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时代"下,随着新浪、腾讯等主流微博的校园推广不断深入,"90后"大学生微博用户数量猛增,催生了校园微博意见领袖群体的出现。在深入探讨校园意见领袖的定义和产生原因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培养校园意见领袖的策略,并全面探析了校园意见领袖在"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展示"微时代"下高校通过微博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最大化的未来。  相似文献   

2.
推动微博舆情事件演化是众多意见领袖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识别意见领袖群对于舆情事件的监管具有重要作用。提出微博舆情话题下的意见领袖群识别模型,综合考虑用户属性特征、交互特征和网络结构,设计微博舆情下用户影响力评估算法MUR,并结合K-means算法形成MUK-means算法,实现对意见领袖群的识别。以新浪微博数据进行实验,MUK-means算法的聚类时间(14s)远远少于传统K-means算法(32s),而且基于MUK-means算法得到的意见领袖群的用户覆盖率高达86.3%。实验结果表明,MUK-means算法改进了K-means算法初始聚类中心不确定的缺点,不仅提高了聚类效率,而且实现了对意见领袖群的有效识别。  相似文献   

3.
微博媒体的异军突起,其便捷的传播特性使其在突发危机事件的话语表达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被誉为"杀伤力最强的舆论载体"。微博在突发危机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其舆论领袖对网络空间的意见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雅安地震事件,主要研究微博意见领袖对网络空间的舆论影响,是微博对突发危机事件舆论影响及引导的重要理论探究。  相似文献   

4.
在网络时代,两级传播论仍然有效,意见领袖在信息的传播中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传统意见领袖的思想活跃、看法有见地、社会地位高以及知识储备丰富等特点相比,微博意见领袖利用微博的平台具有了一些新的发言权特征,这些特征使不同类型的微博意见领袖发挥的作用扩大化、复杂化。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微博意见领袖的某些价值可为思想政治教育所用,思想政治教育也可扩大微博意见领袖的话语权,二者可相互配合,但在实际应用时应该注意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5.
现实社会身份是影响微博意见领袖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名人和草根两种不同现实社会身份的四位微博意见领袖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对比他们的成长阶段。名人的种子阶段初始能量大,但萌芽阶段的生长加速度小,并且名人和草根都需要特殊事件"催熟"而成为意见领袖。此外,在成为意见领袖后二者都仍需做好地位巩固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在微博舆论场中,一些社会精英逐渐站在这个舞台的中心,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较高的地位,成为微博的意见领袖,俗称“大V”.微博意见领袖会因为对某些问题的不同意见而产生分歧,进而演变为激辩等行为,这引发了传媒界的广泛关注.激辩中微博意见领袖应承担合理地使用话语权、树立公众人物伦理道德模范、起到“把关人”作用等责任.  相似文献   

7.
微博草根意见领袖是微博意见领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其草根性,其形成过程和影响方式均与名人型意见领袖不同。通过对微博草根意见领袖存在的原因、类型和特征以及形成草根意见领袖所需的内、外部条件进行分析,挖掘出草根意见领袖成长的必备条件,为培养和利用草根意见领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Web 2.0时代的到来,让微博等社会化媒体大行其道。而这些社会化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无疑对大学生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其中,官方微博作为微博生态中的意见领袖,在德育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适应微博的生态特点和大学生的心理、语境特点,是充分发挥官方微博在教育中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微博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与应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新兴技术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趋利避害,从搭建微博交流平台、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开展朋辈教育及发挥“意见领袖”作用等方面着手,积极探索微博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阵地。  相似文献   

