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通全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3.精读课文第3、4自然段,学习总分总的段落结构。【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来写事物的。2.学习总分总的段落结构。【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师:我们的家乡在大海边,有美丽的沙滩,美味的海鲜。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和海有关,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 《秦兵马俑》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4-10自然段教例一: 师:课文除了讲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还讲了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是精美的艺术珍品”,请同学们读读课文4-10自然段,看看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它们有什么样的鲜明个性?  相似文献   

3.
姜燕平 《课外阅读》2011,(10):311-312
教学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前5个生字。 2.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相似文献   

4.
【设计理念】以学生自读自议为主线,读中激情,读中悟理。【设计特色】丰富教学形式,注重实践。【教学流程】一、设置问题,导入全文1.引出课题:惊弓之鸟。故事讲的是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事,为什么能代代相传?(引导学生理解这则成语的学习价值,激发阅读兴趣。)2.按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说说这个成语故事主要说了什么。二、研读课文,关注语言信息1.提出阅读要求:(1)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更羸是一位有名的射手,课文是怎样写的?请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2.检查、交流阅读结果,引出三个重点句:(1)一只大雁从远处飞来,边飞边鸣。更羸指着大雁对…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通全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3.精读课文第3、4自然段,学习总分总的段落结构。【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来写事物的。2.学习总分总的段落结构。【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师:我们的家乡在大海边,有美丽的沙滩,美味的海鲜。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和海有关,它是我国南海上的一群岛  相似文献   

6.
郑志刚  孙萍 《中国教师》2011,(10):60-61
<正>【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认读生字,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读出词感(词语的感觉)。3.根据提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分清段落,尝试用小标题概括段意。【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词语之、道、卒、施的用法。2.通过对课文分析,了解孟子的礼义荣辱观。3.学习孟子以寓言故事说明事理的说理方法。【教学重难点】以寓言故事说理;孟子寄寓其中的思想。【教学方法】迁移法、讨论法、导放法(导读《齐人有一妻一妾》,自读《弈秋》)【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  相似文献   

8.
<正>【设计理念】本课的教学,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本课课文较长,但思路清晰,在教学时,抓住"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个纲,帮助学生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并由此前后推导,整体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确文章的写作思路,理清课文结构,也可以从整体上去感受秦兵马俑的气势磅礴。又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自主感悟上,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产生心灵的碰撞。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会用雅"字。2.读顺读流利课文,借助表格理解内容。3.联系生活实际,领悟重点句段蕴含的道理。4.学习表达,进一步了解借物喻人、首尾呼应等写作方法,并尝试运用。【教学重、难点】1.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2.进一步了解借物喻人、首尾呼应等写作方法并尝试运用。【教学流程】一、发现、感受树美1.板书课题,读题、释题。请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桃花心木。教师相机补充资料图片。2.检查预习:借助文中词语  相似文献   

10.
【设计理念】根据略读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自读质疑,以学定教,读中感悟,使三维目标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感受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同时,学会关爱他人,真正落实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查理发生的变化,感受理解、信任、充满爱心给人带来的快乐。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好汉歌》、课文朗读、重点词句及拓展阅读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一、谈话激趣,读题生疑1(.课前播放《好汉歌》)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一首《好汉歌》,在你心目中,你…  相似文献   

11.
《信客》是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三册的自读课文。【教学目标】1、熟悉课文内容,解读人物,感受信客的品质和精神。2、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查字典解决生字词。教师检查字词掌握情况及读文流畅程度,为课堂教学的展开扫清障碍。  相似文献   

