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3 毫秒
1.
【目的/意义】版权信息服务是“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中一种崭新而重要的方式。国外高校图书馆近 几年来对此有一定的理论思考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开拓性的借鉴价值。【方法/过程】对四所大学图书馆网站进 行了调查和对比分析,突出研究了版权信息服务内容,包括受保护资源类型、法律依据、合理使用、侵权形式、 MOOC服务等。【结果/结论】深厚的法律环境是图书馆版权信息服务的首要依托;版权机构和版权馆员的设置是关 键要素;对新型开放教育资源的关注和利用是未来取向。  相似文献   

2.
庞雨静  卢新元  张恒 《情报科学》2022,40(6):124-131
【目的/意义】旨在探究国内智慧图书馆领域学者间的科学合作现状和研究团队构成,挖掘作者间的潜在合 作关系,以期推动智慧图书馆领域的合作研究与实践。【方法/过程】基于SNA视角,以UCINET6和COOC9.9为分 析工具,对国内智慧图书馆领域核心作者群的117名作者进行分析,从合著网络的子网、网络密度、中心性、凝聚子 群和结构洞等5个维度揭示智慧图书馆领域学者外在合作关系,预测潜在合作关系。【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国内智 慧图书馆领域的学者多以2-3人的小型团队进行合作研究,团队间缺乏沟通交流,潜在合作分析表明该领域仍然存 在巨大合作潜力和空间。未来该领域学者可以围绕智慧服务、高校图书馆、物联网、大数据等方向加强合作,促进 跨学科、跨地域大规模团队的形成和学者间更密切的联系,推动领域发展。【创新/局限】首次基于SNA视角挖掘智 慧图书馆领域学者的现存合作关系与潜在合作关系,对于潜在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王殿霞  陈彦平 《情报科学》2019,37(11):138-143
目的/意义】高校MOOC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对大数据时代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过程】文章在对大数据及MOOC相关概念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MOOC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ADDIE 教学设计模型构建了MOOC教学模式架构过程图,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校MOOC教学模式的创新内容。【结果/ 结论】对高校MOOC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创新MOOC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 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高校MOOC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4.
于岩  朱鹏威 《情报科学》2022,40(5):59-64
【目的/意义】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高校教育信息化服务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MOOC+SPOC”信息 资源管理模式正是在此环境下应势而生,它利用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和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可以有效提 高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水平和极大的提升教学效果。【方法/过程】在对 MOOC、SPOC相关概念阐述的基础上,论述 了何谓“MOOC+SPOC”,分析了互联网++SPOC 模式信息资源组织的优势,构建了“MOOC+SPOC”信息资源管 理模式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MOOC+SPOC”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实践分析。【结果/结论】“MOOC+SPOC”信息 资源管理模式的建立改变了传统单一管理模式,使用方可以通过整理、分析相关数据,实现 MOOC资源多样化管 理。【创新/局限】解决了传统教学信息资源管理平台的一系列矛盾与问题,从而提高课程的内涵以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探求高校图书馆的场景优化方法,以期在充分满足用户体验的基础上担负起文化传播与价值 引领的责任。【方法/过程】基于超级 IP生态视角,结合“场景五力”对超级 IP生态场景的维度进行分析,立足于高校 图书馆用户群体的需求实际,解构高校图书馆生态场景的维度,最后提出高校图书馆的实体场景、虚拟场景的优化 策略。【结果/结论】超级 IP生态的视角能在充分考虑当下信息环境的前提下,以其独特的视角为高校图书馆的创新 服务提供理念指导。  相似文献   

6.
熊文靓  付慧真 《情报科学》2021,39(11):117-126
【目的/意义】跨学科是当今科学发展的显著特征,以跨学科研究特征为主的跨学科性研究探索,不仅为厘 清跨学科研究主题提供重要线索,而且为跨学科研究管理和评价提供依据。【方法/过程】以跨学科性研究为研究对 象,借助Coherence Score与LDA相结合主题挖掘模型识别跨学科性研究的主要主题,并通过文献计量法从宏观和 微观层次探索跨学科性研究演化特征。【结果/结论】结果显示,对跨学科研究的跨学科性评估正处于快速发展期, 跨学科研究不仅来源于社会科学、生态学等学科跨界探索的内在驱动,也源于气候变化、生态环境脆弱性等复杂问 题的外在驱动;跨学科研究评价指标与方法复杂综合,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是发展趋势;多种形式的跨 学科教育与科研合作是促进跨学科研究落实的根本。【创新/局限】多维剖析跨学科性研究热点与未来发展趋势,为 国家科技政策制定和科学研究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叶艳  代君 《情报科学》2017,35(5):20-24
【目的/意义】此研究将个人感知融入跨学科情境,揭示了从个人信息行为向协同信息行为转换的诱因,为 图书馆开展跨学科信息资源服务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建议。【方法/过程】本文对跨学科任务情境进行设定,构建 了跨学科协同信息行为的诱发因素模型,并对高校学术研究者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结论】得到研究人 员在解决跨学科问题时的信息行为特征,并验证了信息源视域和协作时机是个人信息行为向协同信息行为转换的 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8.
