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艳平 《广西教育》2011,(11):33-34
“老师,我觉得罗敷是一个虚荣的人,因为她出门的时候穿金戴银,打扮得很艳丽。而且她那么年轻,那么漂亮,却嫁给了一个比她大那么多,但是却有很多钱和权势的人,说明她可能很有心机。”“老师,《木兰诗》一文的结局不合理,她恢复了女儿身,可汗知道了应该会判她欺君之罪才对。”  相似文献   

2.
古今人士对王熙凤的“辣”褒贬不一。王熙凤,一个以泼辣形象而在贾府站住脚跟的女人,一个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女人。可是她的泼辣却给我一种悲哀的感觉。她是一只举世无双的蜜蜂,她艳丽却又总是蛰人,可偏偏又伤了自己。她的“辣”是被逼出来的,这是我对她不寻常的性格的感觉。一个大家闺秀,一个自小在封建家庭长大的她,本也该如黛玉般敛声屏气,恭肃严整才是,可却因自幼假充男儿教养,所以懂得了许多,她明白如果自己只是一个唯唯诺诺的角色,那么终有一天,她会成为这个家庭的牺牲品,于是她选择了泼辣。泼辣让她掌握了贾府的经济大权,泼辣让她学…  相似文献   

3.
在《格林童话》中“灰姑娘”的故事大家都看过,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真正的心地善良的“灰姑娘”,她没有“灰姑娘”那段辛酸的经历,而她却有“灰姑娘”那样美好的品质。我笔下的“灰姑娘”是我们班同学,她长得并不引人注目,小小的个子,再加上一双小小的眼睛,给人感觉是那么小巧玲珑。  相似文献   

4.
借着柔和的月光,往日挤满学生的走廊里今夜却显得异常地安静——大家都入睡了。我站在走廊上,等待着老师——我的班主任,今夜我约她出来聊天。突然,门“吱”地一声轻响,老师从房间里走了出来,我的心跳加速,兴奋而又紧张的情绪令人脸发红。“什么事?”老师问我。我笑了笑,说:“难道没有事就不能找你聊天吗?”她笑了,那么灿烂,像一道彩虹。她看起来很随便,给人感觉很亲切。“我们是朋友吗?”我傻傻地问了一句,那种幼稚在今天看来是多么地可笑。她又笑了,脸上的光彩加深,在月光的照映下,给人一种自然却美丽的感觉。“我们是朋友啊!”她终于开口…  相似文献   

5.
生命之花     
一天,我走进教室,习惯性地扫一眼学生,发现晓雪两眼红肿,我向她投去询问的目光,她却垂下了长长的睫毛。下课后,我来到她面前:“晓雪,你怎么啦?”她似有难言之隐,不肯开口,只给我久久的沉默。这时晓雪的妈妈在教室门口出现了,来到办公室,她悄悄告诉我:“朱老师,晓雪来月经了。”“哦?她才十一岁啊。”我脱口而出。小小的生命已开始发育,而她却全然不知是怎么回事,把美丽的生命之花当成一种灾难、不幸,因而那么恐惧、忧伤。如今的女孩营养好,青春期普遍提前,班里又何止晓雪一人如此呢?我立即私下问了几个年龄大一点的女孩,还真有几个呢!她们都…  相似文献   

6.
鱼用翅膀游     
又又上五年级了,她的个子突然长了那么高。上衣、裤子一下子全变小了,穿在身上真滑稽。见了她的人都说:“几天没见,长这么高了。”还说:“真是女大十八变!”又又听着这话,心里想:言外之意是我小时候太丑了!于是她回家找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其中有一张,  相似文献   

7.
小说《边城》的主人公翠翠,是沈从文心目中的湘西苗族文化女神。翠翠“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然而,在人教版必修5的《边城》(节选)中,“从不动气”的翠翠却背‘三骂”。这“三骂”,是否有...  相似文献   

