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有关教学目的的各种讨论中,虽然鲜有把热爱作为目的的,但至少可以认为,人们已经感受到它的功能的不可忽视●以热爱为目的教学语文,追求的是非智力的积极的情意境界,这是在语文智力或能力之上的境界●以热爱为目的教学语文,可以超越认识的局限性●以热爱为目的教学语文,可以拓展教学的教育性●以热爱为目的教学语文,可以激活学生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2.
一石激起千层浪燕国材早在1981年12月初版的《智力与学习》一书第175页中就指出:“一个人的成功,除了智力因素以外,还有一个非智力因素的问题。所谓非智力因素,主要的就是情感、意志和性格。……”他在1981年5月10日写的“后记”中说:“我在教学之余,经过一年来的努力,终于又写成了《智力与学习》这本小册子。……我平素写作,总有些喜欢‘标新立异,自圆其  相似文献   

3.
文章论述了在高职语文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还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催化”作用,非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三十多年,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思考悟出了一条道理:语文教学必须诱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方可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这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语文教学规律。一、学生存在着三大的智力潜能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学生存在着巨大的智力潜能。 1983年秋,我在一所中学给初一学生上语文课,教学《驿路梨花》。这一课将结束时我说:“《驿路梨花》写  相似文献   

5.
《语文学习》1991年第10期上发表了《对一个口号的质疑》一文,作者包培淮同志不同意把“发展学生的智力”看作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对此,我不敢苟同。 (1)对语文教学的“发展智力”的目的既要从总体上看(求同),也要从单项上看(求异)。这里仅把语文同数学摆在一起研究。从总体上看,语文教学和数学教学都旨在“发展智力”,正如该文中所言,“语文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其他学科也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这是目的上的共同性。这是一层意思。另外,语文能力的发展是发展智力的一个方面。或者说发展智力是语文教学及其它学科教学共同的总目标。从目标学上说,有总目标,分目标,层递式目标之分。说“发展智力”是语文教学的目标,是从总目标的角  相似文献   

6.
学生学习的成功,取决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相互促进。非智力因素指学生的学习情感、意志、兴趣、习惯等,它们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事实和实践所证明。新世纪的教育,应把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走和谐协调发展的道路。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教学效果,而且对培养良好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发展呢?一、培养情感,明确学习目标,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人的情感是一切活动的萌发力和驱…  相似文献   

7.
张翠萍 《考试周刊》2009,(49):44-44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成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正如他所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性格的伟大。国外许多关于心理研究证明.同样智商的人的成就差别在非智力因素。可见非智力因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教学实践证明,注意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心理素质。可使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8.
四十年代初,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新教育要做到“知情意”合一的观点,并强调指出“在统一的教育中培养儿童的知情意,启发其自觉,使其人格获得完备的发展。”知”就是“智育”,“情意”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非智力因素,本文就语文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的运用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2003年第1期刊出了杨启亮教授的《热爱语文:一种教学目的论的解释》,反复读之,颇受启发,因之愈加关注第4期上山东李梦桃老师的《热爱与手段———〈热爱语文:一种教学目的论的解释〉读后》的争鸣之文。同是一线语文教师,笔者非常佩服李老师向专家“叫板”的勇气。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研究性学习”、“新课程改革”等诸多旗帜下,语文教师常常在接受专家指点、指导的同时,更多地接受这样那样的指责,久而久之,自觉地成为专家面前的失语者,成为各种讨论中的“在场之缺席”者,这种情形下李老师的挑战无疑是…  相似文献   

