社会民主党中的经济派主张的应当重视工人运动过程中的自发性的错误思潮,列宁认为,对于工人运动自发性的任何崇拜,对于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因此,为克服工人运动的自发性,必须将科学社会主义灌输给工人阶级群众。然而,在工人…  相似文献   

17.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到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一书,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它与人民出版社1977年出版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一书相衔接。今后,我们还计划编写一部关于1949年以来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教材。因此,刚出版的这部教材,我们习惯称之为中册。  相似文献   

18.
话语权就是说话权,即控制舆论的权力。话语权表现为一定的话语体系在获得广泛认同的基础上所自然产生的使人信服的权威力量。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演变经历了马克思克思主义诞生、在艰难斗争中话语权的初步生成、话语权的掌控并在全世界范围传播的曲折过程。厘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发展脉络,对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更好地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学者围绕苏东剧变以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可喜成果。但有些成果偏重于介绍或述评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向,并且多以文章形式散见于报刊杂志之中,而将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外思潮考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结合起来,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这一重大课题作系统反思和探讨的理论专著,尚不多见。国防大学姜汉斌教授所著《沉思:在历史的交汇点上》一书(西苑出版社1999出版)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该书视野开阔,资料丰富…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社会思潮,它们是怎样产生的,各种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怎样?什么是文艺思潮,它和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怎样,文艺思潮比起一般社会思潮来有哪些特殊性?什么是流派,思潮和流派之间的关系如何,流派的产生和发展对文艺的发展起了何种作用?研究这些问题对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有何实践意义?我想就这些问题谈一些看法。一从中外思想史和我国现代思想史看,能够称得上社会思潮的,是指这样的一种社会思想,它在历史发展的某一时期,代表了某一阶级或阶层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