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洲是华侨华人主要的聚集地之一,欧洲华文报刊在海外华文报刊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欧洲与中国虽然地域上相去甚远,但欧洲的华文报刊却在其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表现出了与中国国内局势和政治运动紧密相连的鲜明时代特征,并因此形成欧洲华文报刊发展史上的三个阶段。本文拟对此作一概述与分析。一、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华文报刊目前有案可稽的欧洲最早的华文期刊是1894年10月在英国伦敦创办的《中英商工机器时报》,又名《清韩英实业杂志》;最早出现的华文报纸是旅俄华工联合会的不定期机关报《旅俄华工大同报》…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的海外华文报刊□王士谷海外华文报刊已经有了180多年的历史。据一项最新的但仍是不完全的统计①,从1815年《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创刊至1996年,海外共有52个国家和地区出版过华文报刊,累计总数为3,976种(内日报657种,期报975种,期刊...  相似文献   

3.
中国海外移民遍布世界各地,他们大都热爱着中华化,世界各地兴办的各类形式的华媒体,成为他们保持化根源和化消费的媒介。日本中报刊的出现始自明治末年的1898年。当年6月29日,《东亚报》在日本创刊,这是日本中报刊的起点。当年12月23日,梁启超在横滨创办《清议报》,把日本中报刊的水准推到一个划时代的高度。在1900年至1911年短短的十几来年时间里,  相似文献   

4.
《新闻知识》2006,(2):F0003-F0003
1989年1月1日《西安晚报》在西北地区首家实现自办发行。2000年8月西安报业报刊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在原西安晚报报刊发行部基础上改制成立。公司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及其子报《现代保健报》等报刊在西安市城区的发行为主业,同时代理其它多种报刊在西安市内的发行工作。网络在西安市区现有发行站42个,员工一千五百余人。  相似文献   

5.
海外华文报刊的量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海外华文报刊研究 ,以定性分析居多 ,少数含有定量分析之作 ,属局部统计或尚不完整的整体统计。王士谷老先生基于《海外华文报刊统计表》的补充以及从不同发展阶段和地理分布的量化分析 ,是迄今为止该领域较完整的量化分析 ,它使我们对海外华文报刊的历史全貌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海外华文报刊至今已有187年历史,它伴随着各地华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而诞生和发展。它所面向的读者是旅居海外的华侨及华人。从这种意义上讲,欧洲华文报刊史就是欧洲华人的移民史、发展史。作为一种新闻媒介工具,其主要作用就是传播信息,服务侨界,舆论引导,桥梁沟通,促进联谊,增添知识,文化传承等。据1992年的权威统计,在中国驻欧洲各国使馆内注册的华文报刊近30份,如法国的《欧洲时报》、《欧洲日报》、《法华报》,德国的《欧华侨报》,《德国侨报》、《华人通讯》、《华商通讯》,意大利的《同乡报》、《华侨通讯》、《侨报》,西班牙的《新华报》、罗马尼亚的《欧洲华报》、《欧华晨报》、《旅罗华人》、奥地利的《欧华侨报》、俄罗斯的《中国报》等。 旅欧华侨华人的基本状况与特点是华人媒体生存的基础,也决定了其未来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7.
在刚结束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浙江同心集团总裁、葡萄牙国际龙商会会长陈王斌递交的提案是《关于扶持海外华文媒体,拓宽中国对外宣传渠道的建议》。他告诉笔者,浙江同心集团联合一批海外爱国侨领投资创办的《欧洲同心报》已经在葡萄牙和西班牙正式发行,并准备扩大到欧盟20多个国家,有望成为欧洲第一大中文报。海外中文出版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最早出版的华文报刊新加坡出版的第一份华文报刊,是从广州迁去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每册12页,书写体刻版,连史纸印刷。内容多为宗教、政治、科学、商业、杂记等。出版至1837年停刊。1881年,侨生薛有礼创办了《叻报》(lat Pan),这是在  相似文献   

9.
《香港华字日报》是19世纪香港最早发行的三大华文日报之一,在早期华文报业发展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然而,对于这份发行超过半个世纪的华文报纸的早期历史,人们了解的并不多。主要原因是因为在1894年,该报馆曾经失火,旧存报纸,尽遭焚毁。1923年,该报为筹备60周年纪念刊(该报是以什么为依据庆祝60周年,不得而知),曾悬赏征求旧报,结果只有一名澳门读者应征,献出同治癸酉年  相似文献   

10.
“新记”时期的《大公报》,是知识分子、舆论机构与政治权力合作的典范:媒体成为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重要空间,为他们提供了自我表达的平台;知识精英的加盟和参与,使媒体得以提高自己的公信力与权威性;政府当局则通过前两者获得了国策建议和某种程度上的合法性认同。《大公报》对“清议”传统的接续近代以来中国的公共舆论,从历史性层面上看,承接着两汉以迄明清文人论政的清议传统。“清议之所与,荣于华衮之褒;清议之所贬,辱于朝市之挞。”作为“公论”化身的清议,具有强大的道德批判功能,“不待常刑而民自从化”。士人一玷清议,则终身不齿,百姓则“论定于乡而民不犯”。“存清议于州里,以佐刑罚之穷”,历代  相似文献   

