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教育》2007,(B10):2-2
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强调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要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在思想先导、根本前提、根本途径、根本保证、现实切入点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和新突破.治国理政的理念更新、科学发展的大力推动、共建与共享的有机统一、公正制度设计及政策转化、民生改善的最终落实等各个环节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支撑和维系着社会公平正义的大厦.  相似文献   

3.
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要突出“转型升级”主题,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把洞庭湖生态区规划建设成为江湖流域生态经济、“四化”协调推进、“两型社会”深化发展的示范区;要立足“两型”基调,实现生态与“两型”的互动,把洞庭湖区打造成为中国和世界生态经济的“洼地”;要强调“民生”绩效,注重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要着眼大局,立足现实,突出重点,强调民生绩效,为长远计,为民生谋。  相似文献   

4.
“住有所居”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标,也是政府肩负的执政责任。它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明确自身职责和角色定位,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走出在产业定位、征地拆迁、房价调控、市场失效、住房保障、住房消费、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误区,探寻出一条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的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洪玫 《中国教工》2010,(11):12-13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阐释有新的内容。 首先,强调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尽最大力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坚持科学发展,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6.
一、在十八大精神引领下,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得、劳有所行、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和谐或社会和谐是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公正即和谐,和谐须公正”是西方伦理文化的一个经典命题;“贵公正,促和谐”,“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是公平正义”,这些是中、西方两种伦理文化的共同启示。闺此,为了创设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首先要夯实公平正义的道德基础。这就要深入开展公正教育、公仆教育和公民教育,促进落实当代中国社会公正原则,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公民文化,培育一代又一代充满公平正义的和谐精神、人格健全的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8.
曾钊 《考试》2010,(5):90-92
【热点背景】 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谈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时,强调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他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9.
我们正步入一个新时代,这是一个平等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让人们受到同等的尊重和关照,让人人平等分享发展的成果,日益成为社会的共识,也是治国理政的基础。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中央就明确提出“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要按照“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扩大公共服务,并将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作为让人们共同分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民生问题,民心所系,国运所系。无论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审视,还是从社会、国防等领域衡量,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方略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对亿万老百姓来说,最让他们欣喜的莫过于报告中的"民生"内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的庄重承诺,让亿万人民看到了生活更加富裕的美好前景。此前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和报告中,民生问题就不断被重点阐述和强调。十七大报告,则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六大民生领域,单列一章详细阐述,首次系统提出了改善民生的理念和政策取向,描绘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景,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11.
【热点综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其具体表现有:  相似文献   

12.
加强民生建设是构建长株潭“3+5”城市群“两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在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要切实加强民生建设。在指导原则上,要以人为本,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努力促进社会公平;在管理机制上,要创新社会管理,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在评价机制上,要转变政府传统的政绩理念,建立新型的绩效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3.
民生建设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加强民生建设就要认真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是要解决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社会诉求等问题,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人民的幸福安康是社会存在的价值,人民的满意是社会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虚拟同构体.对公平正义价值理念有着同样追求。网络社会具有公平正义的天然土壤。不仅契合罗尔斯论述正义原则时假设的“无知之幕”,也由于可多元模塑“大同社会”,使人们得到对公平正义的直观感受。但当前网络权力主体滥用权力、网民恶意参与网络社会活动、网络社会缺乏有效运行机制等致使公平正义缺失。这些均为网络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问题。因此对虚拟人网络社会活动应采取兼容并蓄的方针.建立网络和谐生态。并实现从对虚拟人网络社会活动的监督.到对网络权力主体的权力使用监督。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更好地发展教育事业放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学有所教”成为五大“民生”之首,教育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置于民族振兴的基石位置。这一份厚望和期许,使我们在深受鼓舞之余倍感责任之重大。作为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在学生“有所教”的条件下,就要十分重视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要解决学生如何“学”的问题,首先必须解决学生以什么样的心态进行学习的问题。本文从学习心理的角度,试就辅导学生保持积极心态学会快乐学习的策略提出探讨。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每年国民生产总值以9.67%以上的速度递增,财政收入更是以两位数字的速度递增。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却是,中国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事关基本民生问题方面的改善幅度十分有限。农村村民、城镇居民生活改善的幅度十分有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企业领导务必要认真思考,认真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作出的部署,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7.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社会政策以克服贫困和消除社会排斥为基本目标,在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民主、调整社会结构、增进社会团结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社会政策在中国的发展,源于解决社会变迁中出现的现实问题的强烈需求。为此,需要从科学执政的高度重视社会政策,确立“关注民生”的社会政策目标,积极扩大社会政策覆盖面,并逐步实行社会政策的城乡整合,促进社会整体和谐。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从“市民社会”这一“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入手,剖析了西方现代性进程,认为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分离是现代性确立的重要标志,市民社会又是承载现代商品经济和大工业生产的实践领地;由于市民社会内蕴着深刻的矛盾,因而必须超越“市民社会”走向人类社会,即从政治解放走向人类解放。按照马克思的基本立场,中国目前的社会建设首先要健全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其次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培育公民社会;最后要促进社会与国家的良性互动,克服市民社会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公平正义思想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对社会公平正义内涵的新界定,社会公平正义地位的新凸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新理念、新路径、新举措、新体制等六大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