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意义】利用扎根理论构建档案文献遗产元数据质量标准模型,提出档案文献遗产元数据质量控制策略,以期为档案文献遗产元数据标准方案的建立提供帮助,从而提高档案文献遗产利用效率。【方法/过程】基于扎根理论,通过对专业用户需求的分析,初步构建出档案文献遗产元数据质量标准模型,进而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初步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确立最终的模型。【结果/结论】通过研究构建了档案文献遗产元数据质量标准模型,包括形式质量、内容质量和效用质量3个维度及下属的16个具体质量指标,提出了档案文献遗产元数据质量控制策略。【创新/局限】从专业用户视角探索档案文献遗产元数据质量标准模型,把元数据质量控制问题引入档案文献遗产资源开发领域;本次研究选取的样本数量有一定局限,拟能够在未来研究中进一步扩大访谈用户群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揭示我国数字期刊研究的演进历程、研究水平和未来走向。【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关于数字期刊的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年度发文量、作者、文献下载次数和被引频次、作者单位来源、文献来源期刊以及关键词出现频次等几个方面的数据,反映出当前我国数字期刊的研究日益深化,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结论】构建合理的研究队伍,平衡出版流程研究的着力点,加强研究视角的广阔性和前瞻性才能更好地促进数字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揭示我国数字期刊研究的演进历程、研究水平和未来走向。【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关于数字期刊的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年度发文量、作者、文献下载次数和被引频次、作者单位来源、文献来源期刊以及关键词出现频次等几个方面的数据,反映出当前我国数字期刊的研究日益深化,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结论】构建合理的研究队伍,平衡出版流程研究的着力点,加强研究视角的广阔性和前瞻性才能更好地促进数字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鲁国轩  杨冠灿  宋欣 《情报科学》2022,40(9):154-158
【目的/意义】数字人文作为人文社科和计算机技术的跨界学科,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面临概念界定不明确、 专题期刊缺乏等问题,增加了文献搜集难度。需要构建适合的识别分类模型,形成数字人文专题文献库,助力数字 人文研究。【方法/过程】分析数字人文学科的内涵,归纳数字人文文献特征,在人工识读标注的基础上构建机器学 习模型,实现对数字人文文献的自动识别与分类。【结果/结论】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数字人文文献识别分类模 型,对图情领域数字人文文献实现了较好的识别效果。【创新/局限】将机器学习算法应用到数字人文文献分类,较 好应对了词汇复杂和数据量较小的问题;进一步研究可使用深度学习等更复杂的模型,并实现不同领域数字人文 文献的多分类。  相似文献   

5.
黑浩源  裘鹏 《情报科学》2022,40(9):32-37
【目的/意义】从数字人文和智慧视角出发,构建北京双奥社会记忆,契合通过体育构建美好世界愿景,助 力打造北京双奥遗产。【方法/过程】梳理了社会记忆发展脉络,分析了社会记忆构建研究现状,对社会记忆实践应 用案例和场景进行了研判,明晰了数字人文和智慧数据概念,阐释了数字人文与北京双奥社会记忆逻辑关联。【结 果/结论】将数字人文理念、智慧数据理论、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引入到北京双奥社会记忆项目构建,提出构建高维时 空智慧数据服务空间、数字记忆多重证据参照体系、多维人文价值协同合作机制、数智赋能社会记忆服务体系等四 个策略。【创新/局限】形成数字人文和智慧数据同社会记忆的三维融合,拓展了北京双奥社会记忆理论体系和方法 体系,存在相关理论分析不够透彻、社会记忆构建维度不够完善的局限。  相似文献   

6.