10.
微博的出现和发展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说服力和感染力带来了机遇,但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师权威等方面提出了不少的挑战。面对这一新形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掌握微博知识,更新教学观念;收集微博热点事件,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师生互动,改善教学方法;成为微博意见领袖,创设教学环境。高校应建立微博资源共享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微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1.
张辉 《天中学刊》2014,(4):25-27
微博时代,微博意见领袖通过个人微博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社会公众中传播,通过“微民意”对政府施加影响;微信用户通过关注政务微信公众平台而对政府形成微信舆论监督及压力。因此,政府应正视微信、微博的政治角色,引导它们为政府决策提供正确、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微博意见领袖以其多元化的身份、强大的信息获取能力、传播能力以及舆论引导能力,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给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和宝贵机遇。做好对微博意见领袖的有效监管和科学引导,充分发挥微博意见领袖的积极影响并施之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中,是提高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效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意见领袖是取得教育实效的重要突破口。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意见领袖具有设置大学生的关注重点、引领大学生意见走向、表达大学生的看法和观点等作用,团学干部、学生党员和具有专业特长的学生是大学生意见领袖培育的重点对象,在大学生意见领袖培育和引导上应为意见领袖提供表达观点的机会、全面提高意见领袖的综合素质、将意见领袖树立为榜样示范的正面典型、让意见领袖在优势项目上发挥积极作用,以此促进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微博在高校大学生当中不断普及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挑战和提供新平台。微博意见领袖有很强的传播、引导和影响舆论的能力,应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培养微博意见领袖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应雨辰  纪浩  梦非 《教育技术导刊》2017,16(11):163-167
意见领袖在社交网络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准确识别和有效利用潜在的意见领袖对于传播信息、引导舆论、辅助政府决策等具有重要意义。从中心性、影响力、活跃度出发,构建了网络意见领袖识别模型,提出了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对网络意见领袖进行测算的理论框架,并通过“章莹颖事件”进行实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为准确地识别出网络意见领袖。通过观察法发现,粉丝数量是形成意见领袖的基础,原创帖和回复帖数量是巩固意见领袖地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微博在本质上是叙事的。青少年通过微博叙事表达和建构其线上自我。基于此,微博德育价值的实现关键在于触动青少年的线上道德叙事,从而促进其线上道德自我的建构。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将道德活动设置为学生的具体生活事件,积极应用丰富的、物化的道德符号营造现实道德环境,同时作为意见领袖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在线生活。  相似文献   

17.
微博在本质上是叙事的。青少年通过微博叙事表达和建构其线上自我。基于此,微博德育价值的实现关键在于触动青少年的线上道德叙事,从而促进其线上道德自我的建构。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将道德活动设置为学生的具体生活事件,积极应用丰富的、物化的道德符号营造现实道德环境,同时作为意见领袖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在线生活。  相似文献   

18.
意见领袖是传播学有限效果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借鉴意见领袖这一观点,对正确引导学生舆情,预防或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职院校要发挥意见领袖在学生舆情中的作用,就必须善于发现和用好学生意见领袖,使其成为舆情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教育者还必须努力让自己成为意见领袖,以提高舆情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以高职院校学生为样本,对高职院校大学生使用微博的现状、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微博对学生“三观”产生冲击、影响学生对热点时事的思考、成为学生诉求重要渠道等,并提出做好议程设置,培育官方意见领袖,加强与民间意见领袖沟通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社会化媒体与自媒体“人人时代”强势崛起、网络海量信息过载、用户生产内容多样化、网络“巴尔干化”盛行背景下,对社交网络内容生产中的意见领袖是否趋于相似化乃至“标准化”的问题,学界缺乏足够理论关注和系统实证。结合新浪微博样本,本文使用潜在语义分析和用户相似度计算、统计检验、路径分析等方法,探讨社交网络意见领袖“标准化”现象与路径。新浪微博用户随着意见领袖程度提高、粉丝规模增大,表现出去独特性的“全局标准化”,以及与之关联的“趋顶标准化”和“邻域标准化”演变。这几种“标准化”不是相互独立或冲突的,而是有着内在作用结构、同步性过程。高影响力的意见领袖用户并非彼此分化,而是加强着社交网络共同体的内容封闭性,显现出在“个体信息茧房”之外存在尚深思不足的“社会信息茧房”风险,在社交网络多样化、高可达度的公共领域中潜藏着走向趋同的异化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