【 目的/意义】为探析研究前沿与发展趋向,突破现有跨学科科研协作研究在主题识别预测中的不足,本文提 出跨学科科研协作新兴主题识别及预测研究框架,实现新兴主题识别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方法/过程】以时间切 片的形式对 SciTS 会议文本进行主题抽取,提出新兴主题测量指标,探测领域内新兴主题并构建新兴主题时间序 列;而后分别采取BP神经网络和SVR两种经典机器学习算法对新兴主题未来三年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结论】根据历史数据对跨学科科研协作新兴主题进行识别及预测有较好的效果,在识别出的五个新兴主题中,跨学 科交流与对话、跨学科协作社区搭建、跨学科教育与培训等主题未来发展状态将趋热。【创新/局限】选取美国SciTS 会议文本为典型案例展开探索性分析,丰富当前跨学科科研协作研究内容的层次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梳理国内外认知计算的研究现状,分析其在图书情报领域应用状况,为后续认知计算在图情 领域应用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首先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基于文献计量和比较分析的视角综合梳理了国内 外认知计算的学科分布与研究热点,然后分析了认知计算在图书情报领域应用现状,最后提出认知计算在图情领 域未来实践应用的相关建议。【结果/结论】国内外认知计算研究的学科分布呈现跨学科和多学科形态,国内外共同 关注的研究热点有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与粒计算。国内形成了认知计算与图情领域相结合的热门研究方 向,主要应用于情报检索与分析、大数据处理与知识发现、智能人机交互以及学术论文评价等方面。【创新/局限】借 助科学计量工具系统性梳理了认知计算的国内外研究与在图情领域的应用现状,提出了未来的应用场景和用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用户信息检索行为呈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及时了解网络用户信息检索行为的研究进展,有助于对该领域进一步研究主题及研究方向的确定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1995-2018年中英文网络用户信息检索行为的相关文献为对象,通过Citespace绘制研究机构及其核心研究者、研究热点与研究主题演化发展的知识图谱,对网络环境下不同场景、不同用户群体的信息检索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和模型研究这四大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结论】结合国内的研究现状,探究未来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并针对目前国内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齐海晶  曲靖野 《情报科学》2022,40(11):124-132
【目的/意义】随着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精准化个性化服务对读者个人信息收集的需求在不断加 大,个人信息包括一般个人信息和敏感个人信息,为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急需制定图书馆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方法/ 过程】分别选取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10所图书馆网站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文本作为研究对象,运用NVivo质性分析 软件进行基于扎根理论的编码分析,进而对梳理出的核心要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论】通过对文本的编码最终 形成四个维度的对比分析,分别是信息共享及相关法律、信息勘误更新与投诉受理、信息收集利用存储、信息披露 及保护措施,为国内图书馆网站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创新/局限】基于扎根理论的政策文本对 比分析为图书馆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参考,未来着眼于国内图书馆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理论框架的 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相丽玲  陈秀兰 《情报科学》2019,37(9):170-176
【目的/意义】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攻坚阶段,针对个人征信信息保护问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方法/过程】运用CiteSpace和Excel工具对中外个人征信信息保护研究动态、主要研究内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可 视化及综合分析。【结果/结论】中外学界日益聚焦于大数据征信中的个人征信信息保护问题研究,“法律法规+保 护技术+保护标准”成为中外个人征信信息保护的基本保障机制,多领域跨学科交叉研究成为趋势。  相似文献   

13.
李菲菲 《情报科学》2021,39(12):87-92
【目的/意义】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图书馆建设,助推传统图书馆转型升级,为图书馆提高服务能力提供 技术支撑。【方法/过程】基于人工智能的技术背景,研究智慧图书馆建设要素、方式和发展逻辑,探寻人工智能与智 慧图书馆深度融合的建设方法,明晰人工智能时代智慧图书馆的未来走向。【结果/结论】在不断提升智慧图书馆服 务层次的前提下,借势人工智能助推智慧图书馆在时代潮流中智能化、智慧化、可持续化发展。【创新/局限】本文的 局限性在于结合实际案例对所涉及的逻辑和方法进行验证较为薄弱,但这也为后续相关研究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 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图书馆数据服务的研究现状、知识结构、主要特点及数据馆员能力,希望对现阶 段国内数据服务理论研究和数据馆员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方法/过程】通过 800篇国内外文献,进行了词频 分析和共词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解析了数据服务研究重点、主题分布和知识结构等内容。【结 果/结论】挖掘出图书馆数据服务 5个方面的特点:①大数据是数据服务产生的时代特征;②跨学科知识交叉融合是 数据服务的表现特征;③“元服务”是数据服务的内容特征;④信息颗粒度细化是数据服务的客体特征;跨⑤界融合 型人才是数据服务的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5.