10.
点评李凤老师执教的《松鼠》,以其为例指出值得语文教学工作者思考和借鉴的策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抓住语言文字教学,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在“无痕”状态下使学生获得有效的学习语文的方法.教师本身要注重课堂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利用,热爱学生,热爱课堂,追求语文教学生态的自然境界.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材的研究与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个颇为有趣且耐人寻味的现象,即有一条“秋”的线索贯穿其间。秋诗秋词秋文章,秋情秋思秋意趣,真可谓,无限风光,尽在一个“秋”字。本文拟对这部分“秋”的篇目做一透视,并在教学思路上做些探讨。一、篇目透视1、秋诗:从《我热爱秋天的风光》到《登高》。梁小斌的《我热爱秋天的风光》是一首直抒热爱秋天之情的诗歌,诗人唱秋天的河流与土地,唱秋天的耕耘与收获,唱秋天带给人们的优美的思想与希望。在诗人饱含赞美之情的笔下,秋天的形象是那样亮丽明媚,又是那样深沉神秘;秋天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美,是一种…  相似文献   

12.
【写在前面】司空图在《诗品》中曾道:“生气远出,妙造自然。”苏轼也曾说过:“无穷出清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也渐渐掸去浮尘,揩去胭脂,直指语文之本色。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呼唤本色语文》一文中指出: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杨先生主张并提出:平平淡淡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轻轻松松学语文。  相似文献   

13.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是教学、质量评价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大纲》中明确指出:“通过改进成绩考查和评定的办法,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在学习、理解《大纲》精神的基础上,我们做了如下改进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一、变单纯的知识评价为知识、智能与非智力因素的全面评价 知识是开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基础,智力是知识的结晶,非智力因素是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动力,三者互相联系、互相促进,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优化组合方可收到最佳  相似文献   

14.
《课程标准》开宗明义地指出: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其中的情感便是灵魂,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注重情感的熏陶,充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需求,引导学生在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过程中感悟、体验,获取最丰厚的营养。  相似文献   

15.
教学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晏殊《蝶恋花》) 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第三种境界——“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虽不知自己能不能“做一辈子的老师”,但以上的三种境界却是我“一辈子学做老师”的真实写照。教了18年的小学语文,回过头来反观我的课堂教学,一篇教材记载了我18年倾心课堂、耕耘课堂的心路历程,饱含着一个普通小学语文教师执着课堂、追求课堂教学理想境界的真实…  相似文献   

16.
自《语文教学通讯》(1992年第1期)将我做为“封面人物”刊出之后,我陆续收到了许多封来自全国各地(执笔者多数是青年教师)的信函。来信情意殷殷,询问颇多,或令我激奋,或让我惶恐。此时《语文教学通讯》编辑部约我为“青年教师之友”栏写点文字,于是,“将计就计”,一口气写下了《学与教的断想》这组短文,权做热情给我来信的青年朋友的总复吧! (一)天生我才必有用人是为了奋斗才来到世上的。生活旅程中,攀登处实多,平坦者盖寡。在逆境、困难面前,有志者往往是奋然而上、百折不挠,久经磨炼,终于开拓出了“柳暗花明”的新天地。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我自己也有着几十年的亲身感受。20岁前,从小学到大学,我的生活可  相似文献   

17.
教学改革的春风吹遍了语文教学园地,在这块园地里呈现出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喜人景象。但我觉得有的同仁们只注意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强调了“教以学习方法”,而轻视或忽视了我国传统的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背与记。于是,在语文试卷中就经常出现一些不应该出现的错误:把陆游当成唐代诗人;说《红楼梦》的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人性化的教学带给学生的正是价值的取向、情意的感染、文化的熏陶、独特的体验。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一直被触动着。我用自己读书求学时的经历,教学十年的经历与走进新课程这一年的经历反复对比、思考,新课程对我而言,到底新在哪里?如今,答案出来了,我感到新课程“新”就“新”在对学生个性的关注;“新”在对学生人性…  相似文献   

19.
语文以其特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而成为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学科。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目标有着明确的定位:“工具性和人文性”,以“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让语文课上出“语文味”。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的思想指导下,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等手段,让学生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那么,如何让语文课上出语文味?下面,我以《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例,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我觉得要提高学生的能力,除了要提倡发展智力因素以外,还要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要充分认识非智力因素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所谓非智力因素就是指智力以外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可以推动和促进智力发展。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下面谈些我个人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