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文娟 《现代传播》2005,(3):129-130
21世纪在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方面发生了生态性危机,具体表征为:自然生态危机、社会生态危机、精神生态危机、文化生态危机。就影视传媒文化而言,在精神生态和文化生态危机方面有不可忽略的症候。一、电子媒介传播与精神平面化在全球化进程中,一味的竞争和金钱至上改写着人们的精神家园,从而出现精神金钱化、信仰虚无化、人性扭曲化、道德沦丧化等诸多精神生态失衡状态,产生价值平面感、意义失落感、精神颓丧感,加之两方的价值观、信仰观的不断进入,人们的文化生态和精神生态的深层问题日益显露出来。应该说,20世纪电子…  相似文献   

2.
广告与人性的关系很早就为广告研究者所关注,第一个将广告学视为独立学科的史高特就认为广告是一种与人性打交道的艺术创作。当时人们主要是从技术层面关注如何利用人性特征以增强广告效果。史高特说,聪明的广告运作者“必须是一名人性的学生,必须掌握人们心理活动的规律”。其实,在广告与人性的关系中,广告创作如何与人性特征相契合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还应包括广告将对人性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两个多世纪前的诗人兼评论家约翰逊已经注意到广告对人类社会道德建设的作用,他要求一切广告从业者都应注意广告要保持“崇高”。①…  相似文献   

3.
疗心妙法——图书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人日益严重的心理危机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又一“杀手”,如何从根本上缓解这一危机的存在和发展,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文章介绍“图书疗法”这一国外实践已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以资国内同行借鉴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从Twitter到微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人们上互联网,更多的是为了寻求信息,今天人们上互联网,更多的是寻找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互联网从读到写观察世界互联网的发展,有一个基本公式:互联网=技术+人性。这个公式中,技术飞速变化,而人性却恒久不变。互联网上  相似文献   

5.
蒋宏 《新闻界》2007,(1):111-113
21世纪是怎样的世纪?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社会学派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和界定。在笔者看来,从哲学角度而言21世纪仍然是一个发展与矛盾并存的世纪,各个国家乃至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充满着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面对着种种发展中的困难、矛盾与冲突;从政治角度而言21世纪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寻求有利于自身综合实力提高而不断调整内外战略与战术的世纪,寻找整体平衡与局部突破是一种趋势;从经济角度而言21世纪仍然是以经济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的世纪,知识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物质流、货币流、信息流、人才流仍然遵循“马太效应”的法则,但并不否认“和谐发展”能起到一定的平衡的作用;从科学技术层面而言21世纪是生物化学的世纪,是数字化、网络化的世纪,是学科大交叉与大融合的世纪,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快速融合、又快速更替的世纪;从文化角度而言21世纪是呼吁多元文化、宗教共存、倡导人类和民族文化生态和谐的世纪,也是文化创意产业和传媒文化产业从文化产品、传播渠道、版式与内容、表达方式等方面更为丰富多彩的世纪;从人类生活角度而言21世纪是更加强调人类生存环境优化的世纪,人类比以前任何一个世纪都更加关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存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工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人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全球生态危机时代,生态文学由此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认可。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本身等关系的描写,生态文学表现了人类所面临的自然生态危机及其背后所蕴涵的深层的精神生态的危机.以期唤醒人们去正确面对和解决困境。  相似文献   

7.
《瓦尔登湖》——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工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人类进人了前所未有的全球生态危机时代,生态文学由此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认可.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本身等关系的描写,生态文学表现了人类所面临的自然生态危机及其背后所蕴涵的深层的精神生态的危机,以期唤醒人们去正确面对和解决困境.  相似文献   

8.
人文关怀,最早可以追溯到14世纪至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其核心是肯定人性与人的价值,充分发展人的个性。人文关怀注重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格完整,特别关心贴近人的精神层面的问题。人文关怀倡导要关注自己、关注他人;要关注人的人文环境,还要关注人的生存环境;要关注人类的现在,还要关注人类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网络时代文化传播的潜伏危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网络时代文化传播的特点,重点探讨了网络时代文化传播所潜 伏的危机。本文认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信息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 的到来,人类社会在进入21世纪所遭遇的首要问题将是不同形态文化碰撞而引发 的文化冲突。由于Internet给文化传播带来极大的快捷与便利,在一方面大大促进 不同形态文化交流的同时,另一方面又由于西方文化传播的霸权性、颠覆性和所产 生的新的不公正、不公平,以及网络时代文化传播所出现的工具理性无限膨胀与价 值失落和终极关怀的匮乏,使网络文化传播潜伏着内在的危机。忽视这种危机,将 加深人类社会固有的矛盾,使人类文化交流与传播受到阻碍。因此,正视危机是解 决危机的前提条件,人类不应有了网络而束缚自己,而应通过网络创造人类社会更 加美好的新生活、新文化、新世界。  相似文献   