11.
1898年,中国的青年知识分子开始赴日本留学,到1904年前后,留日学生已有3000人之多,1906年更增至10000多人。这些留学生在日本形成了一个具有政治见解的知识阶层,“他们比任何人都热心地追求那号召他们为自由而斗争的理想”。他们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创办的华文报刊,就充满了这种对革命理想的热烈追求。这种华文报刊累计达六七十种,这使得日本成为当时革命报刊活动的重要基地。本文拟对20世纪初中国留日学生创办的华文报刊的历史与作用作一概述。一1.同盟会成立前留日学生创办的华文报刊由留日学生创办…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在不同时期所推行的语言教育政策引发华语社会地位与功能的变化,也使当地华文报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和构建华人身份过程中做出了调整,其新闻采编也由此折射出独具新加坡特色的华人身份及认同感。本文以当地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报《联合早报》为例,通过追溯新加坡语言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结合政治、经济、种族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探究《联合早报》与华人身份认同所经历的变迁。  相似文献   

13.
印尼财经报《印尼商报》华文版17日开始在印尼试发行。这是继两个月前印华双语报纸《华文邮报》在印尼创刊后,印尼出现的又一份华文报纸。被印尼当局禁止和限制了30多年的印尼华文及印华双语报刊是随着印尼新政府开放政策的实施在今年2月初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前后在印尼一些大城市陆续问世的。  相似文献   

14.
海外华文新闻史———未曾穷尽的研究课题———《海外华文新闻史研究》序□方汉奇王士谷著《海外华文新闻史研究》一书即将付梓。这是作者继主编完成一百万字的《华侨华人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之后整理出的一本论文汇编。内容有关于海外华文报刊宏观的或微观的论述,也...  相似文献   

15.
从宁波第一份报纸——《中外新报》创刊,到1949年5月宁波解放,近百年间宁波曾出现200多种报刊,其中商界报刊在宁波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宁波夙称五口通商大埠之一,浙东各地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集散地,甬人以善于经商而闻名。宁波在唐代已初具城市规模,到了鸦片战争之后的19世纪60年代,已形成了以南北货、钱庄、鱼行、药行等商业网络。宁波工农业与商业的发展,促使宁波部分中外企业主和商人,要求有代表商界利益的报纸,俾使商界有发表言论之地,所以他们以合股的形式,或个人独资,陆续办起了几家商界报刊。19世纪末创刊的《德商甬报》,以较多的篇幅刊载宁波各业市场行情和宁波港口货物的进出口情况而被称为宁波商界报纸的“鼻祖”。本世纪20——30年代又出现了《市情日刊》《商情日刊》(后改《商情日报》)《鄞县商业日报》《宁商周刊》和《宁波商报》等。这些报刊除刊登一些国内外政治、文化时事新闻外,主要报道经济新闻和刊登各  相似文献   

16.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流亡日本。他们在日本重建宣传阵地,创办了清议报。清议报是旬刊。第一册出版于一八九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光绪二十四年十一月十一日),最后一册出版于一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光绪二十七年十一月十一日)。前后历时正好三年,共出一百册。出版地点是日本横滨。发行兼编辑人是旅居横滨的华侨商人冯镜如,但实际主持人,前期和后期是梁启超,中期是麦孟华。清议报在第十一册刊登的《本报改定章程告白》中宣称:“本报宗旨专以主持清议,开发民智为主义。”它所说的“主持清  相似文献   

17.
糜晓昕 《新闻传播》2013,(2):217-218
加拿大华文报纸《环球华报》(下简称《华报》)于2000年11月3日创刊,加西版、加东版在温哥华、多伦多同步发行。该报原是周报,后于2003年5月21日增发周三版,逢周三和周五发行,是加拿大首份由中国大陆移民创办并取得成功的华文报纸,已成为继《星岛日报》、《世界日报》和《明报》后的加拿大第四大华文报。  相似文献   

18.
曹旺儒 《传媒》2018,(9):61-63
自1854年《金山日新录》在美国旧金山创刊发行以来,作为国际新闻传播领域的独特力量,海外华文媒体历经了百余年的发展.数量庞大、类型多样的海外华文媒体一向是华人华侨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以美国为例,近八成华裔经常阅读华文报纸,而25%左右的华裔偏好华语电视节目胜过英语节目.近年来,随着我国构建新型对外传播格局不断深入,海外华文媒体的作用日益显著,特别是在推进"一带一路"的倡议背景下,海外华文媒体扮演了"先锋军"的角色.从整体上看,华文媒体遍布世界五大洲,只要有华人社区的地方,就能看到华文报刊、华语电视和广播.但就个体而言,由于人力、资金、观念等方面的制约,许多华文媒体的影响力有限,一些华文报刊发行量仅有百余份,出了几期便草草停刊.海外华文媒体肩负着向华人华侨传播中国故事、弘扬优秀中华文化的重责,并在宣导"一带一路"的倡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如何透过有效手段改善其生存状况、提升其传播影响力至关重要.作为海外华文媒体的代表,《欧洲时报》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本研究将总结其运营经验,为其他华文媒体提供《欧洲时报》在发展中的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期刊史话〕我军报刊出版的特点·方英·抗日战争时期,我军报刊据不完全统计达600种以上,而且都有一定发行量。例如《抗敌报》发行量达8000份,《前进报》发行量达7000份,《前哨报》、《胶东画报》发行5000份左右,《拂晓报》发行约4000份...  相似文献   

20.
所谓“洋旗报”,即指以外商名义注册的中国报纸。这是半殖民地中国所特有的现象,是中国新闻工作者在险恶环境下为求生存而采取的一种办报策略。因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外国人享有极大的政治特权。中国统治阶级在一般情况下,不敢也无法对外人拥有的报纸实行专制控制。因而中国报纸一旦以洋商名义注册,就可以获得某种程度的言论自由。“洋旗报”与洋商华文报有着根本区别。洋商华文报的产权归洋商,办报的指导方针也由洋商决定,它可能聘请中国人主笔政,但中国人只是雇佣者,不是决策者。而“洋旗报”的产权却属于中国人,作为发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