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裴涵昱 《考试周刊》2012,(38):114-115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个案分析法对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西班牙队决赛阶段7场比赛的所有进球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统计与分析,即对西班牙队总进球数、定位球进球数及特点、运动战进球数及特点和西班牙队技战术特点等作了细致明了的分析,得出了西班牙队在比赛中非常善于利用快速反击的方式组织进攻,取得进球,并对我国男子足球队作了启示性分析讨论,以便为我国各级球队的训练和比赛提供科学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十八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的任意球进攻战术运用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就其在前场35米范围内不同区域的分布特点。组织形式与场区的关系及运用效果等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本届世界杯的进球总数虽有所下降,但前场任意球的进球比率却高于前两届.未来足球的发展,前场任意球将成为各球队得分的重要进攻方式.  相似文献   

3.
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进球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电视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64场比赛147个进球的射门区域、进球方式、进球时间和进球队员位置进行分析研究,找出本届世界杯足球进球的规律,为今后各级球队的日常训练和比赛、提高射门进球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录像观察、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的147个进球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的比赛中,平均场进球2.30个;下半场的进球略高于上半场,下半场76~90m in为全场进球高峰;进球的主要区域是罚球区内;进球的进攻形式主要是以定位球进攻为主;进球的发动区域,主要以中场发动;进球的方式以脚射进球为主,抢点直接用脚射门是主要得分方式;前锋是主要的得分位置,后卫的进球数呈上升趋势;进球前的传球次数主要以5次(包含5次)以下为主;进攻队员的进球较少受到防守队员的干扰。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前8名球队决赛阶段攻防技战术主要指标数据进行观察统计与比较分析,旨在找出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足球攻防技战术某些特征和规律,为日后足球教学、训练以及科学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进一步丰富世界杯足球赛攻防技术特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4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的171个进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下半场61-75min和76-90min进球数出现高峰;罚球区内正对球门区域是进球率最高的射门区域;球门的中下部是进球入门的主要地区;前锋队员进球数最多;进球射门方式以抢点直接射门为主;与前两届世界杯相比,左、右脚的射门进球次数差距在缩小,头球射门也是最常用、实效的部位;定位球和中路进攻进球效率更高;进球以低平球和地滚球居多;传球次数与进球数量之间具有高度负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对第十三届、十六届世界杯足球锦标赛进球的录相观看和有关的资料的数据进行统计,并结合两届世界杯相关材料,对进攻战术中的两肋进行分析,揭示当今国际大赛进攻点的一大特色,为足球战术训练及比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64场比赛打入的145个入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淘汰赛阶段的场均进球数要多于小组赛阶段;下半场进球数要多于上半场,比赛结束前的15分钟是进球的高峰期;进球方式是以脚踢为主,其中,短传配合进球率最高;8强球队中多数是以攻势足球或控制比赛节奏的打法为主;罚球区及罚球区前沿是进球的主要区域;球门下部是进球入门的主要区域,其中右下角进球率最高;中路进攻进球位居各种进攻方式之首;前锋仍是各位置中进球数最多的,其次是中场和后卫。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的142个进球特征统计,结果表明,下半场进球数高于上半场,进球主要区域是在罚球区内,进球方式是以脚射为主,由中路发动进攻是进球主要进攻形式,各位置进球数最多的是前锋运动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06年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的147个进球情况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比赛的最后阶段进球最多,进球的主要区域在罚球区内的中间区域,进球以脚射为主,由中、边路结合发动进攻为进球的主要进攻形式,各位置进球数最多的是前锋运动员。  相似文献   

