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朋友,你认识汉字吗?也许你认识,但你未必了解汉字的神秘。汉字属表意文字,她不仅仅是一种符号,常常是一个汉字本身就是一个哲理,一个意象,一种情感。华夏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汉字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信息记载与传播作用,其潜力非同小可。学习汉字,一则可以让我们领略汉字的独特魅力,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二则可以锻炼我们的想像能力。汉字不仅是文化的有效载体,它本身其实就是一种文化。其深厚的内蕴足以壮观瞻、撼动心魄。  相似文献   

2.
一、对汉字的正确评估 要拾回开启汉字教学便捷之门的钥匙,寻找学汉字的科学方法,我们必须把汉字的优劣等特征重新作一番全面客观的评估和审视。 首先我们看一看汉字的优势: 1.形义音兼备 从古人的“六书说”我们知道,中国汉字始源于象形字,然后发展到会意字,最后升华为形声字。一个汉字都具备一定的形  相似文献   

3.
任怡 《学子》2014,(9):13
正印度前总理曾这样赞美中国的汉字:"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这话说得真好!每一个汉字都是历经沧桑才一步一步地演变成现在的文字,每一个汉字都有一个美丽的文化故事,每一个汉字都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因此,当我们在识字教学中津津乐道于寻各种方法的笔画组合、部件替换的机械识记,满足于掌握字的音形意的时候,让我们静下心问问自己:汉字本身的文化生命是否在孩子身上植活了?是否被我们轻轻抹去了?著名语言学家申小龙教授认为"汉字是一座恢宏的历史博物馆""几乎每一个古汉字都可以从字音、字形、字义、字能解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肩负着汉字教学的启蒙重任,也同样要以传承中国汉字文化为已任。教师如果能够加强学习,增强底蕴,充分挖掘汉字中的文化意蕴,就会大大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基于此,我们更要立足教材,适当进行汉字文化渗透教学,寻汉字文化之根。一、汉字文化中蕴含丰厚理趣——梳理汉字文化渗透内容1、学习文献,增强底蕴。在以往的识字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汉字是一种古老的表意文字,其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进行交际的工具,还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由此,在组织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们不仅需要引导学生会读、会写汉字,还要引导其了解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借此,一方面丰富汉字教学形式,一方面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培养其文化意识。在本文中,我主要立足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几种常用的汉字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开栏的话]汉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遗产,中国人的民族认同感不仅维系在血脉上,更寄托于汉字上。汉字里有无穷无尽的宝藏,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块活化石,都有一部历史,都隐藏着许多故事。我们可能天天接触汉字,但我们对汉字的了解有多少呢?了解了汉字,就能更好地运用汉字。作为教育工作者,更需要对汉字有所理解。陈寅恪先生说:"通经必先识字。"鲁迅当年已是学富五车,还去听章太炎先生讲文字,留下了厚厚的一本笔记。可见他们对汉字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汉字是我们记录语言、传播文化的工具,是我们汉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汉字以它独特的结构和造型,使汉字的书写成了一种艺术活动。但是,汉字不仅难读,而且难记、难写,不太容易掌握。所以,在小学阶段,老师们是十分重视识字教学的,总是花相当的时间,一字一字地认真教。学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经常使用的汉字中,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数量并不多。那么,绝大多数汉字是采用什么造字法创造的呢?让我们探究一组用"贝"作偏旁的汉字。  相似文献   

9.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灿烂的文化瑰宝,她是世界上唯一的表意文字,每个汉字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个汉字的产生、演变、使用都充满了故事色彩。作为中国人,应该人人喜爱汉字,尤其是我们语文教师,更应该在言传身教中,让学生喜爱上汉字。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喜爱之情越早越好。一年级,是培养学生喜爱汉字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10.
从以下几个汉字中,选择一个汉字作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讲述一件生活中的事或写一个故事。作文内容要围绕着你选择的汉字展开。约乐悔望泪暖坑一、构思引路一首红遍大江南北的《生僻字》勾起了很多人对汉字的兴趣。甚至有不少语文老师将学唱《生僻字》作为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希望借助这首歌让学生轻松掌握更多语文知识。不可否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汉字是文化的传承,是历史的印记。我们也可以用汉字记录成长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选择一个汉字,说说你对这个汉字的理解,讲述与这个汉字有关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正汉字是表意文字,相当一部分汉字的字形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汉字的意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在趣味性教学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汉字背后潜藏的理据。一、趣味故事,要符合情理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联想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音、形、义的关系。通过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成一个个小故事,提高了识字的效率。这本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应该同时发现: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自制力还不强,意  相似文献   

