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钓语别解     
之晔 《钓鱼》2006,(11):25-25
乱口 浮标大幅度上升.一直升到标身出水,提竿无鱼;急速下挫,标尖看不见了还是空钩,于是有乱口鱼或称乱层鱼,这是竞技钓鱼的说法。休闲钓鱼也有这种情况,但说法变了,这是小鱼闹窝,一群尖嘴鳖鲦。两种说法都对,问题是竞技自命不凡,看不起休闲.称之为乌合之众;休闲反唇相讥,说池塘内竞技钓是动物园打猎,笼里捉鸡的能耐,也就是拿小鱼开心。  相似文献   

2.
杨拴科 《钓鱼》2007,(2S):28-29
无论是休闲钓还是竞技钓,常常可见到窝子中有鱼星,但不见鱼儿咬钩的现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刘定龙 《垂钓》2003,(10):24-27
竞技钓手运用一些休闲钓法中的东西,会对竞技垂钓有一定的促进和提高;休闲钓手如果多掌握一些竞技钓法的手段,在很多情况下,也可以大大提高休闲钓的速度和乐趣。发烧级别的钓手,不妨把二者合理地结合起来,使之相辅相成,不拘泥于某一种固定模式,才能不断地创新,钓出更大的收获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昕东 《垂钓》2013,(1):33-35
说“竞技引领休闲”,这句话当真有道理。别的姑且不谈,近两年,在竞技钓鱼比赛中频出新法、新招,其中“蘸颗粒”颇为流行,继而也被应用到休闲池钓当中,其收效自不用说……  相似文献   

5.
张炎冰 《钓鱼》2004,(23):21-21
问:悬坠钓法盛行之后.出现了一批专业钓手和热衷竞技钓鱼的职业钓鱼人,并由此形成两种钓鱼风格一竞技钓和休闲钓。您是最早和“海狮”签约的职业钓鱼人。请问,竞技钓鱼和休闲钓鱼在技术上哪些不同?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休闲体育意义空间的探讨,得出休闲体育这个概念所要表达的不是休闲与竞技的并列,更不是对竞技体育本身的反对,而是对包括竞技体育在内的诸种体育方式的规范和意义引导,是对现代性的竞技体育僭越于休闲意义之上的异化的克服.  相似文献   

7.
郝德泉 《垂钓》2006,6(4):42-42
现在竞技比赛钓鲫鱼,选手一般都使用商品粉饵,使用蚯蚓等虫饵者很少。究其原因很简单:商品粉饵卫生,使用方便,上饵速度快,可以适应竞技比赛的需要。但我认为这并不意味着蚯蚓等虫饵在竞技比赛中派不上用场,特别是素有“万能钓饵”之称的蚯蚓,不仅广大钓友休闲钓离不了,竞技比赛中也同样有用处,运用好了甚至还会钓出比粉饵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拖钓鲫鱼     
谷晓林 《垂钓》2005,5(9):21-22
现如今,竞技钓与休闲钓的界限愈发朦胧,竞技钓在融合休闲钓法的基础上出现了“跑铅”、“小跑铅”,休闲钓也借鉴了竞技钓的调钓理念,出现了钓“一标深”、“钓过程”等创新钓法。尤其是一些休闲钓的“黑侠”,不断发掘“黑坑”技法,与塘主可谓是“针尖麦芒”、各领风骚。浮钓鲫鱼的技术发展至今,技法已多为钓友们所熟识,此中高手多不胜举。本人痴玩几年后,也得一左道旁门一—拖钓鲫鱼之法,现拿出与钓友共享。  相似文献   

9.
休闲钓鲫鱼     
徐刚 《垂钓》2007,7(9):27-29
各媒体上关于如何钓鲫鱼的文章很多,但都偏重包一池和竞技钓法。而我国的钓鱼爱好者大都以休闲钓为主,所以在这里我跟同好们聊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汤昕东 《垂钓》2008,8(2):8-10
从字面上理解,手竿竞技钓法理所当然是应用在竞技池钓赛中的。其实不然!目前,绝大多数钓鱼爱好者都已将竞技钓技术灵活运用于休闲钓中。掌握了竞技钓基本功课。不论是竞技比赛,还是休闲垂纶,都能使你更加游刃有余。因此,在化绍新钓鱼学校的第一堂必修课,就是——  相似文献   

