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宋代王存《九域志》、王象之《舆地纪胜》、罗泌《路史》等典籍 ,以及五代时蜀臣杜光庭《录异记》等均有陕西平利县女娲山的记载。据考古资料 ,自史前七千年的母系氏族公社到史前两千年的父系氏族公社这一漫长的时期 ,女娲山周围都有文化遗存 ;山之女娲庙建于东晋年间 ,为佛教在中国兴盛时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李白资料汇编(唐宋之部)》从宋人王象之的《舆地纪胜》中辑出与李白有关的资料152条,笔者复将漏辑的129条补出,以冀合成全璧。  相似文献   

3.
自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置处州以来,州城已经历一千四百余年.关于州治所在,不详知处州建制沿革和府城变迁历史的,一般都以为“州治均在今丽水城”(丽水地区文联编的《丽水名胜与风情》).而早在元代,王象之所纂的《舆地纪胜》就有“今治已三徙矣”的定论.迁徙的具体情况,清道光十六(1836)刻印的《丽水志稿》则有较为具体的记载:  相似文献   

4.
钖义山(又名天心山)是我国古代著名仙山,《华阳国志》、《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新唐书》、《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元丰九域志》、《读史方舆纪要》、《清史稿》等经典及《郧台志》、《郧阳府志》皆有记载。经查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者谭其骧教授主编的《中国历史地理地图册》,又经实地考证,确定该山就是湖北郧西羊尾山。蒙尘千年的仙山,终于重光人世。  相似文献   

5.
梁敢雄《黄州故城考》据明人卢濬之的弘治《黄州府志》,提出宋代黄州为三个城门、东城门称向日,而据南宋王象之的《舆地纪胜》等记载,宋代黄州城有四个城门,东门曰怀化门。梁文认为宋代黄州城有主城和子城,子城是一座单位的小城,并且与主城相距二三里远。此说也经不起推敲。笔者认为宋代黄州城是一座孤城,所谓子城,是大城中的小城,并非单位矗立的另一处城。  相似文献   

6.
最近"《九疑山赋》拓本"亮相学界,落款署"柳公权书",又一说柳宗元所撰。九疑山,舜帝之陵;柳公权,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宗元,古文大作家。则此可谓三绝碑。而作为碑刻多有可疑之处,又多不合《舆地纪胜》、《方舆胜览》等宋代史书以及明清方志记载。此文收于明初永州方志,非柳公权所书,亦非柳宗元所撰,疑为南宋末道州宁远人黄表卿所作。后人用此仿柳公权书伪刻。论文对《九疑山赋》拓本真赝问题作了考证。  相似文献   

7.
新玉门关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新玉门关考李正宇一、故玉门关与新玉门关《汉书地理志》敦煌郡龙勒县班固注云“有阳关、玉门关皆都尉治。”《史记·大宛列传》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云“玉门关在(龙勒)县西北一百十八里。”殿本《元和郡县图志》及《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俱同。敦煌石窟保...  相似文献   

8.
《蜀中名胜记》是一部专门记载巴蜀地区舆地名胜的地理书,由明代万历年间闽人曹学佺编撰。曹氏受当时文人普遍好游历、喜山水的文化氛围影响,为缓解政治苦闷而移情山水,利用任职蜀中的机会,在长期搜集整理地方舆地名胜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实地考察,将山水与人事、诗文相结合,详细记载了全川的山水名胜。由于其对巴蜀山水浓厚的人文气息的重视,客观上也为后人保存了大量地方文献资料,具有重要的文献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宋朝的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的安定,给木偶戏发展的新时期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个新时期的主要标志是:观众激增,艺伶辈出,结社行艺,品种繁多。据宋朝四水潜夫辑《武林旧事》卷六《诸色伎艺人》中记载,在宋代同时出现的有5种木偶:悬丝傀儡、杖头傀儡、药发傀儡、水傀儡和肉傀儡。另外还有几本书,如《都城纪胜》也记载了这5种木偶,但《东京梦华录》、《西湖老人繁胜录》、《梦梁录》中都没记载有肉傀儡,只记了其他4种。  相似文献   

10.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然其中“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一句,主词和宾词不相应,语病是很显然的。南宋王象先《舆地纪胜》第四十八把此洞写作“华阳洞”。据此,可能当时有人叫“华山洞”,也有人叫“华阳洞”。叫“华山洞”是因洞所在的山叫“华山”;叫“华阳洞”,是因为洞在华山的南面。本文既然说是“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相似文献   

