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哲蓉 《广东教育》2002,(12):43-43
《斑羚飞渡》是初中第三册的一篇自读课文,叙述斑羚陷入绝境求生、自救的全过程,赞扬老斑羚为了种群的生存,不怕牺牲的精神。一上课,我几语导入课文内容,就让学生齐读。这样的课文,无须激发阅读兴趣,读下去,他们自然会越来越投入。果然,我发现学生的表情严肃了,语调缓慢、低沉。读完课文,整个教室出奇地静,他们的表情是一样的———悲伤和愤怒交织,有的学生眼眶红红的。我抓住这一刻,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有学生站起来,没想到是小彭,平常极少发言的他却第一个开口了:“老师,我想到了父母!”又是出乎意料。他接着说:…  相似文献   

2.
教学生学习新诗,是一门艺术。在此,我就如何教初二年级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新诗,来谈谈新诗的三步教学法。第一步:导要精简到位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事实确是如此。教学新诗,导要精简到位。只有导精简到位,才能使学生一下子进入到学习的最佳境界,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上新诗前,我先让学生看艾青的诗《伞》:早晨,我问伞:“你喜欢太阳晒,还是喜欢雨淋?”伞笑了,它说:“我考虑的不是这些。”我追问它:“你考虑些什么?”“我想的是———雨天,不让大家衣服淋湿;晴天,我是大家头上的云。”接着给学生们读,然后让他们…  相似文献   

3.
《论积贮疏》一文后的思考和练习题及其答案使我百思不得其解。思考和练习题这样设计的:找出文中三个宾语前置的表示否定语气的语句。人教社编的《教学参考书》(第295页)所绐的答案是:1.国胡以相恤? 2.国胡以馈之? 3.何招而不至?我以为,答案值得商榷。三个答案都是宾语前置句,这无可置疑;但未必都“表示否定语气”。  相似文献   

4.
有学者指出 ,我国的语文教学可望由“训诲———驯化型”和“传授———训练型”发展为“对话型”。犹如一只美丽的蝴蝶 ,“对话”飞进语文教学的窗口。新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那么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对话教学呢 ?课前预习 :与文本对话 与作者对话时下有一个新说法 ,认为一节好课应该是学生带着问题来 ,带着更多的问题去。“学生带着问题来” ,“问题”从哪儿来 ?答案是从课前预习来。过去预习 ,总是老师出示思考题 ,学生带着思考题…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第十二册第十课有首古诗《出塞》,在教学第三行“但使龙城飞将在”时,我问:“‘飞将’是指谁呀?”有部分学生冲口而出“李广”,另一些学生却说“李广英”。这是一个极简单的问题,但却有两种不同的答案。怎么会是“李广英”呢?在备课时我没有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我再问了一次,让他们给我确定的答案,可结果一样,甚至部分同学在私底下争论起来。我叫同学们认真读注释(3)——“汉代名将李广英勇善战,被匈奴称为飞将军。”然后我在黑板上分别板书,“李广/英勇善战”和“李广英/勇善战”。学生读了几遍,终于有了一致的结论。我补充道:“李…  相似文献   

6.
2004年第3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点”燃智慧的火花》和2004年第3期《小学语文教师》中的《课堂竟能如此美丽———特级教师孙双金采访记》两篇文章都列举了孙双金老师执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的一个教学片断:孙老师让学生质疑,一位学生(黄菲飞)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燃烧弹烧着之后,为什么只烧邱少云而不烧‘我’和其他战士呢?”孙老师不作正面回答,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学生自主探究后仍“举步维艰”之时,孙老师从“风”这个角度予以巧妙点拨,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下子豁然开朗:“我知道了,可能邱少云趴…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猫》时,我先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了一只猫,随即在旁边板书“猫”。学生见老师寥寥几笔就画出了一只活泼可爱的猫,顿时来了兴致。我不失时机地说:“很可爱的一只猫吧?今天我们就学习第10课(猫)。”边说边在已板书好的“猫”前面写上“10”。话刚说完,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  相似文献   

8.
先请大家看两个教学片断,第一个是我亲历的,第二个是我看到的———片断一:(学了“12-8”以后,我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生1:老师,8减12等于多少?(我的想法:怎么提这个问题?8-12的答案是-4,学生还没学负数。不能讲,讲了学生也不明白,肯定会越讲越乱。怎样“快刀斩乱麻”呢  相似文献   

9.
做教育工作20余年,为什么对学校德育总有激情与冲动?它可以在我的从教经历中找到答案。一、做语文教学骨干———学科教学的艺术就是育人的艺术我曾经是最“语文”的语文教师。那时,我曾坚信“给学生一杯得储备一桶”的理论。一段时间里,我近乎苛刻地要求自己,所有该读的名著“一个都不能少”,然后是很责任感地为10多岁的学生开名著必读书目,还常在学生因读不进去《母亲》、《我的大学》时吓唬他们:“这样的名著不读,想学好语文?”不是不该向小学生导读名著,问题是阅读的主体是学生,谁能替他去读?可是,当我暂时放下“必读”命令,精心选择好…  相似文献   