11.
运动休闲之要素——兼论竞技娱乐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运动休闲将成为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研究也将成为体育理论的热点和前沿.中国体育迫切需要接纳运动体闲并探讨其学理,最佳切入点是竞技娱乐化.娱乐展现着体育活动的趣味和魅力,成为开展运动休闲的要素,而具体进行娱乐活动时则需要把游戏精神视为灵魂.重视运动休闲的娱乐要素,通过游戏方式,使运动竞技彻底休闲娱乐化,是奥运后我国体育由专业竞技向职业竞技的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12.
钓鱼本是休闲怡情,不像如拳击、散打等对抗性激烈的竞技项目,易发生伤亡。  相似文献   

13.
夏雨龙 《垂钓》2002,2(10):8-9
休闲钓与竞技钓,钓坛上的南帝北丐,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竞技钓有何局限性?应向何处发展?笔者欲反弹琵琶,奏出些旁调异韵,望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浮钓鲤鱼     
小风 《垂钓》2006,6(9):22-22
钓浮是竞技钓手在竞技比赛中经常用到的钓法,但大多只是在钓取鲫鱼、草鱼或鲢鳙时用到。很多钓鱼人都没注意到,其实不论是比赛还是平常休闲钓鱼,都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用钓浮来钓取大物——鲤鱼,下面就我个人的垂钓经验和大家交流一下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浮钓鲤鱼。  相似文献   

15.
王亮 《中国钓鱼》2005,(12):22-23
我们习惯上把经常参加各种垂钓比赛的钓手称为“竞技”钓手,把酷爱垂钓,以钓江、河、库、塘为主,极少参加比赛的称为“休闲”一族。那么休闲钓手若想在短时间内步人竞技钓手的行列,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笔者将这些年在赛场上的心得体会推荐给大家。  相似文献   

16.
1.如何理解休闲体育休闲体育不同于竞技体育。竞技体育是少部分运动精英的体育。而休闲体育则是取悦于大众的世俗化体育,它旨在满足大众的休闲生活中健身与娱乐身心的需求,它追求休闲化、个性化,追求健身强体,娱乐身心,而不过分留意运动的风格技巧。休闲体育也不等同于传统意义  相似文献   

17.
1.对休闲健身与竞技运动的正确认识休闲健身与竞技运动都是社区居民通过身体的运动以及自身身体承担一定的负荷来完成达到目的的,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同之处,故社区居民对二者的认识有一定程度的混淆。事实上,休闲健身与竞技运动存在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体现在二者的目的、方法、运动强度与练习密度等方面,另外依据竞技运动的原则、方法来安排休闲健身,脱离了休闲健身运动的自身规律,这显然是不科学的。2.休闲健身科学化标准要素(1)休闲健身项目选择的科学化:休闲健身项目的选择,应该从参与者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性别、年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8.
崔乐泉 《收藏》2008,(4):66-73
中国古人的休闲健身活动可以分为自娱参与类和被娱欣赏类两大形式。自娱参与类主要是指人们通过亲身参与而达到休闲健身目的的活动形式,如传统的欢歌载舞(图1)、运动竞技等。其中既有闲暇、节日期间的歌舞娱乐(图2),又有传统的保健养生,军事与武艺竞技、娱乐性竞技和其他的民俗游乐竞技等等体育活动形式。而被娱欣赏类则主要是指对一些艺术形式,如戏曲、技艺表演等的欣赏休闲,休闲者藉此达到愉悦心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刘保顺 《钓鱼》2007,(2S):10-11
2006年10月22日,济南市钓鱼协会在秀丽的美丽湖垂钓基地举办了一次团体对抗赛,共34个队,136人参赛。经过一天4场(每场90分钟)的激烈竞争,以4场共11分的成绩获得个人冠军的竟然是一位第一次参加竞技大赛的休闲钓手——刘诚。比赛成绩一公布,所有参赛选手一片哗然,不少竞技高手不得其解。一个从不知名、从没到垂钓基地练过竿又是第一次参加竞技赛的休闲钓手怎么会技压群雄,一举夺冠呢?  相似文献   

20.
何志强 《钓鱼》2012,(9):20-21
竞技浮漂选用的量化标准浮漂的选用对不同的钓鱼群体有不同的选用标准和方法,虽然都是为了钓好鱼,但休闲钓和竞技钓鱼比赛所考虑的内容有很大的不同。竞技浮漂的选用所涉及的参数和条件可以说有很多因素。如何选用对很多钓友来说都有过茫然的困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