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二、色彩和用法不当。 (一)色彩不当。 成语的色彩是多方面的,这里着重谈谈成语的感情色彩。 成语跟其他词语一样,有褒义的、有贬义的,也有中性的。如“克己奉公”、“同仇敌忾”、“大刀阔斧”、“叱咤风云”、“从容不迫”、“肝胆相照”、“运筹帏幄”等都是褒义的;“粉墨登场”、“沆瀣一气”、“道貌岸然”、“负隅顽抗”、“阳奉阴违”、“蠢蠢欲动”等都是贬义的;“遍体鳞伤”、“人困马乏”、“自言自语”、“飞沙走石”、“犬牙交错”、“漫山遍野”、“街头巷尾”等都是中性的。  相似文献   

2.
蓝·篮·兰     
报刊上常常见到“兰球”、“兰天”等不规范的写法。这主要是对“蓝、篮、兰”三字的用法搞不清,误“篮、蓝”可以简化为“兰”。“蓝”是颜色的一种。“兰”是“蘭”的简化字,是“兰花”的“兰”。“蓝蓝的天”中的“蓝”,“青出于蓝胜于蓝”中的“蓝”都是指颜色,应该用“蓝”,而不能用“兰”。把“篮球”写成“兰球”,把“菜篮子”写成“菜兰子”,这是把“兰”错当成“篮”的简化字。因此,必须弄清“蓝、篮、兰”三字的各自用法。  相似文献   

3.
新年三愿     
老话说,“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一个“复”字,表明所谓“新”,不过是“新”与“不新”、“变”与“不变”的反复轮回、更迭变换而已。不论对国家社会而言,还是对公民个人而言,总是处在“变”与“不变”“、新”与“不新”之间。“变”的是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形势,“不变”的是已经选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变”的是每年需要面对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不变”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民生改善的期许,对反腐倡廉的坚持。“不新”的是“年年岁岁花相似”,“新”的是“岁岁年年人不同”。  相似文献   

4.
新年三愿     
老话说,“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一个“复”字,表明所谓“新”,不过是“新”与“不新”、“变”与“不变”的反复轮回、更迭变换而已。不论对国家社会而言,还是对公民个人而言,总是处在“变”与“不变”“、新”与“不新”之间。“变”的是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形势,“不变”的是已经选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变”的是每年需要面对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不变”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民生改善的期许,对反腐倡廉的坚持。“不新”的是“年年岁岁花相似”,“新”的是“岁岁年年人不同”。  相似文献   

5.
在人们的各种交际活动中,称谓是被广泛地使用着的。所谓称谓,就是人们由亲属和各种社会人际关系以及身分、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如:“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哥哥”、“弟弟”、“丈夫”、“妻子”等,是由亲属关系得来的称谓;“主任”、“校长”、“厂长”、“经理”等,是由职务形成的称谓;“教师”、“司机”、“邮递员”、“售货员”等,是由职业形成的称谓;“团员”、“盟员”、“会员”等,是由身份形成的称谓;等等。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都处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之中。因此,同  相似文献   

6.
阅读报刊,经常会在一些文章的标题中见到“de”,例如“邻桌 de 你”、“令人忧虑 de 图书馆”。对照上下文字,不难猜出这里的“de”指的是“的”。尽管如此,我还是对这个“de”感到费解。将“的”写成“de”,其理由可能是“de”是“的”的拼音。不过“de”也是“德”、“得”、“地”的拼音。你说“de”是“的”,我为什么不能说“de”是“德”呢?汉语拼音不能代替汉字,这是常识。现在有人向这一常识“叫板”,看来  相似文献   

7.
性和文学     
王乾荣 《传媒》2003,(4):10-11
诗人刘荒田说:“‘性’这玩艺,爱情是它,销魂是它,佳话是它,荒淫是它,阴谋是它,强奸是它,骚扰是它,卑污是它,谁也不好自认垄断真理。”我们把这里的“它”换成“性”,立即便可看出这位诗人的荒谬,即“爱情是性”,“销魂是性”,“佳话是性”,“阴谋是性”,“强奸是性”,“骚扰是性”,“卑污是性”。不过我想诗人要表示的,大概是“性”包括了爱情、销魂、佳话、荒淫、阴谋、强奸、骚扰、卑污等等吧。这样的命题,是不能逆反的。  相似文献   

8.
王瑜 《大观周刊》2012,(23):128-129
“文化”这个词,已经传遍当今社会各个角落,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已出现了“校园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建筑文化”、“企业文化”、“旅游文化”等等。校园文化是根植于校园的一种文化积淀,是学校师生员工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是学校存在方式的总和。  相似文献   

9.
为了胜利地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要有“技术引进”,而且要有“理论引进”。这里讲的“理论”,是指经济学理论。现在大家口头上常说的“经济模式”、“宏观经济”、“微观经济”、“经济决策”、“国民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等等经济概念,就都是引进的“舶来品”。  相似文献   

