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侧帽词》是纳兰成德早期词的结集,康熙十五年由顾贞观协助删定。《侧帽词》因成德的成名作《金缕曲》"题顾梁汾侧帽投壶图"而得名。纳兰词中可辨识属《侧帽词》的作品约25首,对研究成德思想与创作的变化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今词初集》是清初一部极具特色的词选,其中收录了编者纳兰性德17首词作,是单个作家选词比重最大的。所选录的词作体现了纳兰"独抒性灵"的词学观念。另外,选词中还有典故的大量运用,这种看似矛盾的创作手法实际上也是与纳兰词学观相统一的,是纳兰调和理论观念与创作实践冲突的体现。纳兰词"自然"的美学传统渊源有自,消融了清初词派的隔阂,而纳兰词主"情"的特点也对清代词坛的创作起到了补弊纠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辰翁是南宋末期著名的爱国词人,其有三百五十四首《须溪词》传世,在这些词作中一共使用了一百六十八个叠音词,计三百五十九次。这些叠音词在词性和语法功能上极具特色,本文就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秋风渐凉,一抹秋阳洒南窗。我喜欢坐在窗前,泡一杯清茶,手翻长卷,闲读纳兰词,情思缱绻里,让人感觉秋色更深更浓了。纳兰性德是清朝的著名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他一生淡泊名利、爱交友、好读书、擅长于词。他的词清新婉丽,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他一生写下许多不朽的词作,他的词作中,有很多写秋、感秋、怀秋、悲秋的词,读来令人神思渺渺中又  相似文献   

5.
《在山泉诗话》至少收录了三十八位词人的六十五首词作以及相关论断。这些词学资料中的一部分不仅具有文献首发和文字校勘方面的价值,而且在词学批评的个别领域也有较为突出的表现,有功于探究近代词史上的纳兰词经典化进程的具体情形。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AA式叠音词和重叠词作了区分,并在英汉语中收集了相关的AA式词语印证了这种区分的合理性;同时对英汉语中叠音词和重叠词的词类作了分析和比较,最后阐述了两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纳兰的身世入手,着重分析了纳兰的不同词作中所透露出的人生理念,并借助纳兰性德的词作深刻剖析了纳兰性德性格形成原因。纳兰性德作为一个贵族公子,本该是极尽乐事终其一生,但其词中所展现的人生态度却极尽哀婉凄艳,这与纳兰性德显贵身份十分不符,纳兰词中处处洋溢着纳兰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和自身情况的无能为力和深刻的无奈感。  相似文献   

8.
纳兰成德《咏史诗》20首试释高亢纳兰成德《咏史诗》20首,起战国初至北宋亡。计战国初二首,三国六首,南北朝七首,唐三首,宋二首。因事立论,前后似乎并没有什么联系,但通过这一组诗可以看出纳兰的历史观,从而考察纳兰的思想。纳兰论咏史诗,主张有意而不落议论...  相似文献   

9.
赵征 《考试周刊》2013,(38):14-15
《高僧传》是南北朝时期梁.释慧皎所撰写的一部佛教典籍。书中多处使用了叠音词。叠音词,古时叫做"重言"或"复字",本文运用现代语言学知识对《高僧传》中的叠音词作分析和归类,并提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顾贞观与《弹指词》高亢徐乾学谓纳兰成德所与交游,“皆一时隽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韩也说他“结分义,输情愫,率单寒孤羁、困郁、守志不肯悦俗之士。”这一点足以说明纳兰成德及其所与交游者的高尚品格。“落落难合”,“不肯悦俗”,就是联系他们间思想感情的纽...  相似文献   

11.
词在清朝得以再度振兴,而由于历史变迁、社会背景等深刻复杂的因素,清初词作中普遍存在着感伤和虚无特征,纳兰词则是这一特征的典型代表。纳兰词哀怨凄婉之外,处处浸透着迷离的感伤情怀以及幻灭的虚无意识。清初词人群正是由于共同的审美体验和时代感慨,或是感于家国兴亡,或是自道身世之戚,或是喟叹人生如梦,谱写出清初词作中的曲曲繁世哀歌。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宋词三百首》中的叠音词,进行穷尽式收集、整理、归纳、统计,分析了叠音词的构造形式及意义,并探究了其词性分类,为后人继续研究叠音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纳兰性德的边塞词是清代词坛上独特的表现,占据纳兰词作的五分之一多,研究者对这类词的定位和评价都比较高。为了进一步理解纳兰性德其人其词,通过参证清代有关历史文献资料,确认纳兰性德的边塞行踪,或通过纳兰性德词题及词作内容留下的线索,确定其创作时间和创作情境,从而对这类词作进行编年考证。  相似文献   