11.
质疑二则     
1.“竹西”是指“竹林西边”吗? 姜夔词《扬州慢》的首句为“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其中“竹西佳处”一句化自杜牧的“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课本对这两句诗的注释是:“谁想到竹林西边的路就是热闹的扬州呢?”将“竹西”译作“竹林西边”未免太望文生义了。查《樊川诗集注》(清·冯集梧注)可知:“竹西“应为亭名,在禅智寺前河北岸。《舆地纪胜》中指出:扬州竹西亭在北门外五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也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在封建社会,他被誉为“孔孟后一人”。他的《太极图说》、《通书》不仅为理学唯心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且为唯物论者展开对唯物心论的批判提供了必要的思想资料。 周敦颐原名惇实(为避英宗藩邸旧讳,改为敦颐)字茂叔,宋真宗天禧元年(公元一○一七年)生于道州营道县营乐里楼田保(今零陵地区道县久佳乡楼田村)一个世代书香的家庭。父亲周辅成(又名怀成)大中祥符八年进士,当过贺州桂岭令的七品芝麻  相似文献   

13.
一、公案小说的概念 就现有的材料来看,宋代以前还未发现有“说公案”或“公案小说”的概念。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宋人“说话”的名目中。成书于宋元时期、记载当时“说公案”情况的书籍今天保存下来的有三部:灌圃耐得翁的《都城纪胜》、吴自牧的《梦梁录》以及罗烨的《醉翁谈录》。记载如下:“说话有四家,一者小说,  相似文献   

14.
在思想史定位上,黄百家表彰了周敦颐开创性理之学的学术贡献.在周程授受上,编纂者在承认客观师承关系的同时,又认为不能夸大其在学者思想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在周敦颐著作的评价上,黄百家依据黄宗炎的考证,批评《太极图说》中夹杂儒释道三教思想,比不上《通书》之纯粹,因此反对朱熹以来的编纂顺序而将《通书》置于思想资料之首.在《太极图说》的本体论阐释上,黄宗羲一方面继承刘宗周的心学思想,一方面又受主张元气实体论的实学思潮影响,从理气合一的立场出发解释了周敦颐的太极说,批判了朱熹理本论的太极说阐释.在《太极图说》的修养工夫论阐释上,黄氏父子继承刘宗周的性情、理欲、动静合一论说批判了朱熹的二元论阐释.  相似文献   

15.
周敦颐著《太极图说》开阐理蕴,对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发端示人”之功.周敦颐任桂阳县令期间,二程再次师事周子.皇祜二年的春夏之交,周敦颐携二程郊游城郊朱家湾时,发现了朱家湾的天然太极图,并手授《太极图说》予二程.程颢现场得道,触景生情,吟出七言绝句《春日偶成》.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苏东坡研究》第一辑上发表的暨南大学东方龙吟先生《苏东坡晚年挚友陆元光行实考证》一文中相关内容,根据翔实的历史资料,提出了关于苏东坡晚年挚友陆元光的行实问题的两点看法:一、《剑井记》作于"靖康"未必不可能;二、陆蒙老字元光者其实另有其人。尤其是后一点长期以来一直被误读,以为作《咏蝉》诗之晋陵宰陆蒙老元光即苏东坡晚年挚友陆元光。文章通过多家族谱记载与世系推算,认为曾任晋陵宰的陆蒙老元光与苏东坡晚年挚友陆元光是不同时代的两个人。  相似文献   

17.
《舆地纪胜》是与传统地志有很大不同的地理志,由于它放弃了传统地志的州境、四至八道、户口、物产、贡赋等传统类目,而增加了大量的人文内容,特别是诗文俪语而被认定为类书。其实,重视人文内容正是该书的创新之处,由此亦开辟了以诗歌、四六以及人物小传反映地理内容的新的编纂形式。同时,在史料采撰方面注重考辩的特点,亦反映了其求真和经世务实的撰述旨趣。  相似文献   

18.
周敦颐在赣州的理学活动和遗迹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敦颐继在江西大余 (古南安 )教授“二程”后 ,过了若干年 ,又来到赣州 (古虔州 ) ,继续进行他的理学研究和传播活动 ,并且留下了许多诗文和遗迹 ;其中《爱莲说》也是在赣州写下的 ;对他在赣州的一些活动 ,后人也多有记述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西河郡林氏族谱序》和残存的湖南常德《十德堂林氏族谱》资料及龙岩石牌前《奎垣公房谱》的分析,《西河郡林氏族谱序》一文不可能是林则徐所撰写。《西河郡林氏族谱序》所摘录的林氏先祖世系、行实有所本,个别先祖世系、行实,有待进一步查考。林则徐的先祖高德公与文德公不是同一个人。  相似文献   

20.
9至11世纪敦煌的行像和浴佛活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古时期敦煌纪念释迦牟尼圣诞的行像和浴佛活动十分盛行。敦煌遗书中有吐蕃时期和归义军时期的大量佛事活动的资料。这些资料反映了9至11世纪敦煌行像和浴佛活动的盛况。行像就是用装饰华丽的宝车载着释迦牟尼佛像巡行城市街衢的一种礼佛仪式。宋赞宁的《大末增史略》说:“行橡者,自佛泥洹,王臣多恨不亲睹佛,由是立佛降生相,或作太子巡城相。”这就是佛教行像的由来。而浴佛的仪式,则是由悉达多太子降生时九龙灌顶的传说而来。据《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的记载,摩耶夫人怀胎临近产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