李春杰  马建玲 《情报科学》2019,37(4):157-164
【目的/意义】图情领域在数字资源发现、组织与应用中越来越多使用到信息抽取技术,本文将对该领域在 信息抽取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等进行分析,为本领域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国内图书馆 学、情报学领域中国核心期刊和国外33种图情期刊为信息源对其中刊载的信息抽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计量分析, 检索过程不设置时间限制,并利用CNKI、EndNote、Excel、Python分析工具对主题相关的165篇中文文献和35篇外 文文献进行年度趋势分析、期刊发文量分析、机构分析、作者分析以及论文主题分布研究。【结果/结论】得出图情领 域信息抽取研究的发展趋势、重要的信息源、重要作者、主题研究以及信息抽取技术在图情领域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从施引文献出发,对国外从众行为研究进展进行探索,展现和揭示从众行为研究的应用现状和 发展动态。【方法/过程】首先,以提出从众行为理论的论文为种子论文,将SSCI/SCI数据库中引用了该论文的文献 为研究对象。其次,利用关键词词频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和统计有效数据,展现从众行为理论应用研究的重点和热 点。最后,利用文献研究法,结合施引文献的具体内容,对从众行为理论应用研究进行述评。【结果/结论】研究结果 发现,目前国外从众行为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从众行为相似概念辨析、从众行为产生机制研究、从 众行为理论模型研究、不同情境下的从众行为影响研究。【创新/局限】从施引文献视角出发定量分析国外从众行为 研究现状,可以为从众行为研究综述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推动从众行为理论在图书情报领域研究中得到更好 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王国华  石国良 《情报科学》2019,37(8):152-157
【目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外舆情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了解国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舆 情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本文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近十年舆情研究文献为对象,利用CiteSpace可视化 分析软件,通过作者、机构、国家合作网络来分析国外舆情研究的时空分布,通过关键词聚类视图来阐释近十年 舆情研究热点,通过突变词分析来判断当前研究趋势。【结果/结论】通过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发现近十年国外舆 情研究以特殊专题、理论与传播、新方法应用为研究热点,呈现出聚焦国际时政、注重网络媒介、强调大数据分 析三大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少数民族语言文献数字化建设,不仅能实现少数民族语言文献的永久保存目标,还可以有效 地开发利用少数民族语言文献,对完善新疆地区高校数字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采取实地调研法和网络调查法,对新疆地区 13所本科高校图书馆的少数民族语言文献数字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 研究,通过对各个高校图书馆自建特色数据库的实际情况统计调查,在分析少数民族语言文献数字化现状的基础 上,指出少数民族语言文献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对策。【结果/结论】本文认为, 通过加强数字化建设的基础技术,人才培养,扩大投资力度,建设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等方面来提高少数民族语 言文献的数字化建设效率。  相似文献   

10.
高丹  何琳  孙帆  刘建斌 《情报科学》2022,40(10):114-122
【目的/意义】对数字人文研究方法的应用情况进行量化分析,有利于加深对数字人文方法体系的理解。 【方法/过程】本研究对数字人文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的3245篇论文进行内容分析,统计分析了研究方法的使用 情况、使用方式、主题分布和共现情况。【结果/讨论】研究发现,数字人文领域的学者多使用实证法,对理论法的应 用较少,且绝大多数论文对于研究方法的使用还停留在较低层面。数字人文领域应用多种方法的比例高于其他领 域,整体来说,数字人文研究偏好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相关方法和案例分析法处理问题。以此为基础,对数字人文 研究方法的选取、使用与拓展,以及数字人文方法体系的优化与完善提出建议。【创新/局限】本项研究揭示了数字 人文领域方法体系的应用与发展现状,对于进一步深化数字人文方法研究具有一定贡献,但数据样本难以全面揭 示数字人文领域研究方法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促进业界对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准确理解和快速掌握。【方法】 通过文献阅读、对比研究等方法,分析2015版修订的背景,并对其中的术语修订、中文人名的著录、新增的文献标识类型与“数字唯一标识符”等进行解读,对主要修订条款进行了列表汇总。【结果】 肯定2015版成就的同时,分析其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术语提出的科学依据、与国际惯例是否一致、示例以及语言文字的疏漏等。【结论】 2015版在术语的提出以及与国际惯例的一致性上,应采取更为科学客观的态度,同时应进一步完善示例及语言文字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刘阳 《情报科学》2023,(11):170-175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对当前信息资源管理领域数字人文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性梳理,从时间、来源、热点等多个维度识别其研究内容及特征,为数字人文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思路。【方法/过程】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信息资源管理领域数字人文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性梳理,从时间、基金或机构资助、高被引论文及研究热点多个层面识别上述研究成果的内容及特征。【结果/结论】通过文献梳理发现,2012-2016年是发文量线性缓慢增长的起步阶段,2017年至今是发文量指数级大幅增长的快速发展阶段;基金或机构资助覆盖比例较高;高被引论文集中于数字研究基础理论、技术体系、研究趋向等议题;研究热点聚焦于技术应用、学科建设、项目实践与图书馆服务。【创新/局限】由于数字人文是跨学科研究领域,以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为主要视角的研究对于全景式揭示数字人文研究图景存在局限。  相似文献   

13.
