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c-fos基因在运动训练增强学习记忆能力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毅飞  徐波  季浏  王泽军 《体育科学》2005,25(10):75-78
研究表明,长期适宜的运动训练可以提高人和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但对于适宜运动训练影响学习记忆的作用机制还不清楚。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已经了解到一些与学习记忆有关的基因及其功能。如即刻早期基因cfos,它通过影响转录和翻译控制进而影响学习记忆能力,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并逐渐将其作为学习记忆功能的客观指标之一。根据已有的相关报道,探究cfos基因在运动训练增强学习记忆能力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发现,适宜的运动训练促进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很可能与引起cfos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突触可塑性是学习记忆能力的生理基础,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和理论分析法,探讨了运动训练对突触可塑性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与学习记忆能力改善的机制。研究发现运动训练对突触的结构和功能均能产生可塑性的影响,从运动训练对突触结构参数、突触前轴突末梢线粒体的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及突触素、BDNF、NMDA受体产生影响等方面,说明运动训练促进了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日益增多的研究表明,长期适宜的运动可以提高人或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但其机制尚未明确.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作为一种重要的核转录因子,在学习记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用文献综述法,从运动对学习记忆的影响、CREB与学习记忆的关系、运动对CREB的影响及其机制对学习记忆的意义等多个方面,分析并探讨了运动提高学习记忆能力与转录因子CREB作用的关系,试图在分子水平上为运动促进学习记忆能力提高提供一个证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运动对抑郁模型大鼠额前皮质BDNF、HSP70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为进一步理解运动改善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 Wistar大鼠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干预组。4周时间内,通过给予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刺激建立抑郁大鼠模型,运动组除接受应激刺激外,每日进行小强度运动训练。4周后,对大鼠进行类抑郁行为评估,断头取脑后对额前皮质BDNF、HSP70水平及氧化应激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4周运动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运动干预组大鼠在5 min的强迫游泳过程中,累计不动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干预组大鼠额皮质BDNF水平、HSP70含量及抗氧化损伤能力(总抗氧化能力及SOD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而反映氧化损伤水平的MDA含量下降(P<0.05)。结论额前皮质可能是运动干预抑郁症的作用脑区之一,且这一作用可能是由额前皮质BDNF、HSP70及抗氧化能力上调共同介导的。  相似文献   

5.
运动疲劳对大鼠海马CAI 区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神经电生理学的方法,揭示运动性中枢疲劳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G)、有氧运动组(AG)和运动疲劳组(FG)。采用微电极技术在体观察运动训练后大鼠海马CAI区神经元自发及诱发电活动的变化规律,并通过被动回避行为条件反射的方法观察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FG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的自发和诱发电活动均显著低于CG组和AG组(P〈0.05)。FG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低于CG和AG(P〈0.05,P〈0.01)。结论:运动疲劳可抑制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兴奋性,并降低其学习记忆能力。提示:海马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与学习记忆能力有密切关系,运动疲劳导致海马神经元电活动的变化可能是其学习记忆能力降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可能与学习记忆相关脑区突触形态与功能、中枢神经递质系统以及基因表达等3个方面的简要综述研究,对运动影响学习与记忆能力的机制将有更为精确与全面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推动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7.
目的体育锻炼可延缓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下降,然而机制尚不清楚。通过探讨8周跑台运动对糖尿病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通过检测大鼠血糖含量、海马氧化应激水平及海马CA1、CA3区BDNF及TrkB表达,探讨跑台运动影响糖尿病大鼠空间记忆能力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n=10),糖尿病对照组(DR,n=9)及糖尿病运动组(DE,n=9),随后通过腹腔注射STZ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然后DE组大鼠进行8周跑台运动,体重及血糖含量每2周测量一次。运动结束后,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空间记忆能力,检测大鼠海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GSH)及过氧化氢酶(MDA)含量并计算海马CA1、CA3区BDNF及受体TrkB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DR组大鼠体重显著下降(P <0. 01),血糖含量显著增加(P <0. 01);水迷宫实验中DR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初次找到原平台的时间延长及到达平台的游泳距离均明显延长(P <0. 01),穿越站台次数及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均显著减少(P <0. 01);海马SOD活性下降,GSH含量减少,MDA含量增加(P <0. 01),海马CA1、CA3区BDNF及TrkB数目及面积均显著下降(P <0. 01)。而8周跑台运动可削弱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的下降,海马抗氧化酶SOD活性增强(P <0. 05),MDA含量显著下降(P <0. 01),而GSH含量无显著改变(P>0. 05),海马CA1、CA3区BDNF及TrkB表达显著增强(P <0. 05,P <0. 01)。结论规律跑台运动可以通过降低血糖水平激活Ⅰ型糖尿病大鼠海马CA1、CA3区BDNF/TrkB信号通路及增强海马抗氧化能力,从而纠正STZ诱导的海马功能紊乱起到脑保护作用,增强糖尿病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证实了体育锻炼可能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认知功能紊乱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长期适宜的运动对学习记忆提高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其机制是多方面的。多巴胺(DA)作为一种新型的神经递质,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对DA与学习记忆的关系、运动与学习记忆的关系以及运动与DA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深入了解运动与学习记忆及DA三者间的关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4周跑台运动对慢性应激致去卵巢大鼠抑郁、焦虑行为及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前额叶皮质(Prefrontal Cortex,PFC)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去卵巢应激组及去卵巢应激运动组,除了假手术组大鼠,其余3组大鼠采用卵巢摘除建立大鼠围绝经期模型,再通过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MS)建立抑郁模型,同时,应激运动组大鼠进行4周跑台运动。