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芸莉 《考试周刊》2010,(41):140-141
默会知识相对于明确知识而言。要发展英语语言的实践能力.光靠掌握明确知识是不行的.还必须掌握相应的“个人实践知识”即默会知识才行。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不仅包括教师传授明确知识的过程,而且包括学生通过实践活动领悟和获取必要的默会知识或直接体验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上形成较好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波兰尼认为:默会知识和非默会知识存在于学生的知识体系中,但是如何运用两者解决问题呢?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将默会知识的传授与体验作为能力目标,采用"进阶式"的渐进方式,"进阶式"教学登的是"原有默会知识—新的明确知识—强化明确知识—新的默会知识"的知识转化的"山",让学生感受到学科的美,唤起学生自发的进取心和热情,激发学生源源不断的内部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达到掌握知识的高层面,最终实现"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3.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教学要优化课上、课下环境,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尽量采用"任务型"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仿真实践中或从学校到社会不同场合的语言实践中学习,以达到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4.
英语课程标准认为,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可见,"语言技能"属于语言实践行为,"语言知识"是对语言实践规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是对语言运用的理性认识。"语言技能"是"语言知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语言知识"又反过来规范和检  相似文献   

6.
现行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感觉到,朗读在英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学生通过英语实践和学习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课堂是学生获得英语知识和技能的主阵地,如果仅靠非常有限的课堂时间,学生不但缺少语言实践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张宇婷 《海南教育》2014,(10):72-72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情境教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有效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相似文献   

9.
正"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初中阶段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逐步掌握更多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关键阶段。在从事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会接触到许多英语基础不同的学生。由于各自不同的学习方法他们的学习技能就会出现不同的发展程度,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技能呢?我将从英语口语训练方法、英语练习的订正方法和课外资源的运用这三点阐述我的观点。一、利用口语训练培养学生说的语言技能  相似文献   

10.
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所以,我们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转变教学观念,不再是"教学生学会",而是"教学生会学".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予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授之以渔".  相似文献   

11.
<正>传统的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读写能力的强化,轻视口语表达的训练,最终导致英语学习成了"哑巴"英语,凸显不出语言学习的交际功能。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说"1.坚持英语授课,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输入是学生语言输出的重要来源。教师给学生所提供的语言输入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输  相似文献   

12.
英语课程标准认为,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正是在上述教学要求下,优化课程练习,注重围绕学生语言知识  相似文献   

13.
童淑慧 《吉林教育》2008,(11):36-37
随着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英语教学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现行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目前,相当一部分初中毕业生在"说"这方  相似文献   

14.
初中英语新课标中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从新课标的要求不难看出,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更关注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应用交际法教学法,让语言教学不只是纯语言形式的研究,而应是运用语言作为交际工具,为社会上各种交际活动服务。  相似文献   

15.
当今的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而且要求学生掌握英语语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我们要改变单纯的"为语言而学语言"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本文联系教学实践,阐述了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重要性、内容以及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传授文化背景知识,有效地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慧 《考试周刊》2009,(19):125-126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既包括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7.
<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态度,帮助他们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可以说,如果能让学生爱上英语学习,对一线英语教师来说,就是最成功的英语  相似文献   

18.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发展学生的基本能力,即掌握基本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从而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这一目的中我们不难看出,英语学习的关键在于听说领先,这也是英语语言学习的宗旨。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技巧和听说能力,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本文笔者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教学实践,就如何改进教学方式有效的完成听说教学任务,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和想法。  相似文献   

19.
"默会能力"不同于"默会知识"。在认识结构中,"默会能力"即"默会认识"。由"集中意识"和"辅助意识"功能整合的默会认识能力结构,整体大于部分。所以,不能认为通过"默会能力"得出来的知识就是"默会知识",两者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种种知识是被作为一个整体来掌握的,每一个知识的形成都是可言传知识和默会知识的混合物。不只是"其他的表达方式"具有不可言传性,而且"语言的表达方式"也具有不可言传性。  相似文献   

20.
张韵 《学子》2013,(12):48
传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既定的目标向学生传授语音、词汇、语法、句型、课文等教学内容,学生按照确定的程序被动地接受知识,花费大量的精力死记硬背,过程机械,索然无味,完全忽略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需要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交际活动的,最终导致"哑巴英语"现象。那么,如何才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技巧,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一项交际工具呢?任务型教学法是近年来受到英语教师认同和接受的教学方式,它是交际语言教学法的发展,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成具有实践意义的一种教学方式,解决了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问题。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进行知识的自主构建。教师可以依据实际教学需要,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