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化观是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化建设的理论和观点的总汇,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有着广阔而深厚的思想化背景:中国传统化的哺育、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化的补养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化观形成的历史资源.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启迪和指导则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化观形成与发展的理论根源。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优秀成果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硕果。毛泽东重视传承中国优秀的哲学思想,从“实事求是”观、辩证法思想、知行观、伦理思想及社会历史观上,都体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优秀成果相结合的产物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硕果。毛泽东重视传承中国优秀的哲学思想 ,从“实事求是”观、辩证法思想、知行观、伦理思想及社会历史观上 ,都体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黄琳庆  陈文庆 《红领巾》2004,(3):9-11,61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优秀成果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硕果.毛泽东重视传承中国优秀的哲学思想,从“实事求是“观、辩证法思想、知行观、伦理思想及社会历史观上,都体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文化观的着力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党的80年历史,中共三代领导核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力解决中国化建设在不同阶段面临的不同问题,毛泽东的化观着力解决中国化建设的根本出路问题;邓小平的化观着力探求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的实现途径;江泽民的化观着力揭示面向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化建设的时代内核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化观念更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和精神推动力,在中国共产党80年的历程中,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把握时代的脉搏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化上的创造性,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根据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形成了新的化观,研究三代领导人化观的特点,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的国情观,也就是毛泽东关于国情问题的思想观点的总和。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不能形成毛泽东思想;没有毛泽东对中国国情的高度重视和准确把握,同样也不能形成毛泽东思想。我们说毛泽东思想是正确的、科学的理论,就在于它是中国化的马列主义,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在新的历史时期,研讨毛泽东的国情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永恒的课题。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开拓者,向全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的伟大任务。毛泽东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旗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榜样。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中进行了艰辛探索,讲了很多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又符合中国实际的新话。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辛探索,对于我们与时俱进,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重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包括中国为什么和怎样走向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两部分。邓小平同志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根本任务、发展阶段、战略步骤、改革也是革命、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等方面,继承、完善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否认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承继关系,是不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毛泽东的实践观历经唯心主义实践观、心物二元论实践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实践观而最终确立.本文联系历史实际对这一历程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展现毛泽东实践观的确立过程,并对其实践观的转变原因及过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新文化在20世纪30—40年代发生了新变,主要是新文化与风起云涌的无产阶级运动和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运动有了密切的联系。这一变化主要由毛泽东带来的。毛泽东以实践理性思想从政治上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隐藏的社会政治革命的维度突出来,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精神作了合乎时代要求的改造,或者说重构。他还从文学上以《在延安文艺产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为范本,将文学革命化,强化了文学的组织原则和党化特征。这些改造一方面受当时抗战大环境影响,更主要是受毛泽东本人的个性气质影响。  相似文献   

12.
熊飞宇 《宜宾学院学报》2012,12(1):57-61,75
中共中央南方局及其文委会对抗日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依据了中共中央有关方针政策,具体体现在张闻天和毛泽东的文化指导思想中.张闻天的文化指导思想,主要见诸《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关于各抗日根据地文化人与文化团体的指示》和《发展文化运动》;而毛泽东的文化指导思想,则以《新民主主义论》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代表.张闻天与毛泽东对文化的指导思想有差异:张闻天将“民主”明确纳入新文化的发展方向,而毛泽东却用“大众”涵摄“民主”;张闻天制定并执行的具体的文化政策,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总目标也不乏抵触.  相似文献   

13.
论毛泽东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规律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卓越领导者,以他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客观规律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探索。这种探索在抗日战争前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了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经过28年的奋斗,成功地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为新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研究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规律的探索历程,旨在为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他在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整体设计的同时,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子系统也进行了精心的部署,正确的把握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兼顾了各个阶级和阶层的公正公平和利益的协调一致,努力实现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等各个方面平衡而协调的发展.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给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留下诸多的启示,是我们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思想。在毛泽东的文化思想中,他强调文化源于经济与政治,文化为政治和经济服务。毛泽东认识到知识分子的独特作用。毛泽东文化思想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改革开放初期,新一代领导集体不仅继承了毛泽东的文化思想,而且发展了毛泽东的文化思想,提出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应该满足人民精神需要等思想,并且对知识分子的地位也做出客观的判断。这些思想不仅为30年来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也成为今天发展和繁荣我国文化事业的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6.
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后,中国面临着重大历史关头,就是能否扭转“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从困境中重新奋起,为中国社会主义开辟新的道路。这样,正确评价毛泽东,科学认识毛泽东思想,成为历史的要求,成为扭转乾坤的关键性问题。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领导我们党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坚持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根本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实践和理论,同时坚决顶住否定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随着国内局势的发展和国际局势的变化,越来越显示出这个重大决策的魄力和远见。同时也为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7.
作为毛泽东思想主要载体的《毛泽东选集》,是毛泽东留给中国人民最有价值的精神财富。《毛泽东选集)的出版发行不仅是根据地出版界的一大成果,更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传播毛泽东思想的一大贡献。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从而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毛泽东选集》的出版不仅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熟,同时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善标志。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通过积极而艰辛的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现代化思想。这一思想不仅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极大贡献,而且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毛泽东思想的一大重要创新,也是近年来理论界研究毛泽东思想的一个热点问题。新民主主义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尚未充分展开就匆匆结束,毛泽东在领导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是什么原因促使他改变了十多年的设想,决定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设?理论界的研究和考察还很不够,需要进一步深入的历史考察。  相似文献   

20.
求学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批判吸收,青年毛泽东有了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五四前后对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改良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的分析比较,青年毛泽东初步理出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可以救中国的道理.五四前后同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等马克思主义者的交往与联系,青年毛泽东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