8.
引例:(1)你认识了一位新朋友,问她是否有孩子。她说:“有两个孩子。”那么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的概率是多少?(2)你认识了一位新朋友,问她是否有孩子。她说:“有两个孩子。”你又问:“有女孩吗?”她说:“有。”那么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的概率是多少?  相似文献   

9.
一 安晓琪又在祸害她那一帮子“狐朋狗友”了,非揪着木木给她抄笔记不可,她却一个人悠哉悠哉地看着小说。  相似文献   

10.
一个刚出校门没几年的职高生,不拿父母一分钱,白手起家创造了巨额资产。这就是张丽,一个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张丽从小就表现出对美术的巨大兴趣。4岁时,从来没学过画画的她竟画了一本白雪公主的连环画,线条流畅,栩栩如生,爸妈十分惊讶,把她送进美术兴趣班。但她去了几天就不去了。因为她不想遵循老师严格的要求,总是随心所欲地干自己喜欢的事。张丽从小就标新立异。上课时老师给他们讲了“画蛇添足”的故事,同学们都笑那个人太愚蠢,她却在角落里“语惊四座”:“‘画蛇添足’有什么不好?‘如虎添翼’是件好事,那么‘画蛇添足’又有什么不行呢?…  相似文献   

11.
来信六则     
《初中生之友》2010,(12):60-61
伊妹姐姐: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知已,没想到分班后,她又和另一个人好上了,原来在一起时每天都是“姐”呀“妹”呀的称呼,而转瞬却有人去楼空的伤感。真不想失去她,可又不知怎么和她说。  相似文献   

12.
给妈妈做媒     
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她让你尽情地享用,却不需要你任何回报……这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母亲节又到了,我们谨将以下两文献给天下含辛茹苦的母亲——  相似文献   

13.
外婆果然在呜呜地哭,还说:“她说要把我的老房子一半租给别人,一半留着自己住,我不愿意,怎么办,有什么办法可以拦住她呢?”“想开点,别和儿媳妇怄气了,就让她去租吧,眼不见心不烦!”赛仙婆婆说,“小张就是那种人,又贪小便宜,又霸道。”外婆又说:“可是,你们不知道她说了什么。她像强盗一样不讲理,说是租给别人的话,要把房子一隔为二,收的房租全归她,那隔房子的装修费用却要我出,世界上哪有这种人啊,不让别人有活路了。她就要来拿钱了。”“比我的儿媳还过分,还不讲理啊!”赛仙婆婆说,“这一回,不光是几千元钱的事,小张也太过分了,不能答应她…  相似文献   

14.
漫谈人生     
小草枯萎了,有再生的时候;花儿凋谢了,有再开的时候;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但是,人生就只有一次。我知道,在人生的旅途中,有喜有忧,有笑有泪。人生的道路看上去很漫长,其实“,人生”的日子很短暂,例如,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其中出现了什么大“误差”而又不能正确面对的话,那么想要爬起来的机会就会很渺茫了;如果在生活中,有人轻生的话,那么“人生”就会遗弃他(她);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人生看得很重要,同时又不愿荒废时间,要为整个人类做一些有益的事情的话,那么他(她)的人生就很有价值,他(她)的生活也就很有意义了!人生,像一条五彩缤纷的小…  相似文献   

15.
乌龙茶蛋     
这天傍晚,她和我们在一起无聊地走着。经过男生宿舍的窗前,她停了下来,自言自语道:“咦,这里怎么有面镜子啊?”于是她对着窗子瞪眼睛,一个劲地照啊照啊,又猛一阵摇头,原以为镜子里的“人”也会跟她做一样的动作,但是那个“人”却纹丝不动,只是看着她。她感到非常奇怪,使劲凑到窗子前,张大眼睛盯着镜子里的“自己”。这不看不要紧啊,认真一看却吓一跳,原来里面那个不是“她”,而是一个男生!那男生正用一种研究的眼神望着她,她的脸马上变成红番茄。“呼”的一声,她以风速消失在我们面前,我们愣了好一会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乌龙茶蛋!537505$广西…  相似文献   

