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三个关系模式中,应用离散数学的有关理论,把具有全称量词的谓词查询问题转换成等价的存在量词的谓词查询,并用SQL语言予以实现,而且结合关系代数对全称量词的实现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
量词包括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两种,前者是指“所有”、“任意”、“每一个”等表示全体的量词,通常用符号“ x”表示“对任意x”;后者是指“有一个”、“有些”、“存在一个”等表示部分的量词,  相似文献   

3.
关于"都"的性质的研究,十多年来有许多不同的解释方案。在回顾了前人关于"都"的四种定义:全称量词、周延算子、存在量词和加合算子的基础上,认为"都"具有全称量词的特性,但"都"并不是典型的全称量词,在一定条件下,它依旧呈现出分配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对于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首先要理解其基本语句,其次是掌握存在性命题,再次是掌握理解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试题中常出现含全称量词或存在量词的命题,主要考查命题的转换与逻辑推理能力.若只含有一个全称或存在量词,转化为函数最值处理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但近年的高考试题中,如2010年山东(理)、辽宁(理)的压轴题出现多变量且含两个全称或存在量词,对转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得分率普遍不高.本文对这一类的各种形式加以归  相似文献   

6.
高中数学新课程常用逻辑用语一章中,新增了全称量词“ ”和存在量词“ ”,新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说明:(1)通过生活和数学中的丰富实例,理解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意义.(2)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通过对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系统学习,  相似文献   

7.
高中数学新课程常用逻辑用语一章中,新增了全称量词" "和存在量词" ",新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说明:(1)通过生活和数学中的丰富实例,理解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意义;(2)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通过对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系统学习,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出判断动词“是”具有12种逻辑含义,并指出传统逻辑的缺陷和数理逻辑的不足,提出关键之一是量词问题,应当引入表示空集的全称量词和表示部分的存在量词,建立符合汉语实际的量词逻辑系统。  相似文献   

9.
常用逻辑用语中的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在近年的高考中愈发受到重视,含有量词的题目不乏其数,而且常出现在解答题中.由于语言的特殊性,在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难.特别是形式上相同,但语言或者符号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的问题,常会因理解偏差导致错误.因此我们将对这类问题进行梳理和说明.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出判断动词“是”具有12种逻辑含义,并指出传统逻辑的缺陷和数理逻辑的不足,提出关键之一是量词问题,应当引入表示空集的全称量词和表示部分的存在量词,建立符合汉语实际的量词逻辑系统。  相似文献   

11.
全称量词、存在量词以及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在近几年新课标高考卷中频频亮相成为高考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全称量词“任意”和存在量词“存在”与函数情投意合难舍难分,两种量词插足函数,使得函数问题意深难懂变化莫测,问题变得更加扑朔迷离难度大增,同时题目也因此显得更富有想象和新意了,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揭开量词隐含的神秘面纱还函数问题的本来面目.本文就涉及特称命题求参变数问题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12.
我们知道,含有变元的语句不是命题,因为它不能判别真假,如“x-3〉0”不是命题,只是语句,逻辑上称之为“命题形式”或俗称为“开语句”.这一类语句如果要成为命题,必须前面加上量词,全称量词或存在量词.比如,语句“f(x)≥0”前面加上全称量词,得全称命题:对所有的x,使f(x)≥0;其否定为存在性命题:存在x,使f(x)〈0,  相似文献   

13.
练伟  朱卫霞 《新高考》2010,(9):39-40
量词包括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两种,前者是指"所有"、"任意"、"每一个"等表示全体的量词,通常用符号"坌x"表示"对任意x";后者是指"有一个"、"有些"、"存在一个"等表示部分的量词,通常用符号"埚x"表示"存在x".书写时注意不能将坌,埚写成A,  相似文献   

14.
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称为存在性命题;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称为全称性命题.这在方程与不等式中是常见题型,但也是初学者不宜把握的题型.初学者往往把两者混淆起来.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这俩兄弟既调皮又可爱,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15.
谈新课程中的“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在高中数学课程常用逻辑用语一章中,除了以往的"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之外,还包括"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对于这部分新增内  相似文献   

16.
林新年 《福建教育》2023,(22):11-13
量词“点儿、些”是单独作为量词的一个小类,还是合并到集合量词,学界存在不同看法。文章基于不定量词和集合量词的词义,从量词“点儿、些”在“一+量词+NP”和“一+量词+X”结构中的句法组合能力、语义内容等方面进行考察,认为不定量词与集合量词在语义内容、句法功能和结构赋义的主观性等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量词“点儿、些”单独作为量词的一个小类为宜。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量词进行了全面标注。对于学界有争议的"临时量词"、"准量词"、"自主量词",第五版的修订者做出了相应的处理,"临时量词"、"准量词"在《现汉》中不作为量词收录,而"自主量词"则处理为量词,予以收录。  相似文献   

18.
汉语量词经历了较长的命名过程才被普遍接受并列入汉语语法词类;英语中的表量词的功能和性质类似汉语量词,但尚未统一命名,也未进入英语语法词类.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认知角度对汉语量词进行的研究有所增加,且开始在语言层面研究英语量词和比较汉英量词,但从认知角度对比汉英量词的研究较少,有关汉英器官量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忠明 《考试周刊》2014,(10):64-65
<正>全称量词,特称量词,以及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在近几年新课标高考卷和模拟卷中频频亮相,成为高考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全称量词"任意"和特称量词"存在"与函数情投意合,两种量词插足函数,使得函数问题意深难懂神秘莫测,问题显得更加扑朔迷离,难度大增,同时题目也因此显得富有变化和新意.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揭开量词隐含的神秘面纱还函数问题本来面目,下面结合高考试题对此类问题进行归纳探究.一、问题探究问题2:已知函数2f(x)=2k x+k,x∈[0,1],函数2g(x)=3x-2(k+k+1)x+5,x∈[-1,0],问当k=2时,对任意x1∈[0,1],是否存在x∈[-1,0],使g(x)=f(x)成立.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实例探讨汉语量词中个体量词、集体量词与英语表量关系的异同点,并分析其存在的原因,从而得出以下结论:虽然英语与汉语关于量词在表达上存在着差异,但其本质却是相同的,即量词以及表量结构的存在都是为了满足人类认知的需求,在同一事物上使用不同的量词,在不同事物上使用同一量词,都是由认知主体认知视角变化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