14.
贯云石是元代著名的散曲家,在其88首小令中,19首使用了叠音词23个,共出现27次;在10套套数中,有6套使用了叠音词44个,共出现49次。叠音词的大量使用,使得其散曲音节和谐悦耳,节奏循环往复,语言形象生动,特征鲜明突出,感情真切感人。  相似文献   

15.
纳兰性德《饮水词》收录的近350首词作,属于婉约风格的约有300首。因此历来多数评家认为纳兰词的总体风格是清丽哀婉,应属婉约派。这个观点按历来词家分类的标准看,是有其根据的。但是知人论事要看全面,纳兰的占其词作总数十分之一强的豪放词,成就很高,也很具特色。这些词抒写了自己的壮志,也抒发了自己的豪情,表现了纳兰对于现实政治的抱负,对于功名事业的雄心,对于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以及对于友朋的深厚情谊。纳兰继承了我国七百年来的豪放词风,并为这个有影响有特色的流派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所以仅仅说纳兰是婉约派而极力推崇他的婉约词似乎不够全面,应开拓研究领域,认真研究纳兰的豪放词,认识他风格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特点,认识他艺术的造诣和成就,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纳兰。按历来词家的分类,苏轼是豪放  相似文献   

16.
悼亡,古汉语中通常指丈夫悼念妻子。悼亡词,就是悼念亡妻的词作。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是其妻王弗逝世十年后所作,这首词常被尊为悼亡的典范。纳兰的悼亡之作都写在其妻卢氏病逝到他自己逝世前的八年时间内。所以我们对悼亡词概念界定的依据,应该是内容而不是其它。纳兰在致张见阳信第22札中写道:“亡妇柩决于十二日行矣。生死殊途,一别如雨。此后但以浊酒浇坟土,洒酸泪,以当一面耳。嗟夫,悲矣!”(《词人纳兰容若手简》)“亡妇柩决于十二日行矣”,当指卢氏死后发丧埋葬事宜。纳兰对挚友道出了心里话,他的悼亡篇章正是他这种感情的形象化表现。他的悼亡词情真意笃,感人肺腑。值得我们仔细阅读、认真研究。本文拟将纳兰的悼亡词加以注释,旨在帮助青年同志们更好地理解这部分作品的内容,当  相似文献   

17.
纳兰性德自幼喜爱《花间》词,他的词作明显受到"花间词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婉曲幽深的境界、温软香艳的色调和短小隽永的体制。这些影响与纳兰性德的词学思想和明末清初的时代风尚密切相关,从多方面体现了纳兰词风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18.
纳兰成德的研究,近几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着重研究纳兰成德生平的论文,尚嫌不多.纳兰成德生平思想的一些重大问题,还未能澄清,影响对于纳兰成德的深入研究.鲁迅曾说:“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七)》)如纳兰成德的词风问题,有人认为他的爱妻卢氏逝世,是他词风转变的关键.以前有承平乌衣少年、樽前马上之概;悼亡以后,所为诗词,辄寄哀音.要证明这个论断是否正确,必须对纳兰诗词作个全面考察,哪些诗词是前期作品,哪些诗词是后期作品,然后才可看出其转变的轨迹.又如觇梭龙问题,梭龙即索伦,虽已大致论定,但纳兰是否有西域之行?有功于西方,究指何事?他的觇梭龙或奉使西域,对历史究竟起了多大作用?对其本人的思想有何影响?还尚待论证.  相似文献   

19.
《大连大学学报》2019,(2):52-59
唐圭璋作为现代著名的词学家和词人,其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对后世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影响。他的词作总集《梦桐词》收录了从抗战时期到建国后所作的大部分作品,凝聚着浓烈的家国情感。无论是身世经历还是性情人品,唐圭璋都和清朝词人纳兰性德有相似之处,其作品也深受纳兰《饮水词》的影响,从情感到写作手法上表现出了对纳兰词的接受和传承。《梦桐词》在延续了清朝词风的同时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展现出更为丰富的内容和功用,是旧体文学在新时期发展演进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0.
《诗经》叠音词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诗经》叠音词分为垒间单纯词和叠音合成词两类。使用本字来记录其音义的叠音单纯词,其单字义与叠音词词义密切相关。因“本无其字”而借用一个同音(或音近)字来记录音义的叠音单纯词,其单字义与叠音词词义毫无关系。使用本字的叠音合成词,其了义与叠音词词义相同,使用通过叠音合成词,其单字的本义与叠音词的意义毫不相干。因此,不能仅凭单字的叠音词有无意义上的联系来判叠音词的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