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新闻传播规律揭示的是传播主体如何通过传递新闻满足收受 主体新闻需求的内在关系;传受互动是新闻传播的总规律,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体现为三 种基本规律:选择律、效用律和接近律。新闻传播规律以自发作用和自觉运用两种主要 方式对新闻传播发挥影响。  相似文献   

2.
“三贴近”与新闻传媒的积极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要求,它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忠实体现,也是新闻规律的具体要求。“三贴近”的提出,为新闻传媒如何履行责任指明了方向。传播信息是新闻传媒的重要责任,实现“三贴近”就是要进行积极传播。积极传播包含着真实客观、迅速及时、导向准确三个含义。科学高效的信息传播机制、畅通有序的主流传播渠道、清醒负责任的“喉舌”,是实现积极传播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  相似文献   

3.
受众接受:新闻价值实现的一个重要维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力  何卫东 《新闻界》2004,(2):32-33
新闻价值实现是新闻价值要素以及这种价值要素对社会需要的最终满足,它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其一,新闻信息必须具备新闻价值要素;其二,新闻信息的价值要素必须满足社会的需要;其三,新闻信息对社会的满足,关键在必须获得新闻受众的价值认可,即受众接受。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者总是把新闻价值实现作为新闻传播活动的首要目标,并把这一目标的落实细化到各个传播环节。然而我们知道,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环节(包括记者采访、编辑制作、物媒传播等子环节),只是整个传播活动的“前流程”,继其后的还有一个以新闻信息的消费者为中心的“受众接受”环节,它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的“后流程”。传播环节和受众接受环节的合力作用共同为新闻价值的最大实现提供了可能。在今天.传播环节作为新闻价值实现的重要维度的作用已经受到传播者的高度重视,但是对于受众接受环节,人们还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受众接受,是新闻价值实现的一个重要维度,它贯穿于整个新闻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受众接受程度在最大的意义上决定着新闻价值的实现及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4.
新论点击     
“三贴近”与新闻传媒的积极传播董岩撰文指出,“三贴近”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忠实体现,也是新闻规律的具体要求。传播信息是新闻传媒的重要责任,实现“三贴近”就是要进行积极传播。积极传播包含着真实客观、迅速及时、导向准确3个含义。科学高效的信息传播机制、畅通有序的主流传播渠道、清醒负责任的“喉舌”,是进行积极传播、实现“三贴近”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建立与政府的快速反应机制相适应、相配合的新闻传媒信息传播机制,是传媒进行积极传播的制度保证。在寻常日子,它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前进发展提供取之不竭的信息资源和精神…  相似文献   

5.
李彬的《全球新闻传播史》经过20余年的经营,如今终于杀青问世,这是新闻传播史研究的一项新的成果,是很值得高兴的一件事。在百余年的新闻传播学历史上,新闻传播史的研究一直是学科的重要基础。按照通行的学科划分方式,新闻传播学乃由三大板块构成。一是新闻传播理论——致力于揭示新闻传播的规律和本质,包括新闻理论、传播理论、媒介伦理等;二是新闻传播史——致力于展现新闻传播的发展历程,包括中国新闻传播史、外国新闻传播史、各种专史(广播电视史、新闻教育史、新闻学术史、媒介发展史、广告史……)等;三是新闻传播的技能——致力于培…  相似文献   

6.
一、受众研究10年的简要回顾众所周知,新闻传播活动包括新闻的传播者和新闻的接受者,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将新闻的接受者称为“受众”。受众,是一个集合概念,是指一切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获取新闻的人,而不论其社会地位如何。受众研究,旨在研究受众接受新闻传播的规律。它以新闻传播的接受者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查为研究手段,借鉴传播学、社会  相似文献   

7.
广播电视是一种强大的宣传手段和颇具优势的新闻传播媒介,新闻是其最主要的传播内容。事实是新闻的三个构成要素之一,充分认识事实和新闻的关系,是真正把握新闻这一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掌握新闻宣传活动的一般规律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郑保卫教授撰写的《当代新闻理论》一书,最近由新华出版社出版。此书是作者2 0多年来从事新闻理论教学与科研的成果结晶。全书按照理论新闻学的基本结构框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原理”部分,阐释了“什么是新闻”,包括新闻的本质特征、基本属性、选择标准、传播流程等等;第二部分为“规律”部分,论述了“新闻事业是做什么的”,即新闻事业的运行特征及规律,包括新闻事业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及条件、新闻事业的性质与功能、新闻事业的经营与管理等等;第三部分为“原则”部分,论述了“怎样才能做好新闻工…  相似文献   

9.
段鹏 《新闻记者》2015,(3):85-89
本文认为,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中国广播新闻在转型期的发展特点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在商业话语下,坚守新闻立台的理念,注重市场选择、专业主义和宣传纪律三个要素的动态平衡,同时突出强调公共性;二是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力量,创新广播新闻的传播渠道,利用新媒体弥补和强化广播新闻的传播效果;三是通过"走转改"活动,对广播新闻的话语方式进行重塑,建构广播新闻报道的新框架。  相似文献   