10.
也许没有一个世纪会得到如此的关注,而即将来临的明天受到如此热切地期待。人们纷纷忙于评价过去,恰好说明20世纪是一个人类发展史上多么让人难以忘怀和充满复杂性的世纪;而热情地眺望未来,也表达出本世纪留给我们的困惑所驱动的真诚向往。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情报学学科的新起点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21世纪将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时代的世纪。21世纪的情报学将向何处发展?人们已有种种设想和预测。我们认为,她将向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方向发展。我们知道,情报学脱胎于西方的文献工作和科技情报工作。它所涉及的信息类型以文献为主,信息服务领域以科学研究为主。20世纪末,...  相似文献   

12.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复杂,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对环境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然而正是在人类开发利用环境和资源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种种环境损害行为归根结底是由于人们缺乏对环境的正确认识.要消除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只有通过每一个人的内心的革命性变革.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期刊:现状与前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现代社会中,科技信息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资源。科技期刊是科技信息的最重要的载体,也是最重要的科技信息交流方式。科技期刊的数量、质量,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无可估量的。人们普遍认为,21世纪将是科学技术出现重大突破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人类生活将发生巨大变化的世纪。在即将跨进这一伟大世纪的时刻,审视中国科技期刊的现状并预测其发展前景,对于我们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无疑是必要的。现状与问题中国现有科技期刊4310种左右,专职科技期刊编辑10000多人。根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1998年的统…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昂首阔步跨入新千年的门槛之时,全球性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危机等一系列世界性难题已凸现在人类的面前,它们越来越威胁地球的自然环境,越来越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21世纪,无论是什么样的“世纪”,无论到来的是什么样的 “革命”,没有合理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没有公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类必将会遭遇到史无前例的挑战和灾难。人类不得不冷静地思考:地球的文明究竟如何维系?人类必须去反躬自问:能否寻求一条理性的途径,去使得人类文明得以健康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广泛酝酿和蓬勃发…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被一些人称为文化趋同、文化危机的全球化新世纪,一个让很多人包括设计师容易迷失的时代,同时注定是一个辉煌的时代。新的全球产业环境瞬息万变,电子邮件、信息网络、视觉媒体的高速公路使人们之间的距离缩小,而人们生活需求的个性化正在扩大,知识经济逐渐改变着经济产业形态。传统的价值观受到新世纪概念的冲击,旧有的满足社会生存基本需求和一般生活需求的消费方式被文化娱乐和精神享受观念所取代。    相似文献   

16.
钮西来 《报刊之友》2010,(11):84-85
英国著名作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一生留下了大量的作品,他的作品从生态环境与人性批评的角度给我们展示了英国工业文明给社会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主要是对生态的破坏和人性的扭曲,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扭曲的世界。因而,在劳氏的笔下我们体会到了他热切地希望人类回归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渴望用和谐的两性关系来建立人与人的和谐,以达到社会整体的和谐。  相似文献   

17.
钮西来 《今传媒》2010,(11):84-85
英国著名作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一生留下了大量的作品,他的作品从生态环境与人性批评的角度给我们展示了英国工业文明给社会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主要是对生态的破坏和人性的扭曲,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扭曲的世界。因而,在劳氏的笔下我们体会到了他热切地希望人类回归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渴望用和谐的两性关系来建立人与人的和谐,以达到社会整体的和谐。  相似文献   

18.
《兰台世界》2015,(Z1):59-60
<正>一、危机及档案馆危机概述1.危机。危机管理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对军事和外交上危机事件的处理,具有真正现代意义的危机管理研究则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对危机的处理拓宽到整个社会及个体组织所面临的危机。危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具有更多的社会性色彩。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人类社会中,突发社会事件——也即危机无处不在。危机也就是危  相似文献   

19.
《危机逼近人类:对21世纪人类面临形势的观察与思考》是一本关于21世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形势报告,更是一本描绘21世纪人类命运和面临挑战的书籍,它关切着受损的自然环境、生态和地球,更关注人类的发展和未来。"拯救地球",遏制全球变暖趋势的必要性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具普遍性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对世界构成的威胁"远比国际恐怖主义大得多"。  相似文献   

20.
试论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莫凡 《新闻界》2006,(1):129-129,128
所谓人文关怀,是指一种反对宗教蒙昧主义对人性的残害,主张恢复人的自然本性,提倡关怀人、尊重人和以人为中心的一种进步的文化思潮。它起源于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其外在形态虽几经变化,但核心内容依然是肯定人性的价值、意义和人的主体性,包括对人的生存状况及历史境遇的关注以及对人的尊严、价值及对人类解放与自由的追求。因此,人文主义关怀也被誉为人类苦难的“温柔抚摸者”。人类出于生存本能的需要和猎奇心理,非常关注与死亡密切相关的灾难事件。因此,灾难报道往往是现代新闻媒体的重要传播内容。“灾难性事件由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