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道家思想与现代人的心理健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当代社会在经济上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但是由于文化建设的相对滞后,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生命等问题上,存在这一定的紧张关系,从而造成精神障碍类疾病的高发。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对于现代人处理人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绝圣弃智”的智慧,对于是现代人的在处理生活挫折时,是一种重要的心理防御机制。“不生不死”的理论,可以使人们超越生死,获得心灵的开悟。继承道家优秀的文化遗产,可以成为医治当代人心理健康疾病的文化良药。  相似文献   

2.
道家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哲理思想,对人的心理健康调适具有显著作用。老子的“无为”和庄子的“逍遥”道理对人们的思想有很深的启发。针对当前很多大学生不健康的心理表现,建议把道家文化列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由辅导员和专任教师研究、宣扬优秀道家文化,以缓解大学生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道家是先泰诸子百家中非常重要的一家,道家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清静无为,人们历来认为道家思想消极。然而几千年来,道家一直不被人们遗忘,道家思想依然熠熠生辉,因为道家思想中有许多“真理的颗粒”,特别是在看待世界和处世哲学方面。道家“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哲学主张在班主任工作中是可以借鉴运用的。这里笔者想根据班主任工作的经验,谈一谈班主任工作的“无为”艺术。  相似文献   

4.
《刻意》对庄子的思想进行了别具一格的概括,比较集中地阐发了道家的“无”和“朴”的思想,并把它上升到道之本,人之本的地位,强调遵循自然之道,表现了庄子思想的根本追求,体现了道家独特而深刻的思想文化价值。文章提出的道家至德、至道、至治、至养、至美之理想境界,对提升当代人的人生境界有着深刻的思想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孔子的《论语》蕴含颇为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在心理学思想的基本观点方面,有“不信鬼神”与“死后自知”的形神观、“尽人事”而后“听天命”的天人论、“天下之性人为贵”论。属于知虑思想的,有“多见”、“多闻”的感知论,“近思”、“远虑”的思维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感知与思维关系论。在情欲思想方面,有“能好人,能恶人”、“节情”、“节欲”、“不欲”与“推欲”。属于志意心理思想的,有“匹夫不可夺志”的意志价值论,立志、“笃信”、“有恒”的意志过程论,求仁、“克己”、“死守”、果断的意志品质论。在智能心理思想方面,有智能相对独立论的初始萌发、智力类型论的初步确立、智能后天发展论的明确提出。属于性习心理思想的,有“性近习远”论、性善论、性格类型论。这些都表明,孔子的心理学思想并不局限于教育心理思想的范围,而是广涉现代意义上的普通心理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先秦儒家提出的“吾日三省吾身”和道家提出的“吾丧我”,不仅是哲学思想命题,同时也可以看作心理学思想命题,它们指点的“省”和“丧”作为两种心理活动路径,对于中国古代人们的艺术心理,对于诗、画以至小说、戏曲创作与评论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儒家的内省包括养心、养气和自讼,都要求“忠”和“恕”,就是严格地省察自己进而推己及人。道家则主张“丧”或“忘”,远离世俗物欲,提升到超功利境界。为了帮助主体达到所追求的心境,他们还相应地提出一系列心理技巧。原属哲学和伦理学的思想,被引进文学艺术创作领域时,经过转换和改造,至今仍有很强的适用性,吸引研究者多角度的解读。  相似文献   