12.
汉字作为中国文化传承的必要条件,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瑰宝。仔细研读汉字,你会发现它和集合等数的概念有着奇妙的联系。数学教学与汉字文化的结合,无论对向我们这样的数学教育工作者还是数学家来说,都不仅仅是一种挑战。这绝不仅仅是简单地增添、插补一些故事、花絮和阅读材料,更不是生搬硬套的文化说教,而更应该是一种有机的渗透、融通。我作为数学老师希望研究汉字文化对于数学教学的促进作业,汉字文化与数学方面的联系也是很紧密的,我们可以利用汉字的解读来引入和类比我们的数学知识,也希望学生能通过学习汉字文化来辅助各学科的学习,进行多学科的课程整合教学。  相似文献   

13.
1957年8月,赵元任先生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施氏食狮史》的文章,带给我们汉字拼音化可行性的思考,同时也向我们揭示了汉字的本质特征,展现了汉字音节大于词(语素)的独有本质,从这一特征出发,我们可以判定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带有词切分系统的表音文字。  相似文献   

14.
<正>热播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汉字英雄》两档汉字类节目,引起了我们对小学生汉字书写的思考。本文将深入的探究小学生汉字书写现状,分析其原因,并有针对的性的实施有效地策略。随着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河南卫视推出的《汉字英雄》两档汉字类节目的火爆热播,全国上下掀起一场书写汉字的热潮。当大家陶醉在书写汉字的同时,是否引发这样的思考:我们每天写多少汉字,又会写多少汉字?这样的思考让我们不禁怀  相似文献   

15.
赵明剑 《文教资料》2009,(15):35-36
汉字由是一笔一划构成的,"点"是汉字的基本笔画,在汉字中表示多种的意义.理解"点"在汉字中表示的意义,对学习汉字、理解汉字是很有好处的.我们可以借助汉字的构造特点,理解其造字之初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朱芳芳 《现代语文》2014,(10):13-15
引言: 对汉字的研究最早始于《尔雅》,汉字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在古今人际交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汉字的形音义进行了认真分析,为我们认识和研究汉字提供了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我们在学习和实践中发现在对留学生汉字教学中和这些理论结合起来能够使他们更好更快地理解汉字的意思,掌握汉字的字形结构。  相似文献   

17.
我爱写汉字     
王壵 《小学生时空》2011,(10):48-49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汉字,是我们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汉字,是我们中国的无价之宝。写一手好的汉字,是每一个中华少年的心愿。当然,我也不例外,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着。 小时候,我就对汉字有一种说不出的喜爱。汉字如同一个个淘气的小宝宝,每次见到它们,我都会感到其乐无穷。  相似文献   

18.
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袁晓园说过:"世界上唯有汉字有字理。"我们中国的汉字最主要的特点是以形表义,因义而音。每一个汉字的构成都有一定的道理和规律,假如教学中我们恰当地运用字理知识,把一些汉字字形与意义结合起来讲解,那么呈现给学生的将是一幅幅图画,一个个故事,这样将会事半功倍,让学生对所学汉字印象深刻。现以教学案例说明。鲁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一》要求认识"舞、苏、冰"等十个生字。  相似文献   

19.
汉字是审美性的文字,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就是一个特定的审美世界。我们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去触摸并感悟汉字所蕴藏的审美因素,挖掘并寻觅文字所散发的各种“香味”,培养学生对汉字审美的特有感受力。  相似文献   

20.
中日使用汉字之比较─—兼论统一汉字简化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文字中,汉字是一种独立的文字体系。使用和曾经使用汉字的除中国之外还有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中国使用汉字中所遇到的问题也同样出现在其它使用汉字的国家和地区。日本是使用汉字的国家,通过中日使用汉字情况的比较,可以揭示一些共同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解决方法。“汉字文化圈”内统一汉字的写法,是一个难于解决又不难解决的问题。这些都能给我们以启示,有利于我们对目前文字政策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