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代诗学批评普通推重杜甫。其论评极富特色,表现为:从对杜甫及其诗作总体上的大力推崇到把杜甫偶像化、神化,由对杜甫思想及其诗内涵的肯定到一定程度上出现穿凿、曲解杜诗的批评取向,从用“诗史”称扬杜诗到“诗史”意义的多样化,宋代诗学批评中的杜甫论走过了其繁复的过程,呈现出多维的视野。这为后世更辩证深入地研究杜甫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味”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范畴,首先被运用于诗学批评领域,后来又被运用于词学批评领域.宋代文章学正式成立,文人将“味”范畴移植到文章学领域中:他们以“味”作为品评文章的审美标准,对文章之“味”的创造与生成予以探讨,并提出了“玩味”的鉴赏方法.宋代文人将诗学“味”论移植到文章学,包含了对文章审美特质的肯定,同时也认识到“文味”与“诗味”有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3.
宋代诗学批评对欧阳修人格襟怀及其文学成就予以了高标,对其诗歌审美特征进行了探析,对其诗学渊源也予以了辨分。这为后世诗学批评欧阳修论建构出了广阔的空间,也潜在地揭示了宋代诗歌的审美特征及其创作走向。  相似文献   

4.
否定转移是指位置上与一个词或短语放在一起的否定词,有时在意义上或逻辑上可转移到去否定另一个词或短语。通过总结英语否定转移的四种表达方式,即从一般否定转移到特指否定;从特指否定转移到一般否定;从一种特指否定转移到另一种特指否定;从否定主句谓语动词转移到否定从句谓语动词,来探讨其在汉语中的翻译,以期进一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元体”是宋代诗学批评中的常见话语。在诗学批评史上 ,“元体”由南宋被贬、元明被忽视到清代 ,特别是晚清的被褒和被高扬 ,最后成为宋诗“鼎盛”的代表 ;在政治发展史上 ,“元”时期却是从北宋末到清代 ,始终处于被褒扬的地位。这其实是“元”政治内涵向诗学批评的不自觉渗透、移植 ,元时期并不是宋诗顶峰时期 ,因此 ,“元”也不具备宋诗鼎盛的代表意义。北宋诗歌莫盛于“元”的诗学观念是需要重新思索的。  相似文献   

6.
“元祐体”是宋代诗学批评中的常见话语。在诗学批评史上,“元祐体”由南宋被贬、元明被忽视到清代,特别是晚清的被褒和被高扬,最后成为宋诗“鼎盛”的代表;在政治发展史上,“元祐”时期却是从北宋末到清代.始终处于被褒扬的地位。这其实是“元祐”政治内涵向诗学批评的不自觉渗透、移植,元祐时期并不是宋诗顶峰时期.因此,“元祐”也不具备宋诗鼎盛的代表意义。北宋诗歌莫盛于“元祐”的诗学观念是需要重新思索的。  相似文献   

7.
杜甫作为盛唐伟大诗人,虽没有完整的文学批评专著传世,但纵观整部杜诗,其精深的诗学思想都集中反映在他的诗歌之中。本文通过系统的搜集整理杜甫诗集中的论诗断句并将之纳入到杜甫论诗诗的体系之中,从而完善杜甫的诗学思想,并试图从杜甫对同时代其他诗人诗歌创作及评论中探讨杜甫诗歌的文学批评价值。  相似文献   

8.
清代学者对袁枚的批评 ,无论是偏于肯定还是偏于否定 ,乾嘉学者在袁枚光环的强力幅射下 ,对袁氏之批评多停留于表层的感性体悟而难以深入。道咸以降 ,袁枚光环的逐渐淡漠 ,使人们得以毫无顾忌地踏入其诗学园囿 ,并由此而裹挟进风云变幻时代的诗学追求 ,这在否定派的批评中表现得最为强烈 ,而随园诗学也因此而得到深层的开拓。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否定违实条件句中的否定词在前件中的句法位置和句法角色分布予以探讨,并进行了认知解读。这种否定是概念化者从主观角度出发,把否定投射到事件中去的一种表现。我们发现从主观化尤其是突显的角度来解释否定词的句法分布,否定违实条件句中的否定现象作为一个系统便逐渐清晰起来。这对于母语习得和语言教学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大基本规律之一,辩证的否定是否定之否定规律内容中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这个基本概念,对于掌握和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侧重探讨“完善式否定”和“变革式否定”是辩证否定的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11.
否定观念是客观世界否定性本质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否定范畴则是否定观念在语言中的投射;否定和肯定相生相伴。本文分析了它们的联系与差异,从而凸显出汉语否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not一词在句子中的否定范围共有五种情况:1.全部否定(或直接否定);2.部分否定;3.歧义否定;3.转移否定;5.无not否定。  相似文献   

13.
否定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各种语言中都有一定的否定表达。当涉及到对两种语言中的某种现象进行解释时,通常会采用比较和对比的语言研究方法。该文将通过总结国内外关于“否定”的文献综述,从形态学的层面,运用对比语言学的知识,将形态否定划分为显性和隐性否定,并重点研究了英汉显性的否定词缀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专门探讨英语中如何从特指否定转移到一般否定,并以大量的实例深入分析与此有关的两种转移否定:与绝对否定词有关的转移否定和与一般否定词有关的转移否定。  相似文献   

15.
宋代对白居易的诗学批评,以“元和体”(“白体”)为突破口,复兴了白居易诗歌及理论的现实主义主张,重新体认了元和体“自适旷达”风貌的矛盾性。对白居易的批评视野的开拓,也加快了宋人梳理白诗题材的脚步。正是在对白居易的诗学批评中,宋人开启了建构“宋调”的大门。  相似文献   

16.
宋代诗学批评对李白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评,论题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一、承唐人批评取向,从整体上集中辨析李杜优劣;二、一些诗论家受理学思想影响,对李诗创作旨向予以指责;三、对李白作为诗人的创作才性、艺术渊源、诗作艺术表现和审美风格特征展开详细论析。这基本建构出了古典诗学批评李白论的视野,为后世诗学批评李白之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古典诗学批评白居易论的轨迹表现为:中唐至宋初,诗论家们对其诗作各方面基本持称扬态度;大致从北宋中期开始,出现不小规模的对其诗作审美表现的批评之声;进入明代,诗学批评的意气化色彩明显增强,白居易及其诗作基本处于被否定的境局;清代,白居易论最终进入到较为全面深入的辨析之中。  相似文献   

18.
宋代诗学批评对陶渊明极为称扬,最早多方面地对其予以了论评,主要表现在:一、针对陶为人襟怀情性,是否悟道,因何归隐展开了析;二、对陶作诗态度,诗作用语及诗歌审美特征,风格等论题进行了论评,它较为完整地建构出了后世诗学批评陶渊明论的视野,导引了后世诗学批评陶渊明之论,奠定了后世陶学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从比较语言学的角度而言,英汉两种语言的否定结构在否定词条、否定方式、否定焦点和否定范围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区别。汉语的否定结构相对简单,而英语中的否定结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20.
就英语中的否定表达进行分类和归纳,探索英语中否定的表达式,从而加深对英语中否定的正确理解,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并举例分析了英语否定概念的表达形式--显形否定与隐形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