16.
今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去买牛奶,在牛奶店门口碰见了我幼儿园的同学,还有她的妈妈。她的妈妈在那位同学耳边嘀咕了几句,她就跑进了车里,拿出了两个机灵古怪的“小东西”给我。我觉得很奇怪,便问:“这是什么?”她说:“是山竹,甜甜的,你尝尝吧!”说完,她就走了。回家以后,我迫不及待地把“山竹”掰开,一看,吃惊了:山竹的果肉,那么嫩滑,又那么洁白,像一位从天而降的圣洁的仙女,更美的是,有籽的地方,上面都“绣”着一层透明又带点金色的“轻纱”。送一块进嘴里,甜甜的汁水“洗刷”了整个喉咙,让人感觉如同坠入仙境;而那些浑身洁白的果肉,更是甘…  相似文献   

17.
进城     
摘一束野花,撒一路欢笑。怀着童年的幻想,少女的渴望,对电视、画报上同龄人的羡慕,三个乡村少女,来到了这喧闹的大都市。“在哪儿烫发呀?”芬芬一进城,就左顾右盼。珍珍瞪了她一眼。小时候,珍珍跟爸爸来过城里。那时,她同芬芬一样,第一次来到这令人向往而又神秘的地方,一切都那么新奇,她在马路边奔呀奔,房子那么高,马路那么宽,那么平,那么长,人又那么多。城里真好玩。难怪爸爸在她哭鼻子时总说:“珍珍别哭,爸爸带你去城里。”跑不动了,转身、见爸爸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后来,珍珍才知道,爸爸不愿  相似文献   

18.
喜欢自己     
作文课上,我让学生写一个自己喜欢的人。“你们喜欢谁呢?”孩子们小手举得高高的,争着要告诉我。有的说喜欢妈妈,有的说喜欢老师,有的说喜欢樱桃小丸子……我笑了。孩子们心里装着那么多喜欢的人,疼爱他们的妈妈、纯真的卡通人物、教导他们的师长……他们感受到了世界那么多的温暖和美好。这时,有一个小女孩把小手举得特别高,连脚都踮了起来,那是班上一个很调皮的女孩。我的目光转到她身上,又移开了。她却忍不住喊了起来:“老师!”我轻轻皱了皱眉,嘴唇抿了抿:“好吧,那你说吧!”“老师,我能写我自己吗?”她那响亮的回答让大家都有些意外,有…  相似文献   

19.
姐妹     
命中注定,她是我姐,我是她妹妹。小时候人家都说我们像双胞胎。双胞胎?哪里像?她胖胖的,我却瘦瘦的(曾经);她白白的,我却黑黑的;她文静,我顽皮……不过个头倒差不多,穿上一样的衣服也就有那么点意思了,反正我是无所谓啦,说像就像呗,我又不吃亏。她却着了急,端起个镜子瞅瞅自己又瞅瞅我,小嘴翘得老高,鼻子一抽一抽的,似乎气极了的样子:“双胞胎?我和她?啊,妈呀,我有这么丑吗?”呜———我好冤!姐妹当然是姐妹啦,我们都爱好写作,也许是从小受老爸的影响吧。她文章写得棒,第一次投稿就抱回一“堆”稿费,还一脸殷勤地对我假惺惺地微笑,露出一口…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六年,初中毕业的孙艳丽当上了安丘县官庄镇郑家埠村幼儿园的教师,从此,她和农家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一些人眼里,幼儿教师不过是哄哄孩子而已。孙艳丽却深知,要当一名合格的“孩子王”并不那么简单。她自己出钱,订了《幼儿教育》,《早期教育》等杂志,又买了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等书籍,一有空闲,就在灯光下一本本地“啃”农村幼儿家长并不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一些孩子到了入园年龄还没有洗手洗脸的习惯,有的甚至整天拖着鼻涕。孙艳丽就从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