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关于语文的含义,语文教学界大致有如下意见:(1)语言,文字;(2)语言,文学;(3)语言,文化;(4)口语.书面语。这几种解释,哪一种更符合实际,更接近真理呢?只稍作分析就会发现第(4)种较好。  相似文献   

2.
一、语文课为什么要上成语言训练课?第一,从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来看。什么是“语文”?吕淑湘先生认为:“语文”中的“语”就是语言,“文”就是指文字。这里所说的“语言”是“口语”的意思,“文字”是“书面语”的意思。本文所说的“语言训练课”中“语言”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这就是语文课的本质属性。可见,语文课的首要任务是进行语言基本功训练,语文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理解语言和应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要强调语文课学习语言的重要性,这是出于对语文的本质的认识。有的老师认为语文就是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有的老师认为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学,还有的老师认为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但每一种认识都没有离开“语言”这一对语文本质解读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4.
什么叫语文?语文就是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指口头语,“文”指书面语,学语文就是学口头语和书面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语言是第一性的,它是书面语言的基础,是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语文的性质看,“语”和“文”确实应当同时并举,不可偏废。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各年级的书面语教学和口语教学都提出了比较明确的要求。可是,长期以来,不少人只注意培养小学生的读写能力,偏重书面语教学,几乎完全忽略了口语教学。如果把“语”和“文”比做两条腿,当前,口语教学这条腿又细又短。如不改变这种状况,就难以  相似文献   

5.
习惯认为,语文包括语和文两个方面,语即语言,含书面语和口头语;文是文字、文章(文学)和文化。上世纪80年代的《现代汉语大词典》就这样解释语文: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这样的理解不无道理。从教学角度看,作为课程的语文也是围绕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几个要素来展开的。但人们似乎忽略一个前提:什么是课程?《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这样解释课程:教学的科目和进程。其中核心词语  相似文献   

6.
<正>表达能力是指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想法和意图,用语言、文字等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并善于让他人理解、体会和掌握的能力。它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简单地说,就是指一个人的说与写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使学生掌握语言运用规范,逐步地由口语过渡到书面语,并由掌握的书面语提高已有的口语质量,使语言积累内化为语  相似文献   

7.
一、提问与训练的关系 语文课,“语”指的是语言,“文”就是指文字。这里的“语言”是口语的意思,“文字”是书面语的意思。语言文字训练就是口语训练和书面语言训练这两个部分,这就是语文课的本质属性。语文课的首要任务是进行语言基本功训练。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应用语言的能力。就阅读教学而言,应用语言的训练主要体现在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课堂教学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才能使思维训练、思想教育有所凭借,有所依托,顺利地进行。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目标要明确,内容要全面,程序要合乎规律,过程要完整。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方法有许多,可以是讨论,可以是朗读、背诵、复述,也可以是其他练习形式,而能把这一切组织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环拱中心的美好圆球的主要手段,就是课堂提问。  相似文献   

8.
吕淑湘先生早就说过,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语言文字是一种工具,语文教学应该语言和文字并举,以语言为基础,以文字为主导。这十分清楚地阐明了语言(口语和书面语)的社会功能是交流思想感情,既可以通过口语(听、说)来交流,也可以通过书面(读、写)来交流。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语文?叶圣陶先生认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先生的意思是,语文指语言和文章,即口头语和书面语,而书面语以口头语为本.吕叔湘先生对语文也有明确的解释:"语是语言,文是文字.这里所说的语言是‘口语'的意思,这里所说的文字是‘书面语'的意思,这样看来,语文教学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教学."两位语文教育家见解完全一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语文教学不可轻"语".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是一个人学习自己祖国语言和文字的课程。语文素养对一个人的一生都很重要。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口语和书面语。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以往的“听话教学”与“说话教学”合并为“口语交际教学”,这一改革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重点。在现代化社会中,口语交际是实现社  相似文献   