郑荣  王洁 《情报科学》2018,36(8):39-45
【目的/意义】基于信息生态视角提出高校图书馆综合实力评价体系及发展对策,为科学客观地评价并改 善高校图书馆运行情况提供依据。【方法/过程】采用文献回顾和案例研究方法阐述了高校图书馆综合实力评价 原则,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从信息、信息人、信息技术、信息环境四个方面建立了高校图书馆综合实力评 价体系,之后以吉林大学工学馆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综合实力提升对策。【结果/结论】提出 了信息生态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综合实力评价体系及对策,为高校图书馆提升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提供了理论 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杨丽丽 《情报科学》2019,37(10):114-119
【目的/意义】对艺术类图书馆利用云计算开展服务过程中的信息安全及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通过访谈和文 献总结等方式进行挖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保障措施。【方法/过程】全面分析新的服务模式下艺术类图书馆面临的 信息安全及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进而明确保障的对象和目标。【结果/结论】围绕信息安全及知识产权保障的平台、 资源和用户,构建云服务提供商和艺术类图书馆相协同的全面保障体系;同时,建议从云环境下信息安全标准化、 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以及全程化管理方面进行实施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17.
孙学军  曹祺 《情报科学》2019,37(9):164-169
【目的/意义】对图书馆领域微信服务的研究现状分析,可以了解到国内目前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现状,对 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CSSCI来源期刊(2019-2020)目录收录的相关数据为研究对 象,分析了其中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领域的20本期刊,研究了这些期刊从2011年至2018年来,在图书馆微信服务 领域的163篇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R软件和VOSviewer为技术手段,研究该领域文献的分布,主要包括 合作网络和主题分布。【结果/结论】通过共现分析和作者共现建立了研究图谱,从两个维度识别出了该领域的研究 热点,研究结果可用于相关学者了解该问题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8.
滕春娥 《情报科学》2019,37(7):163-170
【目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代表性的集体记忆,是国家重要的文化资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 传播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守护人类的文明。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当前研究成 果的梳理和综合述评,以进一步明晰当前的研究现状、厘定未来的研究趋势。【方法/过程】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来 源,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数量统计分析,利用Vosviewer软件对国内文献进行分析。客观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非 物质文化遗产建档、档案社会记忆研究相关研究现状进行述评。【结果/结论】通过分析可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研 究较为丰富,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相关研究还较少。社会记忆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研究会成 为档案学新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掌握我国科普期刊近40年来的研究流变和态势,厘清研究历程和可提升空间。【方法】 基于493篇已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采用文献梳理和综合分析结合的方式,讨论科普期刊研究的得失。【结果】 从萌芽期、拓展期、深化期与转型期切入,分析每个阶段科普期刊研究的特征与动因。【结论】 我国科普期刊研究经过逐步发展正走向深入和更高水准,但仍存在研究内容散乱、理论思考与专题研究匮乏的问题,未来应拓宽研究视野并引入跨学科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0.
赵鸿玉  王旭 《情报科学》2022,40(4):107-117
【目的/意义】量化分析“五计学”的学科交叉研究,揭示“五计学”的学科来源与知识结构,掌握跨学科模式 及规律,有助于推动开放科学背景下“五计学”研究的创新和发展。【方法/过程】采用核心主题词检索策略,基于文 献计量的视角,研究“五计学”知识产出的跨学科广度、知识流动的跨学科广度和演化特征。【结果/结论】①“五计 学”知识产出呈现稳定增长,知识产出和知识流动多元学科特征明显;②“五计学”分学科知识产出对不同学科知识 的吸收能力有较大差距,不同学科“五计学”知识扩散效应不同。③“五计学”研究知识流入时滞多集中在2年,但不 同学科“五计学”知识流出时滞差距较大。④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是“五计学”的主研究学科,但核心地位正在弱 化,科学研究管理的“五计学”知识产出整体质量最高。【创新/局限】揭示了“五计学”研究的跨学科广度特征。未来 增加图书、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载体进行跨学科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