运动及应激结束后通过旷场实验、高架迷宫实验、明暗箱探索实验及水迷宫实验等方法测试大鼠行为学指标变化,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法检测前额叶皮质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多巴胺(dopamine,DA)及5-羟色胺(5-hydroxy trptamine,5-HT)的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半定量方法对前额叶皮质BDNF神经元的数量、面积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卵巢摘除及慢性不可预知应激增强了大鼠的抑郁行为及焦虑行为,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行为学表现为旷场试验中大鼠穿越格数及直立次数均显著减少,高架迷宫实验中OE%、OT%及(开放臂+闭合臂)均显著下降,明暗箱实验中大鼠明箱时间缩短,水迷宫实验中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血清皮质醇(cortisol,Cort)水平增加,前额叶皮质单胺类神经递质DA、NE、5-HT含量均显著下降,BDNF表达减弱。而长期跑台运动可以显著改善去卵巢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及增强学习记忆能力,血清Cort水平下降,前额叶皮质单胺类神经递质DA、NE、5-HT含量增加,BDNF表达增强。结论跑台运动可改善去卵巢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及焦虑行为,增强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机理可能与长期跑台运动降低去卵巢抑郁大鼠Cort水平、拮抗HPA轴功能亢进、上调前额叶皮质BDNF的表达、有效调整中枢神经递质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0.
记忆是人类的高级认知能力,它是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认知能力。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体育运动。运动对人类大脑认知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其中,运动对人类记忆的作用就受到较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就将着重阐述运动对不同记忆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主要包括运动对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关系记忆、空间记忆等方面进行阐述,影响机制也主要包括海马突触可塑性、基因表达以及脑功能结构等方面进行阐述。通过对运动与记忆关系的整理和阐述,能够为运动促进记忆的作用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运动与CaMKⅡ     
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2+/calmodulin-dependent kinaseⅡ,CaMKⅡ)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是突触后致密物(Postsynaptic Density,PSD)的主要成分,参与调节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信号转导、突触可塑性和磷酸化蛋白等。CaMKⅡ在LTP的形成和学习记忆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长期适量运动能够增强学习记忆,CaMKⅡ在运动影响学习记忆分子机制中的作用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有关人类脑健康的问题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动物研究表明,运动可以促进动物脑的神经再生,改善人脑的认知功能,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并进而介导脑老化的进程,防止脑衰老;此外,运动还可促进帕金森病的行为恢复。以上这些相关研究主要以成年动物或人为研究对象,但生命早期的运动对于脑发育乃至以后整个生命过程中脑健康的影响问题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讨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运动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采用文献资料法论述了BDNF的结构与生物学特性,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运动与BDNF关系的研究进展及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果表明:无论是规律性有氧运动,还是短时间急性运动都可以诱导BNDF的释放进而有利于增强神经系统的运动健康效应。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海马NO在运动训练中的变化及对学习记忆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了解NO在学习记忆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运动刺激可诱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e factor BDNF)mRNA表达上调,BDNF分泌增多。可促进脑损伤后的恢复、提高抑郁症的治疗效果、预防老年痴呆和增强记忆。  相似文献   

16.
突触可塑性是学习、记忆的细胞分子学基础,突触后致密物在突触可塑性中对揭示学习和记忆的分子机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突触后致密物的可塑性变化易受突触前传入信息和机体内部或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而运动可以改变突触后致密物可塑性变化进而影响学习记忆。本文综述了突触后致密物的结构及功能与突触可塑性的重要关系,探讨运动训练对突触结构和功能可塑性的影响,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揭示运动训练对学习记忆促进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Cognitive enhancement refers to any type of improvement in cognitive performance following targeted interventions. Cognitive training is a rapidly growing market with potential to further expand in the future. Several computerized software programs promoting cognitive enhancement have been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with controversial results and implications. Within the research field, advances have been made regard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benefits inherent to cognitive programs, mainly involving working memory mechanisms and videogame training paradigms. In a distinct literature, physical exercise has been shown to broadly enhance cognitive functions, in humans and animals. In this article, we bring together these two trends of research in a comparative review, leading the discussion to an emerging third approach: designed sports training. Specifically designed sports, which tax working memory and spatial ability by incorporating motion in three-dimensional space, are an optimal way to combine the benefits of traditional cognitive training and physical exercise into a single activity. We discuss these findings in the context of embodied cognition, and argue that sensorimotor learning in designed sports is a key mechanism linking training and cognitive enhanc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