10.
史峰 《四川教育》2006,(11):28-29
《斑羚飞渡》是一篇很能打动人心的讲读课文。课堂上,我动情地读着课文,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教室里静悄悄的,想必学生已经被动人的情节所感染了。课文读完了,我问:“同学们,斑羚们绝地求生的事迹感人吗?”学生们似乎还没有从课文描述的情景中回过神来,没有人回答。我提示道:“  相似文献   

11.
〔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 ,逐步体会到解数学竞赛题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儿 ,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 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 ,开拓学生视野 ,启迪学生思维。3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模式 :激疑———猜想———验证———应用三、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1 在三个一样的长方形内 ,画了三个不一样三角形。师 :看了以上这三幅简单的组合图形后 ,你们能发现什么或者有问题要提吗?生 1:我觉得第③个△的面积最大。生 2:我也觉得第③个△的面积最大。师 :有没有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2.
一位教师给学生上《猫》这一篇课文,在通读全篇之后,提山一个问题:“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了答案:“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对待任何  相似文献   

13.
现在阅读教学比较流行的教法是“带着问题读”,并且认为“带着问题读”针对性强,目标明确,有利于学生快速把握课文内容,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果真如此吗?我听过这样一节课,讲的是《斑羚飞渡》。老师按照“带着问题读”的理念去设计教学,讲了下面一段引导的话:  相似文献   

14.
高四册《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四回 ,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耳闻、目睹、心感 ,向读者初步展示小说的典型环境 ,贾府的主要人物也随之相继登台亮相。教学时 ,我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阅读 ,让学生分三步进行角色的转换 ,使他们沉浸于设定的不同情境中 ,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发现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充分体会到自我解决问题的乐趣 ,使课堂教学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收到了让学生体验———探究———发现的教学效果。第一步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以王熙凤为例 )设置角色与情境 :学生甲你就是兰心蕙质、敏感自尊的林黛玉 ,…  相似文献   

15.
灵魂的颜色     
我国六朝时期的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沿波探源 ,虽幽必显”。这段话不仅揭示了“情感”在创作时的重要作用 ,而且道出了欣赏者也应“披文入情”探求文章主旨的真谛。那么在诗歌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沿波探源”发现真善美呢 ?笔者在教《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中偶有所得。对于《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文 ,学生与作者写作的时代已经有些距离了 ,在加上没有什么生活经验 ,很难体会到艾青那种对大堰河真挚的怀念和热情的赞美之情。我抓住了文章结尾部分的一句…  相似文献   

16.
《斑羚飞渡》是初中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文章优美的语言、悲壮的跳涧描写,以及学生那动情的朗读吸引了我。“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搭起一条生存的道路”“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这让我深深地感到,斑羚真是一种了不起的动物!在惊叹之余,脑子里闪出这样的一个念头,假如有一个小朋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样伟大的斑羚,是谁把它们逼向绝境的呢?我们不妨看看文章的开头:“我们狩猎队分成好几个小组…  相似文献   

17.
开心驿站     
最后一问老师说:“快要考试了,试卷已经交到印刷工人手里。你们要好好复习功课,还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学生:“请问那位印刷工人住在哪里?”也不知道老师:“克劳德。昨天考试时你抄莫德的答案了,是不是?”克劳德:“是的,可你是怎么发现的呢?”老师:“莫德第10题答案是‘我不知道’,而你的答案是‘我也不知  相似文献   

18.
新编高中语文第四册里贾谊的《论积贮疏》“思考和练习”一要求“找出文中三个宾语前置的表示否定语气的语句”,配套的人教社《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答案是:①国胡以相恤?③国胡以馈之?③何招而不至?愚以为这个答案是不正确的。献疑如下:一这三个宾语前置句不表示不定语气?  相似文献   

19.
面对新课程,教师在备语文阅读分析课时,往往对自己设置的“问题”准备了正确的答案。在课堂上,当学生的回答与教师预先准备好的“答案”不相同时,当学生提出自己难以料到的问题时,当学生谈出他们独到的感受时,教师应怎样对待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呢﹖下面请看一个教学案例:有一次,当我指导学生赏析完杜牧的七言绝句《秋夕》时,我问学生是否还有不懂的问题,请大胆地提出来。这时,一位女生站起来,她说:“我认为诗中的第三句‘天阶夜色凉如水’改为‘天阶夜色凉如冰’更好,您怎么认为?”此言一出,全场哗然。我意识到这位学生的问题很有趣…  相似文献   

20.
快下课时,老师布置了《几何》第二册第146页B组第3题: 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老师并且告诉学生,答案是“不一定”,至于为什么,请大家课后思考. 班里的“小聪明”思考了这个问题,他惊喜地发现老师的答案是错误的,并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老师和同学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