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青少年学生网瘾的成因及心理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瘾,就是上网成瘾,是人对于使用因特网的心理依赖。表现为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因此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其他事物尤其对学习不感兴趣或兴趣降低,离开网络浑身不自在,渴望回到网络中去。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一些人、尤其是青少年上网成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由此带来一系列后果,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为了寻找戒除网瘾的方法,很多人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收效甚微,即使有成功的案例,其数量相对于广大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青少年上网成瘾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分析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各种因素,帮助青少年预防和戒除网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加强青少年网络教育。帮助网络成瘾青少年真正戒除网瘾。  相似文献   

3.
“网络成瘾”是病吗?看到家长把爱上网的孩子送到“艰苦学校”的报道,我就知道要戒除这“网瘾”不是太容易。什么人容易上网成瘾?为什么会网络成瘾?如何干预网络成瘾?哪些孩子属于网络成瘾?看了下面的报道,相信您会得出自己的结论。什么人容易上网成瘾?为什么会网络成瘾?如何干预网络成瘾?——近日“,北京市青少年网络依赖戒除‘虹’计划项目科研成果新闻发布会”举行,正式对外公布“虹”计划科研成果以及推广模式,揭秘网络成瘾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4.
目前社会上有网瘾倾向的青少年日益增多,网络成瘾不仅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的和睦,而且危害了社会稳定。因此,迫切需要社会工作的介入,来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社会工作的目标是协助网络上瘾青少年从失序的上网行为与失序的生活状况中回归秩序与平衡,辅导的目标不是戒除上网而是合理地上网、可以控制地上网、能够适宜地安排上网时间和非上网时间,可以将网络世界与真实世界加以统合并达成协调与平衡。  相似文献   

5.
浅论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心理因素及干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上网成瘾现象已成为当前高校和社会关注的问题.上网成瘾表现为网络交际成瘾、网络信息超载、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强迫行为、计算机程序成瘾等.网络成瘾对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诸方面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解决大学生的网瘾问题,要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创造条件满足他们各种心理需要.同时,可以采用认知疗法、代替疗法、心理脱敏疗法、强化疗法等策略帮助大学生戒除网瘾.  相似文献   

6.
网络成瘾指由重复地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会产生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克制、退瘾等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近年来,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比较严重,尽管许多研究者和研究机构开展了对戒除网瘾的研究和实践,但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7.
网瘾,尤其是青少年上网成瘾已成为一个沉重的社会话题!而对于解决网瘾问题,除了家长、学校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外,更重要的应该是网络文化的建设以及网络监管技术和监管力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寒假到了,家有网瘾孩子的父母们开始担心孩子假期会无限度上网。“中国戒除网瘾第一人”陶宏开教授认为,妈妈的骂、爸爸的打等粗暴管理方式不能使孩子远离网络,只会令孩子的网瘾越来越深。很多刚瘾学生没日没夜地上网,是因为只有在网络中才能没有任何心理包袱和压力,才能释放自己的感情,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网络成瘾是一种由于网络依赖而导致的心理疾病。鉴于当前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的紧迫性以及危害的严重性,防治大学生网络成瘾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了有效应对大学生网络成瘾,应树立"三维"应对目标,构筑"四维八方"预防体系,同时诉诸操作性定义甄别大学生是否网络成瘾。对于业已成瘾的大学生,采用奖惩强化法与规避奖励法戒除其网瘾。  相似文献   

10.
网络以超乎想象的广度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生活。对于青少年而言,网络既拓宽了他们学习知识的渠道,又为孩子们的双向交流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方式,大大缩短了青少年人际交往的时空距离。但无法忽略的是,网络同时也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带来了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网络成瘾与人们熟知的吸毒是极其类似的,存在着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患上网瘾的人会不断延长上网时  相似文献   

11.
《甘肃教育》2007,(5S):4-5
主持人半山: 有调查显示,在我国的青少年网民中,有13.2%的人上网成瘾,另有13%的人存在网瘾倾向,其中13至17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最高,达到了17.1%。近年来,学生上网成瘾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去年,山西某县一位学生身陷网络不可自拔,最后写信给县委书记,申诉网吧带给学生们的危害,县委书记一怒之下,下令关闭了县里的所有网吧,引起社会舆论一片哗然。这事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学生上网问题的关注程度。  相似文献   