10.
“新闻理论是新闻学学科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程,它是以新闻及其传播现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阐明新闻的性质、特征、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学习新闻理论的目的就是认识和掌握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从而更加自觉地运用这些规律,以提高新闻传播活动的水平,最终为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1.
新闻规律包括外部规律与内部规律。外部规律是指新闻事业和活动受外部条件制约的规律,涉及的是社会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中其他部门对新闻活动和新闻事业的影响;内在规律则揭示新闻事业和活动内在的关系。本文分析了新闻形成规律和传播规律中的要素,并从新闻规律的视角对电视直播和录播的具体节目形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卜晨光 《中国广播》2012,(11):42-44
本文以中央电台“走转改”系列报道为例,从深化广播新闻传播的形式创新、强化广播新闻传播的内容品质、固化广播新闻传播的传授效果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新时期广播新闻报道的创新与拓展,力求对其中的传播规律和效能进行科学的探究和归纳。  相似文献   

13.
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必须以深刻认识、准确把握、严格遵循、科学运用国际传播规律为前提。国际传播规律的核心要义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品质方面,维护和确保新闻的真实性是永远颠扑不破的铁律;实践机制方面,“内外有别”与“内外一致”中坚持内宣外宣统筹协调辩证统一;传播主体方面,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立体式合力推进;形塑视角方面,“他塑”与“自塑”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表达方式方面,立足本土与融通中外相统一。  相似文献   

14.
考察2006-2015年大陆新闻规制的研究,可将研究主题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笔者以此三个层面解读新闻规制的整体研究样态,并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反思与展望. 宏观层面 十年来的新闻规制研究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法治精神进行论证、阐述,体现出新闻传播学与法学等学科交叉的特性. 1.对新闻规制理论的系统研究.此类研究的内容侧重点不同,具有系统性和深入性的学术特征.孙旭培对新闻传播法调整的社会关系进行分类,从新闻传播与国家、与社会、与公民三个方面进行阐释,注重对比研究的方法,兼论中外新闻法制.①魏永征在《新闻传播法教程》中详述新闻传播法律和政策规范,并对一些具备时代特征的问题进行探析.顾理平将新闻活动要素置于法律关系中研究,探讨了领域内主要的权利与义务关系.②陈绚研究了新闻传播的伦理建构与法律规范,对新闻传播的内部规制、外部规制及特殊形态规制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互联网思维,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关注融媒体、研究融媒体、用好融媒体对做好新时期人大新闻发布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河北省人大新闻发布工作为例,对融媒体给人大新闻发布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对策:一是精准发力,把握舆情端口;二是创新方式,增加传播平台;三是善用素材,创新发布手段;四是市场化运作,打造专业团队;五是横纵交互,构建闭合环状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6.
顾名思义,新闻摄影,一是新闻,二是摄影,是用摄影的手段报道新闻。换句话说,新闻摄影是用现代化的摄影手段,通过摄影者的观察、选择,用凝结在画面上典型瞬间的可视形象,报道新闻事实。从这一认识出发,我以为新闻摄影的基本特性有三:一、强烈的新闻性;二、浓郁的现场感;三、要具备新闻的“五要素”。强烈的新闻性新闻摄影和文字报道,都是报纸宣传和传播新闻的重要手段,各有互相不能替代的作用,二者的共同任务都是传播新闻信息,因而都要遵守同一的原则,即它们所摄取和报道的对象,必须具有强烈  相似文献   

17.
学习长江日报社副总编辑潘堂林所著《怎样发现新闻》一书,试谈个人对新闻发现的一点认识,以此就教于新闻界同仁。 新闻发现是新闻主体与新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 新闻发现,《怎样发现新闻》给其内涵所作的界定是:“识别客观事实的传播价值,看出或者找到客观事实本身固有的值得传播的要素。”谁“识别”谁“看出”,毫无疑问,是新闻主体即新闻工作者。因此,这个界定是从主体出发所作的界定。但是,由于新闻主体的素质不同,认识事物的出发点和方法不同,对同一个客观事实,有的认为其具有“值得传播的要素”,有的认为其不具有“值得传播的要素”。又由于新闻主体所对应的新闻客体即客观事实构成的要素不同,其本身有的具备“值得传播的要素”.有的不具备“值得传播的要素”。  相似文献   

18.
被有意无意放大了的新闻价值要素新闻价值是决定新闻是否得以传播与传播范围大小的重要标尺之一。它是新闻事实满足社会需求的特殊要素的总和。①一般而言,新闻价值包括及时、重要、显著、新鲜、趣味、接近等要素。这些要素在同一新闻事件中通常分布不均,一般而言,事实中的新闻价值要素种类越多,含量越大,其新闻价值也就越大。  相似文献   

19.
<正>一、电视新闻必须有完整文字稿声画结合、视听兼备的双通道传播形式是电视新闻的基本特征。与其它类型的电视节目不同的是,电视新闻有一篇完整的文字稿。它以播音语言为主要传播手段,新闻文字稿不是依附于画面的电视解说词,也不是对电视画面的说明和补充。虽然从形式上看,新闻事实靠“画外音”表达,可是电视新闻的“画外音”不是断断续续的解说,而是新闻要素齐全的完整叙述(新闻评论节目在叙述外还包括评  相似文献   

20.
李伟 《中国广播》2009,(6):8-10
本文从“以人为本”一词着手,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改革为例,从新闻节目的选题、内容编排、播出形式三个方面阐述了体现“人文关怀”、“人文化意识”、“以受众为核心”的现代广播新闻理念。提出了“以人为本”是增强新闻的时效性、权威性、互动性的重要条件,是听众的美好心声和愿望。新闻从业人员、担负新闻传播任务的媒体只有具备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具备了较强的人文综合素质,才能满足听众的愿望和强烈的心理诉求,才能客观报道新闻事实,才能真正尊重、关心报道对象,才能提高媒体的传播水平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