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外阅读》2014,(12):50
《王老师谈课堂作文教学》、《王老师谈教会学生写作文》、《王老师谈破解作文难题》、《王老师讲评优等文》共四册,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入选"2012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王有声:全国特级教师、作文教育家。从事作文教学五十年。代表作《王  相似文献   

2.
正《王老师谈课堂作文教学》、《王老师谈教会学生写作文》、《王老师谈破解作文难题》、《王老师讲评优等文》共四册,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入选"2012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王有声:全国特级教师、作文教育家。从事作文教学五十年。代表作《王老师和小学生谈作文》,累计销量六百余万册。  相似文献   

3.
正《王老师谈课堂作文教学》、《王老师谈教会学生写作文》、《王老师谈破解作文难题》、《王老师讲评优等文》共四册,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入选"2012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王有声:全国特级教师、作文教育家。从事作文教学五十年。代表作《王老师和小学生谈作文》,累计销量六百余万册。  相似文献   

4.
正《王老师谈课堂作文教学》、《王老师谈教会学生写作文》、《王老师谈破解作文难题》、《王老师讲评优等文》共四册,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入选"2012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王有声:全国特级教师、作文教育家。从事作文教学五十年。代表作《王  相似文献   

5.
正《王老师谈课堂作文教学》、《王老师谈教会学生写作文》、《王老师谈破解作文难题》、《王老师讲评优等文》共四册,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入选"2012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王有声:全国特级教师、作文教育家。从事作文教学五十年。代表作《王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笔者有幸拜读了《小学教学参考》2006年第10期王自文老师的《试论公开课》一文(以下简称《试》文)。读后深有同感,王老师真是说出了我们一线教师的心声!在此,特借贵刊一角与王老师进行交流。[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看了《中国德育)2004年第1期王保国老师的《风筝断想》,深有感触。王老师把现阶段某些家长、教师的一些教养方式比作放风筝——家长或教师是风筝的操纵者,孩子则是他们手中的风筝。诚然,王老师提出的为了让孩子们更健康更自由的成长,家长或老师应该多为他们细致服务的观点值得提倡,但笔者认为王老师把孩子比作风筝,把老师家长比作操纵者,把教育比作放风筝还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8.
《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09年第6期刊载了王东老师的《经常被误用的成语》,王老师在文中列举了七个易被误用的成语,并逐一释义且举例说明。但或许因为王老师依据的是旧版词典,所以他对其中两个成语的解说出现了失误,笔者想就此提出,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9.
于小妮在《上课记》中讲了这样一个课例:她带着学影视编导的学生们欣赏凡·高的油画《午休》——一对青年男女,倚着麦垛睡着了。王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在这个画面的基础上扩展出一个小片段,题目叫《午休·突然》,写一个突发事件的降临。同学们请求用表演的形式完成作业,王老师答应了。几天后,八个小组分别呈上了他们的“作业”。令王老师难掩惊...  相似文献   

10.
她从西子湖畔来──访浙江省特级教师王燕骅张瑛采访王老师,始于她的一堂公开课。那是在一次全国性的“小学语文教师新教材观摩活动”上,近千人的札堂座无虚席,讲台上,王老师正带着南京市的小学生饶有兴趣地学着《群鸟学艺》这一课。不知不觉,40分钟过去了,王老师...  相似文献   

11.
2011年第3期的《班主任之友》小学版中,我们刊登了赵余霞老师的文章《老师,我能不能弃权?》。文中的一些作法引起了王晓春老师的关注,随后,我们将王老师的意见反馈给作者,作者结合王老师的点评也发表了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2.
《江西教育科研》2001年第7期载王国强老师的《何妨泄露“天机”》一文,读了很受启发。王老师例举了在一个数学游戏教学中,运用事先指点———“泄露天机”的方法来提高学习暂时困难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这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但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本人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就以王老师文中的例子说开去。一、“天机”的表达本身应该准确王老师的原题是:先由一个学生想好一个三位数,然后请这个学生将这个三位数乘以27,再乘以37,把乘得的积报出来,再根据所得的积说出原来的三位数。王老师说:“其实方法很简单,只要把积的前…  相似文献   

13.
倾听与宽容     
月末.在检查教师上交的教育笔记时,读到了一篇《我的惭愧》,大意是:吃完午点,王老师准备带孩子们到户外去活动。这时保育员朱阿姨急匆匆走过来对王老师说:“文涛这孩子太调皮了.把香蕉皮扔在厕所坑里,亏我及时发现,否则下水道就要堵了。”王老师一听也很生气,但想到是活动时间,就没有立即处理。活动结束后,王老师将文涛留了下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我曾有幸观摩过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王老师紧紧抓住“纹丝不动”这个重点词,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了整篇课的教学,当时我深深地为他的大胆取舍、巧妙设计所吸引。时隔一年,我也要上这一课,决定借王老师的设计一用。于是我找来王老师的上课录像,一口气看了好几遍,直至每一句话、每一  相似文献   

15.
王有鹏老师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的《斑羚飞渡》一课后,在《中学语文教学参》2009年第5期上发表了《语文要“脸”,还是要“头”?》一文,以一位中学政治老师的眼光,对年轻老师的“失败”课案进行了具体分析。首先,我们应该感谢王老师对语文教学给予的高度热忱和全新期待,也应该感谢王老师能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解读语文教学,激发我们语文教师对教学进行更深入的反思。然而,对于王老师的观点,笔者有不能认同之处,现提出与王老师及各位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6.
王有鹏老师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的《斑羚飞渡》一课后,在《中学语文教学参》2009年第5期上发表了《语文要“脸”,还是要“头”?》一文,以一位中学政治老师的眼光,对年轻老师的“失败”课案进行了具体分析。首先,我们应该感谢王老师对语文教学给予的高度热忱和全新期待,也应该感谢王老师能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解读语文教学,激发我们语文教师对教学进行更深入的反思。然而,对于王老师的观点,笔者有不能认同之处,现提出与王老师及各位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7.
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听王老师的一期”工程达标课。王老师讲的是《杞人忧天》一文。思路大致是这样的:(1)让学生自由讲述自己所喜欢的成语故事。有三位学生分别讲了《亡羊补牢》《塞翁失马》《坐井观天》,然后问学生:大家知道杞人忧天这个成语吗?学生异口同声回答知道,算是引出了本课主题——杞人忧天。(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疑难字词。(3)学生指出疑难字词,  相似文献   

18.
笔有幸倾听了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的《我的战友邱少云》,王老师以他全新的教学理念、精湛的教学艺术、深厚的教学功底给所有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对笔来说,更是受到了一种心灵的震撼。王老师说:“有了人,才有‘’;为了人,才有‘’。因此语是人的教育。”是的,王老师的课正是一堂让“人”字大写的语课。  相似文献   

19.
《人民教育》(2011.17)在特别报道栏目中以《‘新’老师王春易》为题详尽报道了北京十一学校这位生物特级教师的事迹。领略全文,反复体味王老师在教育中的一言一行,欣赏着王老师在教育中的一个个案例,真是如坐春风,沐春雨,同时我也在深深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作为教师应具备怎样的时代特征?其实王老师的一句话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很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20.
再次玩味王崧舟老师执教的《万里长城》一课,被他灵动、睿智的课堂评价所吸引。课始,王老师充满激情地朗读了世界各国元首献给长城的题词。学生听后纷纷发言,抒发自己内心的自豪与兴奋。以此为铺垫,在文本理解至于成熟时,王老师鼓励学生为长城题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