12.
对抚顺市300名高职高专大学生上网现状、存在的问题、网络成瘾的原因进行了整群调查。同时,又对调查结果做了利弊分析,认为网络时代的今天,大学生上网是一种必然,而且上网是利大于弊,只要适度使用网络技术,大学生网络成瘾只是少数或个别现象。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提出了大学生健康上网的建议,对大学生戒除或减缓网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上网成瘾成为一个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尤其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由《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5)》调查的有关青少年网瘾群体上网活动的特征显示,网络,尤其是网络游戏成为青少年上网成瘾的主要原因,但是个人、环境、家庭、教育等方面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由于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因素的多样性,要求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应从更多的角度提出合理的应对方法,尽可能的将网络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时代已悄悄地向人类走来,它正以立方级的速度逐渐渗透到人类生存的每一个角落。青少年是网络社会的主体,由于网络的超时空性、虚拟性和无规范性的特点,网络对青少年的学习方式、交流手段和生活习惯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青少年上网成瘾给家庭带来了无穷的危害。经过网吧时,人们时常会看到这样惊人的一幕,孩子被家长从网吧往外拖;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戒除网瘾,甚至不惜在孩子面前下跪。看着这些纯朴、善良的家长,人们心里有着一阵阵的酸楚。上网成瘾也引发出了许多社会问题。“网瘾”,正在吞噬…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半山:有调查显示,在我国的青少年网民中,有13.2%的人上网成瘾,另有13%的人存在网瘾倾向,其中13至17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最高,达到了17.1%。近年来,学生上网成瘾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去年,山西某县一位学生身陷网络不可自拔,最后写信给县委书记,申诉网吧带给学生们的危害,县委书记一怒之下,下令关闭了县里的所有网吧,引起社会舆论一片哗然。这事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学生上网问题的关注程度。  相似文献   

16.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给人们带来快速便捷的知识的同时,也给青少年带来负面影响。本文探析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提出了戒除网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网瘾的两种观点 “网瘾只是一个习惯问题”——陶宏开 有“挽救深陷网瘾青少年第一人”之称 的华中师范大学陶宏开教授认为:“网瘾只是 习惯问题,不是疾病。它是一种比较偏激的爱 好。尤其是青少年上网成瘾,只是心理上的偏 差,只要适当地矫正,完全可以引导他们戒除 网瘾。”陶教授曾成功帮助300多名青少年摆 脱了网瘾,“他们需要沟通,应该走进他们的 心灵世界,与之做朋友,才会让其逐步认识到 自己的坏习惯,从而改正。”  相似文献   

18.
网瘾,心理学将之命名为"网络成瘾"或"网络成瘾障碍"。目前,心理学界对其较为通用的定义为:网瘾是一种无限制的网络使用现象,由重复地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愿望,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直有生理上的依赖。  相似文献   

19.
廖承绶 《师道》2009,(2):19-20
据2007年1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报告中显示,在我国的青少年学生网民中,有网瘾者比例达13.2%,其中13—17岁的青少年网民比例最高,达到了17.1%。2005年全国犯罪总人数87%是青少年,而这87%之中有70%左右是因为上网成瘾而走上犯罪道路。“中国戒除网瘾第一人”陶宏开教授表示,网络成瘾只是心理和不良行为问题,“根本不是精神病”。  相似文献   

20.
黄彩霞 《广西教育》2009,(35):25-27
据有关调查,目前我国青少年网瘾比例达13.2%,另有13%的青少年存在着网瘾倾向。而在各年龄阶段的网瘾比例中,最高的是13—17岁的青少年人群(国外网瘾人群集中在20-30岁),网瘾比例达到了17.1%。调查还表明,中学生上网60.7%的人玩游戏,34.1%的人找朋友聊QQ,剩下的则是看新闻、发Ez-mail等。为了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树立健康上网的理念,有效戒除网瘾,我们《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分析与教育对策》课题组从2006年8月立项后,就展开了大量地研究,寻找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原因及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