7.
试论《吕氏春秋》的美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氏春秋》体现出战国晚期儒道美育思想的会通、合流倾向,而道家以尊重人的自然生命为主旨的养生学说是其美育思想的核心。《吕氏春秋》美育思想以“乐”论为中心,在音乐本体论方面主要受道家宇宙本体论影响,具有纯艺术论倾向;在音乐的政治、道德教化功能方面则吸收了儒家礼乐教化的美育现;在音乐的审美心理及其与个体养生的关系等问题上,主要以道家养生学说为主体同时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的“乐”论观,并有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道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非常重要的一家 ,道家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清静无为 ,人们历来认为道家思想消极。然而几千年来 ,道家一直不被人们遗忘 ,道家思想依然熠熠生辉 ,因为道家思想中有许多“真理的颗粒” ,特别是在看待世界和处世哲学方面。道家“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哲学主张在班主任工作中是可以借鉴运用的。这里笔者根据班主任工作的经验 ,谈一谈班主任工作的“无为”艺术。班主任开始班级管理的第一步是建立班规———班级规章制度。虽然学校有各类规章制度 ,但在具体的班级活动和班级管理中 ,依然需要根…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涵盖思想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诸多方面,是培养大学生成才的必修课,是大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引领大学生思想成长的全方位育人过程。绘画心理学融合心理学和绘画的特点,利用心理学中的投射原理,将人的潜意识具象化,人们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用非语言的形式将潜意识的想法、感情、冲突呈现出来。将绘画这一心理特征运用在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但能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涵,而且能增添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和色彩,具有较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荣格的人格心理学理论作为西方精神分析学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东方文化,特别是与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有着不解之缘。在人格本质上,对人格的整体性、发展性与和谐性的重视是两者人格思想的核心;在人格类型上,都倡导“内”具个性“,外”具和谐性的内外兼和之人,只是两者各有所侧重;此外,两者在人格结构、人格发展目标、人格治疗观等方面都存在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后继者发展和完善的一个科学理论体系,其一脉相承的继承性和不断丰富发展的与时俱进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论,马克思结合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创立了唯物辩证法。道家主张清静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历史的发展中,道家思想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独特的领悟,在哲学史上有着永恒的生命力。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下,把道家思想的朴素唯物主义、朴素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有效地结合,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2.
陈子昂是初唐诗文革新之人,在诗风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探讨陈子昂诗歌,不得不探讨其思想。陈子昂的思想出世和入世兼存,但隋唐以来盛行的道家思想和家族的道教背景,使得他在面临人生痛苦时更多与道家思想相契合。在其所作的《感遇诗三十八首》中,他尽情地抒发个人襟怀,将道家思想纳入其政治观、人生观和宇宙观中,在此组诗歌中体现为化用道家之语、比兴托物和文论观方面。  相似文献   

13.
李贽虽非道家人士,却深受道家思想影响。李贽思想的道家内藏主要见于:李贽“童心说”内藏道家蕴涵,“童心说”直接受到老庄思想影响;李贽行为任性自然,传承于老庄悠然率性之本色,有道家风格;李贽思想的平等观,与道家学说如出一辙;李贽对传统封建统治思想的强烈批判,直接发扬了老庄的批判之风,他是道家批判精神的实际践履者;李贽大无畏的生死观不仅受到佛禅思想的影响,也受到过庄子“过隙人生”、“悬解”等理论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道家是与儒家齐名的另一文化,其主要哲学主张是“依乎天理”即遵循客观规律。人要“依乎天理”、“顺其自然”.就必须做到“清净无为、与世无争”。太极拳既是道家的健身养生术,又体现了道教“清静为天下正”、“柔弱胜刚强”、“反者道之动”等教理教义思想,是道教理论思想在拳架形体上的充分反映。  相似文献   

15.
劳伦斯在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揭示了工业化社会人类的生态危机——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人性的异化、生命的枯竭;同时也提出了拯救生态危机的策略——要融入自然,与自然一体,恢复人类性的生机与活力。劳伦斯对于生态危机的书写,对于生态危机的拯救策略,涉及到现代西方人的生存危机与拯救这一严肃的问题,体现了劳伦斯对和谐生态理想的追求及对现代西方人的生存与前途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淮南子》中生命美学思想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汇合道、儒等多家思想,发展成为自己独特的生命美学论.文章从形、神、气三位一体的美学建构,到人性虚静与性善说的贯通,再到德福间的矛盾对《淮南子》生命美学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太平经>是汉代道教经典,其中蕴涵了丰富的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和尊重万物的生态伦理思想,这些思想对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着重研究道家思想在现代服装设计上的应用,找寻道家思想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优点,将道家思想融入到我们现在生活生产的环境中,传承道家思想,汲取道家思想精神内涵,让道家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重新焕发生机,为道家思想融入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提供一个优秀的范例。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Taoist reading of Camus’ posthumously published novel, The first man. With its focus on the early life of the central character, Jacques Cormery, The first man is a semi-autobiographical account of learning and transformation, but it is, like so many other stories of its kind, one sustained by complex tensions: between the comfort of the familiar and the promise of the new; between possibility and despair; between resistance and acceptance. A theme that binds some of the key educational elements of the book together is love: Jacques’s love of his mother and his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and their love for him; love of learning; and love of ‘home’. A Taoist theoretical framework is helpful in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this love and its pedagogical significance. In particular, the book exemplifi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figure of the mother—both in the person of Jacques’s mother and more symbolically in the notion of ‘the Great Mother’.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thoughts on the value of literature for educational inquiry.  相似文献   

20.
道家的自然无为、道法自然的生态观念 ,与马尔库塞的生态美学思想之间具有相似性。这种相似性 ,是由哲学、伦理、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形成的。道家与马尔库塞不约而同地为我们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生态危机开出一剂良药 ,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