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课标指出,“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一、语文教育的使命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文素养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主要包括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这一概念还决定了语文课程的重要地位:“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就成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成为全体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标”中对语文素养又作了明确的阐释,“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然而,大多数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往往“谈作文色变”。有人概括当今农村学生作文“三乏”,即学生学识贫乏、生活积累贫乏、思想情感贫乏。针对农村学生的现状,我觉得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作文指导。  相似文献   

9.
蒋晓龙 《学语文》2004,(5):49-4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教学目标,认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何谓语文素养?新课标是这样解释的:“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这告诉我们,写作能力不仅是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体现,而且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表现。因此,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能就写作论写作,而应是既立足于大语文教育观,培养语文素养,又要遵循写作教学的规律,使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写作能力的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而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相互促进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注重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勤练笔,让学生在阅读中练笔,从练笔中加深对文本的领悟,享受练笔乐趣。  相似文献   

12.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依据语文教学规律,科学地处理好“五个统一”,才能全面完成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对义务教育阶段所要达到的语文素养的总要求:“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王凤花 《辅导员》2014,(22):55-55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要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语文能力,就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写作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作文教学改革历来是教育改革的重头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育的目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也就是说,语文课程改革不是面向少数尖子学生,也不是大多数学生,而是每一名学生,使每名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那作文到底应该从哪里“做”起呢?  相似文献   

16.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定位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后,写作的地位更加突出。本文通过对学生“主题作文”的探究,提出“主题作文”的训练是提升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面对开放、锐进的现代社会,语文教学也是锐意改革,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教学理念,其中写作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学生作文水平低下却众所周知。作为一名初中语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