11.
第十七届世界杯足球赛进球情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曦 《湘南学院学报》2004,25(2):112-114,117
本文运用电视直播观察、录像及文献资料,对第十七届世界杯全部64场进球的配合形式、时间、射门动作方法及队员位置分布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表明:边路进攻是最致命的进球配合形式,比赛75min-90min是进球的最高峰,但各时间段进球数较平均,总体上随着比赛时间的延续进球数逐步递增.脚内侧、脚背内侧、头顶球的射门进球数量最多,效果最佳,前锋进球最多,是各队攻城拔寨的"突击手",简炼、快速、准确是射门动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王增良 《考试周刊》2013,(2):112-113
作者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分析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的远射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并对欧洲、亚洲、南美洲、中北美和加勒地区的远射次数、进球数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欧洲球队的特点比较鲜明,他们一般都是在禁区外沿完成射门,由于个人技术不如南美洲的球员,他们打进禁区再射门的机会不多,因此他们多选择远射。本届世界杯赛球队比赛阵形更趋动态变化;显现活点进攻特征;重视防守,普遍贯彻守好再攻的指导思想;远射进球多充分体现了现代足球比赛攻守平衡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对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32支球队64场比赛的145个进球特征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阵地进攻进球数位居各进攻形式之首,中路进攻是主要进攻路线,进球前通过传接配合是进球数最多的技、战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第17-19届世界杯足球决赛192场比赛443个进球主要特征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三届世界杯赛都是前锋队员进球最多;下半场进球率高于上半场,尤其全场比赛最后15min时段进球率最高;罚球区进球率最高,但罚球区进球数则呈逐届下降趋势;0-5脚传球后进球率明显高于6次以上传球后进球率,这与著名英国足球专家休斯先生所著《足球获胜公式》中统计结论相一致;前场组织发动进攻进球率最高;抢点脚射进球率最多,头顶球是三届中不可少的进球方式;定位球进攻和中路进攻的进球在近三届世界杯赛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边路进攻则呈逐届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1930年开始的第一届世界杯足球赛到2010年南非第十九届世界杯足球赛的全部冠亚军队的进球数量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世界杯足球赛冠亚军队伍成功的原因主要是:从竞赛的历程来看,世界杯足球赛冠亚军的比赛积分普遍高于其它队,竞赛状态相对稳定。世界杯足球赛冠亚军的进球曲线与世界杯足球赛平均进球曲线相似,世界杯足球赛冠军进球数普遍均低于杯赛平均进球数;世界杯足球赛冠军队分组赛的进球平均数明显高于淘汰赛,世界杯足球赛亚军队分组赛的进球平均数明显低于淘汰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第19届足球世界杯32个参赛队64场比赛143个进球的特征统计研究,结果表明,本届世界杯总进球数是前三届由逐届下降转为上升的折点。在90 min比赛中,下半场进球数高于上半场;全场比赛结束前15min进球数最多,比赛开始第一个15 min进球数最少。罚球区仍然是进球最多的区域,其次是罚球区前沿区域。前锋队员进球最多,依次是中场、后卫队员。在各进球方式中抢点脚射进球数位居第一,依次是头顶球进球、运球突破脚射进球。定位球进攻进球数明显列各进攻形式之首,依次是中路进攻进球、边路进攻进球。由前场组织发动进攻进球率最高,依次是中场发动进球、后场发动进球。从球门下部进球率较高,其中球门2区进球数最多,球门5区进球数最少。进球前经过队员之间"1"次传球配合后射门进球率最高,而经过"5"次以上传球后进球数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7.
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142个进球情况进行分析,并与17届世界杯进球情况进行对照,发现第18届世界杯进球总数有所下降,攻守均衡、防守更为坚固的打发占据主流。上下半场进球比较均衡,除了在比赛的结束阶段出现的进球高峰外,各个阶段的进球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呈递减趋势;进球区域主要是在2区,罚球区外到30米区域也成为本届世界杯进球的重要区域;由中路配合切人发动进攻为进球主要进攻形式,定位球越来越受到各队的重视,战术水平也有较大提高;进球方式以抢点直接射门为主;进球大部分是由4次以下的传球完成的,且传球次数越少进球越多;进球数最多的是前锋队员,前卫队员的攻击性插上进攻已成为各队进球的重要手段,远射是他们主要进球方式。  相似文献   

18.
对2010年河北省第13届运动会男子足球(甲组)比赛6支队伍15场比赛67个进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比赛最后15分钟进球最多,进球方式是以利用中、前场抢断或对方失误,通过中路配合或边路传中为主要进攻形式,多数进球是由4次以下传球完成的,在罚球区内抢点直接脚射是主要的进球方式.  相似文献   

19.
比较近几届世界杯足球赛与我国足球甲A联赛的角球及前场任意球的进球率,说明角球和前场任意球进攻得分的重要性,并设计了战术和手势配合图,为以后教学和训练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陈杰  赵军 《考试周刊》2009,(49):111-112
角球作为一种前场任意球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进球手段。本文根据第17届韩日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比赛角球的统计数据,分析了角球的落点、球的运行轨迹、进球方式及位置等,揭示了世界足球强队在本届比赛中采用的角球战术进攻特点.以便了解现代世界强队运用角球进攻战术的方法手段,探索规律,以利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