12.
关娜 《贵州教育》2008,(17):21-2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本课成语在文中的意思.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创新设计】一 教学内容理解回忆录的特点 ,了解文章的选材和布局 ,体会文中真挚的感情和简明平实的语言。二 课时安排1.课时 :两课时 ;2 .课型 :说读课。三 预习要求1.读课文 ,了解母亲的事迹 ;2 .根据课文第一层次练习“理解·分析”中的三个问题 ,理解课文记事的顺序和课文的结构布局。三 教学蓝图全篇文章的教学大致分为三个重要的教学板块 :1.整体感知课文 ;2 .整体理解课文 ;3 .整体赏析课文。四 教学主要过程教学板块之一 :整体感知课文。 ( 2 0分钟 )1.同学们读课文 ,体会文中母亲的事迹、母亲的品德。2 .请同学们用“母亲是…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2.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惶恐”“不知所措”等词语的意思。3.通过充分的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课前准备】课件:一束鲜花【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一、吟诗导入1.配乐朗读小诗《母爱》。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汁里,吮着它,香甜甜;上学后,母爱写在书本里,读着它,情真真。寒冬里,母爱织在毛衣里,穿着它,情牵牵;雨天里,母爱撑在雨伞里,擎着它,泪涟涟。听了这首诗,你想说什么?2.导入揭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2.…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熟读成诵,品味语言,积累文言词汇与成语。2.理解所陈之情,欣赏陈情艺术。【教学方法】诵读法、涵泳法、讨论法。【教学思路】一、从苏轼的评论导入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特点及内容1.听录音时轻声跟读,标注字音。2.听后自由朗读,读准字音,初步感知文本以情见长的特点。3.在诵读的基础上,了解文本的大概内容:李密通过这则奏章想达到“孝顺祖母,暂不出仕”的目的。三、研读课文,理清思路、理解品味与熟读成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马静 《课外阅读》2011,(10):309-309
【教学目标】 1.会读、会书写课文中的12个词,并能挑选其中一两个词语说话。  相似文献   

17.
【设计理念】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中紧扣“迷人”层层深入,教活全文,落实课程标准所强调的“突出重点,加强综合”这一要求。【教学过程】一、畅谈夕照,引入“迷人”1.师谈话导入:同学们,傍晚时分,夕阳西下,那景色是迷人的。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自己所观察到的夕照美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描写夕照的,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作者笔下那迷人的夕照吧。2.板书课题,让学生依据课题感知课文可能会讲些什么。二、初读课文,感知“迷人”1.自由阅读课文。要求:(1)扫清字词障碍,读准、读顺课文;(2)找出最能概括…  相似文献   

18.
【单元教学设想】穿越时空,走进春秋战国,触摸历史,我们便能一睹社会风云剧变,聆听诸子百家争鸣,看墨子热心救世,赏庄子机敏诙谐,明孟子治国理想……本单元所选课文均为先秦诸子散文。学习这些课文,要注重:1.加强诵读,把握文章思想观点,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2.加强探究,了解文章的论述方式,体会诸子散文的语言风格;3.加强积累,梳理集纳文言词汇,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单篇教学方案】《公输》教学新点子【方案一】教学角度:赏读美点,读写结合。主要教学步骤:1.导入课文,简介墨子及本文背景。2.疏通课文,学生相互质疑解答,分类积累文言词…  相似文献   

19.
《黄鹂》     
【教学目的】  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蕴涵的哲理,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哲理作一点分析评价。  2.鉴赏哲理性散文的写法,并作延伸性赏析,让学生在丰富的感性材料上,领悟写作之道。  3.通过本文学习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思维力,使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思考者。【教学重难点】  1.对课文的哲理作一点分析评价。  2.借鉴课文的写法,学习精彩语言。【教学设想】  教学设计 自读——质疑——讨论——吟诵——训练 媒体设计  可设计 CIA,展示“骆走大漠”“雁排长空”等一系列图片,以求在感性材料中,领会孙犁的审美观。  教学…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文。【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并在口语表达中正确运用。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抓住细节,感受父母平淡却深厚的情感,理解"爱如茉莉"。【教学过程】一、导入,检查预习1.板书课题。读题,体会爱如茉莉的味道。2.检查预习。重点考查"嗔怪、莫名其妙、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