10.
报刊上常见“的”、“地”、“得”三个字,有些使用不正确。下面简要谈谈它们的正确用法。 “的”、“地”、“得”均属结构助词。 结构助词是某些句子成分的标记。“的”表示它前边的词或词组是定语,如“伟大的共产党”,“洗得发白的军衣”;“地”表示它前边的词或词组是状语,如“严肃地说”,“很清楚地听见”;“得”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表示“得”后边的分成是补语,如“热得满头大汗”。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新闻改革的脚步声,报业中涌现了“周末刊”、“星期刊”、“时事副刊”“都市生活”、“生活时尚”、“健康长寿”、“学生园地”、“网络”、“家”、“房市”等为老百姓喜爱的特色专版(刊)。同时,也出现了读者直接参与讨论的“话题”类专栏,如解放日报的“大众话题”、经济日报的“专家建言录”、无锡日报的“热门话题”、“生活话题”等等。眼下见之于报端的“话题”是专栏,其特点是平等讨论、双向交流式的,比较轻松活泼。话题通常是围绕读者普遍关注的问题,由读者直接在报上各抒己见(包括编辑参与其内)。“话题”专栏,…  相似文献   

12.
传记文学,是“传”和“记”的文学。一、传记文学的种类 1.传:有正传、别传、外传、自传、小传、略传(传略)之分。“正传”,有严肃作传之意,表示不偏不倚,一本正经、客观准确。“别传”则是表示有揣测的意味,素材多取之于轶闻轶事,有别于“正传”。“外传”示意非正式、非正规,近于“别传”。“自传”是自己写自己的传记。“小传”是简短的传记。“略传”(传略)则是比较简略的传记。以上这些个“传”,与文学联姻,便构成传记文学。  相似文献   

13.
小狗“卡拉”的主人有一个可笑的名字——“老二”。“老二”就意味着你不是“老大”,“老二”一旦成为名字就意味着你永远成为不了“老大”。在警察、司机、狗贩子、朋友、同事、妻子等等几乎所有的社会关系面前,“老二”都是“老二”,也安于做他的“老二”。惟一的例外是儿子,“老二”敢在儿子面前充“老大”。后来儿子长大了,他连这个机会都没有了。不过还有小狗“卡拉”,在“卡拉”眼里,“老二”是威严的“老大”,所以“老二”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五四”运动85周年,本文从启蒙主义视角观照和分析“前五四”、“五四”、“后五四”三个时期中国新闻传播的主流话语。认为“前五四”时期新闻传播的对象是“国民”,新闻传播的主要任务是为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服务;“五四”时期新闻传播的对象变为“公民”或“公众”,主要任务是培育现代公民社会;“后五四”时期,“人民”、“大众”、“群众”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要对象,新闻传播的主要责任是动员民众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民族大业。“五四”时期新闻传播中“人的发现”和“立人”的启蒙使命并未完成,直至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西南某城市的几家报纸上看到几条信息,又是“寂寞”、“情欲”、“诱惑”,又是“激情”、“浪漫”、“刺激”,字里行间流露出浓烈的挑逗气息。说它是征婚广告吧,不像。因为这些留下联系方式的“美少妇”、“靓妇”、“寂寞女”,无一例外都是“夫长期在外经商”,或“夫长驻香港”。也就是说,这些人皆为“有夫之妇”,但此时“独守空房”、“辗转难眠”、“情欲激荡”;说它是交友信息吧,非也。因为每一位发出“寂寞难耐”闺怨的少妇都是“渴望激情”、“寻激情男共度浪漫之夜”,甚至赤裸裸地宣称“一场对感觉器官的特别刺激”。既然都不…  相似文献   

16.
“止”的本义是“脚”,后来引申当“停止”讲,而另造个“趾”字,代替字义为“脚”的“止”。“止”又有“拦阻、使停止、仅”等义项。“至”字甲骨文的上部是一支箭的形状,下面的一横表示箭所射到的地方。“至”的本义是“到”,“至”又有“至于、极”等义项。    相似文献   

17.
胡光明 《大观周刊》2011,(44):180-180
教育是发现、挖掘、呵护、培植、壮大、弘扬人性中天然的“善”和“自由”的过程,是一个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品行修养,以“同化”、“影响”的方式“激发”、“点燃”、“导引”他人自身固有的品性和资质的过程。教育不应该是把人“塑造”、“锻造”成某一模式,而应该是以“润无无声”的方式让人“自然”地成为一个自由、和谐的人。  相似文献   

18.
戈公振著的《中国报学史》,其第二章曾谈到宋朝的“邸报”、“小报”和“新闻”等,但没有系统地说明。兹就所见的宋代史料略加概述,供参考。按宋朝的报纸,有“邸报”、“朝报”、“边报”、“小报”等等名色,“小报”是南宋才有的。“邸报”、“朝报”、“边报”都是政府公报,系由官方发布的政治新闻,  相似文献   

19.
目前“詞汇”(同“詞彙”、“辞彙”或“辞汇”)一詞用得很乱,許多人用它来代替“詞儿”“詞語”等,都是不对的。“詞汇”和“詞”(“詞儿”)是两个不同概念的詞。“詞”是指語言里一个一个的詞說的,比如”这是祖国美丽的春天”一句話中就包含了六个詞;”这”、“是”、“祖国”、“美丽”、“的”、“春天”。詞汇却不是指語言里一个一个的詞說的,而是指一种語言里全部  相似文献   

20.
动词“进行”是个很普通的常用词,在造句中,经常做谓语,如:“这项工作正在进行。”其前可加状语修饰限制,如上例中的“正在”。“进行”是个及物动词,做谓语时,其后可带宾语,宾语一般是动词性的,如:“进行讨论”、“进行审查”、“进行分析”、“进行调查”、“进行化装”、“进行研究”、“进行批评”、“进行表彰”等。同时,也可以带补语,如:“进行下去”、“进行得挺顺利”等。此外,“进行”还可以做定语,或前加定语修饰限制等。严格地按照上述特点和规则使用该词,是正确运用该词的重要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