张寒明  苏李 《情报科学》2019,37(7):158-162
【目的/意义】全面系统地对信息资源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勾勒出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发展态势。【方法/ 过程】采用科学文献计量的研究方法,使用CiteSpace等研究工具对CNKI收录的2009年至今近10年的324篇博硕、 期刊文献的年份数量、主题、关键词进行计量分析。【结果/结论】全面梳理了职业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及 研究方向,对职业教育信息资源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陈善敏 《情报科学》2017,35(8):170-176
【目的/意义】以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图书情报领域特色资源研究的论文为研究 对象,分析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图书情报领域特色资源研究的发展态势。【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共词分析 法,利用网络知识图谱、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研究各关键词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综合分析发 现当前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特色资源建设、地方特色文献、共享特色资源、数字特色资源、特色资源服务 模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张云中  柳迪  张原铭 《情报科学》2018,36(9):153-158
【目的/意义】形式概念分析已逐渐发展为国内外解决特定知识发现问题的关键理论和工具之一,梳理基于 形式概念分析的知识发现研究进展,并探寻国内外研究的类同及差异,有助于促进形式概念分析在知识发现领域 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法/过程】以 Web of Science和 CNKI中相关文献为数据源,采用 CiteSpace4.0、SATI3.2、 SPSS22以及 Netdraw等计量分析软件从文献来源、年代分布、有效引文、学术期刊及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 和国内外对比。【结果/结论】揭示了国内外利用形式概念分析实现相关领域知识发现的研究起源、知识基础、研究 主体、研究热点及前沿主题,以期对同类研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数字时代的到来,阅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而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效果孰优孰劣却存在争 议。【方法/过程】选取近十年国内外48篇数字阅读效果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元分析方法对不同性别、不同学 段、不同区域的实验对象以及不同长度、不同类型的文本进行调节效果分析。【结果/结论】整体上而言,数字阅读和 纸质阅读效果并无显著差异。从性别来看,不论男女,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效果差异并不显著;从学段水平来看, 幼儿园、中学、大学阶段,纸质阅读效果略优,小学阶段相反;从区域来看,大陆地区读者纸质阅读效果更好,台湾地 区和国外则相反;从文本长度来看,多于1000字文本,纸质阅读效果更佳;从文本类型来看,阅读文学性文本时,数 字阅读效果略优,信息性文本则相反。【创新/局限】本研究用元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的效果差 异,并且不仅对实验对象特征进行调节效果分析,还对文本特征进行了调节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17.
王子寒  李宇佳 《情报科学》2018,36(1):172-177
【目的/意义】介绍数字包容社区框架下,国外公共图书馆数字包容实施的成果和经验,为我国图书馆学研 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利用文献研究法,基于数字包容社区框架对国外公共图书馆数字包容的相关理论和实践 进行分析,指出其实施数字包容的愿景即数字包容不断发展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原则,包括3 个基础原则和4 个发展原则,并提出了相应的目标。【结果/结论】为我国的数字包容实施提出四点建议,包括开展多样活动、加强多 方合作、重视区域差异和定制专有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共词分析法是文献情报分析的重要方法,对促进学科领域等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针 对共词分析法中存在的文献层面和词层面“同量不同质”问题、高频孤立词问题等,提出一种基于文献多属性加权 的共词分析方法。【方法/过程】该方法利用文献发表时间、被引次数和下载量等属性来度量文献时效性和被关注 度,以表征文献层面的权重;利用文献标题和摘要等属性对文献关键词的差异性进行度量;综合文献权重和词差异 性权重对共词分析词频次及共词对频次进行加权处理,然后依据二者加权后的频次确定共词分析用词集合及构建 共词矩阵。【结果/结论】以CNKI数据库有关主题模型研究的核心期刊论文为数据源,对该领域的研究主题热点进 行分析,从共词分析用词选择和聚类分析等方面与一般共词分析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所提加权方法具有一定 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周晓燕  崔然 《情报科学》2018,36(3):164-168
【目的/意义】为了反映国外虚拟现实(VR)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方法/过程】主要以Web of Science, ProQuest, Google Scholar 三个学术数据库收录的二十多年来的VR与图书馆相关的文献为基础,通过文 献调研法和内容分析法,对国外VR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分析和综述。【结果/结论】国外关于VR技术 与图书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图书馆虚拟场景的设计研究、VR技术与设备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Sec? ond Life虚拟图书馆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齐虹 《情报科学》2021,39(6):177-184
【目的/意义】电子健康记录信息作为医学健康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共享整合问题一直是当前克服 医疗信息资源“孤岛化”现象、实现医学知识服务的重点和难点,对国外电子健康记录语义整合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综述,旨在为我国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过程】本文运用文献调查法,以电子健康记录信息资源转化为 知识资源为主线,梳理出电子健康记录语义整合的主题框架及发展态势。【结果/结论】电子健康记录语义整合是 一个集专业性和社会性高度融合的动态知识组织过程,未来研究可能关注的问题有:医学细分专业的互操作标准 建设、语义关联方式的开放透明问题、按需提供知识服务的模式研究以及开放获取与隐私保护的利益平衡问题 等。【创新/局限】对国外近期EHR语义整合研究主题进行分析和评述,并提出研究进展中的重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