11.
据学者考证,“语文”一词的本义是白话文普及后“国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总称,《语文课程标准》则指出:“语文课是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的综合体,是与其它课程、与现实生活结合的综合体”,可见学生掌握和运用母语的能力是“语文”课程的根本目标之一。然而,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语文”常常变为“文学”乃至“文化”,为应付高考基础题目,在“语言文字”上的教学则停留在字音、字形、词义、语法等微观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关于语文教学科学化的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克服的倾向,大致有三种:一是将语文课教成政治课;一是将语文课教成语法课;一是将语文课教成文学课.这是因为:语文课虽然包括有深刻细致的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但语文课决不等于政治课;语文课虽然包括语言规律,即语法知识的内容,但语法课代替不了语文课;语文教材中也确实包括不少文学作品,但文学和语文,在学术畛域上,本是两个不容相混的概念.为了有效地克服上述三种应该克服的倾向,我主张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文学因素的讲解,借以促进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语法、逻辑的运用,形象思维的发展.以及阅读和表达能力的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 版)提出:“语文学科 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 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四个方面,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 与形成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其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就是对语言的理解运用。能 根据不同的交际对象和具体的语言运用情境,正确运用口语和 书面语进行有效的表达与交流,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和文字写 作素养。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往往付出大量精 力而收效甚微。本文就作文教学的困境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学校教育的一个传统学科。“语文”这一概念的内涵有多种说法,如“汉语文学”、“语言文字”、“语言文章”等等。依照现行语文的教材内容,语文课至少包含文字、语言、文章、文学及文史知识诸种因素,这是毫无疑义的。如果从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来看,则语文课还应包括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等项教育在内。由此看来,语文教学担  相似文献   

15.
口语是对书面语而言的,它们都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文学产生之前,人们只用口语交际;有了文字之后,人们才在口语的基础上创造出书面语。口语与书面语虽然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它们毕竟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书面语是手写、眼看的语言;口语是口说、耳听的语言。口语靠声音传递信息。口语是人们日常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语文自从将小学“国语”和中学“国文”统而一之称为“语文”开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对语文持有自己的观点,并对此做出了不同的解释。有人说语文课就是语言文学课:语文=语言+文学;有人说语文课是语言文章课:语文=语言+文章;也有人说语文是语言文字课:语文=语言+文字;传统的语文定义认为语文就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的总和。这些定义都有各自的特点,但也有各自无法克服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从书面语改革看高考文言文作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字产生以前,语言只有口语一种形态;字产生以后,语言又多了书面语一种形态。口语形态和书面语形态各有长短。书面语的长处是可以供作反复琢磨,删去点什么,添加点什么,调换点什么,因而比口语更简洁、更通顺、更全面、更周密、更准确。但是在语言发展过程中,书面语往往保守、滞后,经过一段历史时期,就会和口语拉开距离,成为“古代的书面语”,成为人们学习钻研的对象;当后代的口语逐渐成熟以后,便会形成一种新的书面语言,这时候社会就会用新的书面语言作为书面形态的主流语言,解决现实交际问题;而把旧的书面语言交给一些历史化工作去学习、钻研,并且把旧的书面语言所负载的内容转由新的书面语言来负载,从而解决化传承问题。这是语言、化的发展和传承的普遍规律之一。  相似文献   

18.
运用口头语进行交际、传递信息、表述思想、抒发情感,这就是人们所谓的“说话语”了。在文字产生以前的年代,说语是人们进行语言交际的唯一手段。文字的产生使语言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可以古今会意,四海传情了,语言有了一个大的飞跃。有了文字就有了书面语,这样语言就有了两种表述方式即口语与书面语。二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而书面  相似文献   

19.
龙国莲 《湖南教育》2004,(10):29-29
说话作为一种语文能力,它与“读”“写”“听”并肩而立。吕叔湘老先生对“语文”的含义作过明确说明:“‘语’是语言,‘文’是文字。这里所说的语言是‘口语’的意思,这里所说的文字是‘书面语’的意思。”又说:“撇开语言教文字,这是一种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可见,口语教学不容忽视。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努力构建学生口语训练的平台。一、普通话语音训练普通话语音训练是口语训练的基础。因此,应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普通话声、韵、调的辨正与轻声、儿化规律。当然,仅仅停留在课堂是不够的。学生在课外环境下大多数仍用…  相似文献   

20.
谈谈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所以选这个话题,因为可以结合我的专业,同时也可从一个新的角度对《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进行解读,帮助老师们理解和使用好新课标实验教材。一我们的小学语文课程,要实现脚踏实地而且是卓有成效的改革,面临着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问题。我们语文教师缺少的不是方法,不是教学技术,而是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文学素养。语文界曾经有两个口号,一个是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建国后到文化大革命以前,什么东西都政治化,语文也吃够了这个苦头。因此,当时提出“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突出语文课的工具性。但接着又来了一句口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