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航路开辟,是15~16世纪之交欧洲人开辟的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的活动。新航路的开辟不是偶然的,是西欧社会经济发展提出的历史要求,在西欧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对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史学界向来就有很多说法,  相似文献   

2.
一、选择题1.下列事件与新航路开辟无直接关系的是A.天主教的传播B.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C.西欧科学技术的发展D.东西方商路不畅2.下列航海家中曾在15、16世纪横渡印度洋的是①迪亚士②哥伦布③达·伽马④麦哲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①贸易中心发生变化②贫富分化加剧③资本原始积累加快④人文主义兴起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4.新航路开辟引起了所谓的价格革命,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得暴利,其主要原因是A.资源充足,销量巨大,获利丰厚B.货币贬值,物价飞涨C.低买高卖,…  相似文献   

3.
学生在理解教材知识点时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很多资料上都说新航路开辟的精神动力是热衷传播天主教,那人文主义对新航路的开辟有没有影响呢?是不是也属于精神动力呢?此问题应该追忆《世界近代现代史》(人教版)第一章的“第二节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教材中这样叙述:15世纪晚期,已经完成中央集权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同时热衰于传播天主教,使其他非天主教徒皈依天主教。这也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4.
茶叶何时开始输入西欧市场?新课标人教版教科书《历史2(必修)》(2006年修订本)第5课《开辟新航路》有一个全新的说法,即在新航路开辟之前,东方的茶叶像丝绸、香料一样,已经运销到西欧市场,并有丰厚的利润[1](p.22)。这一"新说"应该有误,因为目前还没有发现任何文献和研究成果能够支持它。  相似文献   

5.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是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五第一课的内容,必修二专题五的基本线索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开辟作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初现的标志在专题以及世界经济史中有重要的地位。这节课重点内容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难点问题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以及新航路开辟与世界市场形成的关系。一、历史叙事的对话模式——从解释到叙述以往的历实教学强调的是历史教师对历史事件的解释,背景是什么,过程如何,产生了什么影响,在这个解释的过  相似文献   

6.
新航路开辟加速了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 ,引起西欧的商业革命以及西欧各国经济政策的变动 ,从而对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章教材写的是14—16世纪西欧封建社会大变革的历史,全章贯穿着一条基本线索: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14世纪首先在意大利北部的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随后,资本主义生产在西欧的一些主要国家兴起。新生的资本主义冲击着旧的封建制度,导致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新航路的开辟和伴随它而来的殖民掠夺,是西欧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又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广阔的活动场所,加速了西欧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8.
世界的进步离不开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的进步,世界近现代史上有许多重大事件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就世界史上四大事件对中国的影响作简要分析。一、新航路的开辟对中国的影响15至16世纪,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支持下开辟的新航路,加强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加速了西欧资本的原始积累,也使中国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美洲的外来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西欧开始了对中国的殖民侵略;中国实施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出现了西学东渐的局面。二、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第一次:1840年,率先完…  相似文献   

9.
《新高考》2007,(4)
【考点指津】1.从原因、影响看新航路开辟所反映的时代特征(1)原因:①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②商业危机。③西欧生产力的发展,天文地理知识的  相似文献   

10.
在西欧历史上,十六—十七世纪是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而这个过渡时期,它首先与新航路的开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本文试图从分析欧洲人探求新航路的背景,指出它是欧洲的商业资本家和封建主、贵族为了要到东方进行掠夺才积极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的。因此,其后果必然是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掠夺的开端,由于殖民者掠夺大批财富涌入欧洲,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创造条件。同时,历史事实进一步证明资本主义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资本  相似文献   

11.
马学松 《新高考》2007,(4):22-25
1.从原因、影响看新航路开辟所反映的时代特征(1)原因:①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②商业危机。③西欧生产力的发展,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  相似文献   

12.
在历史教学中,由因导果,由果来推因分析因果关系的方法是经常采用的。因果是相互联系的。要想保证推理的正确无误,推理必须在掌握基本历史原理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历史教学中的推理,就是在学生形成概念的基础上,教师诱导启发,让学生运用已知知识推导出本知知识的过程。如在学习新航路开辟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经过之后,学生根据所学的这些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会因势利导地推出新航路开辟的后果。即:订破了长期以来世界上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促进了西欧…  相似文献   

13.
世界史部分     
陈建华 《中学文科》2005,(7):44-48,F003
1.新航路是怎样开辟的?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为什么郑和的远洋航行比西欧早,但产生的影响却不一样?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初中八年级历史课《新航路的开辟》:课程重点为新航路的开辟过程,难点为文明的迁徒和融合。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的上承中古时代下启近代历史的事件。人类的文明由此进入融合,地球村落不再是摹主的区域。《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强调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井获得学习经验的课程理念。教师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改进学习训练方式入手,和学生共同完成了“新航路的开辟”任务。  相似文献   

15.
马基雅维里不仅是对后世颇具影响的政治思想家,而且也是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第一流历史学家。他的《君王论》、《佛罗伦萨史》、《李维罗马史疏义》构成了系列的历史著作,充分显示了他作为史学家才华。他的历史观,既表现出对旧时代的传承,但更显示了对新时代的开拓,以及对后世的深远意义。马基雅维里史学是西欧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史学的代表,堪称为西方史学史上杰出的史家。  相似文献   

16.
征文     
在某地区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竞赛中,一位青年教师以新课标人教版教科书为蓝本,执教“开辟新航路”一课。他归纳了新航路开辟的数条原因,其中将经济原因分解成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并确认根本原因是“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我们就此查阅了人教版的教科书,发现从统一版本到新课标版本,基本都有类似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新航路的开辟》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必修二经济史部分规定的学习内容,也就是说,学习新航路的开辟主要要理解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意义,其政治影响也是由其经济意义所带来的。在这一点上,与以往大纲版历史教科书的学习要求差别并不大。由于“新航路的开辟”这一内容是初中、高中历史课程共同关注的重点,因此在高中历史学习中,  相似文献   

18.
田丰秋 《考试周刊》2007,(35):153-154
新航路是指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欧洲人开辟的通向东方的海上通道。新航路的开辟,可谓是继郑和下西洋后世界航海史上的又一壮举,在世界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弄清楚新航路开辟的有关问题非常有必要。下面笔者单就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谈一下自己的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19.
漫画说明: 图①:15世纪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西欧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很多人沉溺于“寻金热”中,渴望开辟一条前往东方的新航路。随着新航路开辟的成功,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开始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打破了各大洲彼此隔绝的状态。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20.
<正>世界以及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进程,基本上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资本主义的兴起、发展。资本主义问题是必修二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笔者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尤为关键。资本主义发展需要:资金、市场、劳动力、技术、资源。14、15世纪在欧洲地中海沿岸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西班牙、葡萄牙为首的西欧国家开始了开辟新航路。新航路开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以后,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需要一些条件得到满足,首当其冲的是资金。理解了这一点,对于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国家进行赤裸裸地抢劫就很容易理解了。早期殖民扩张最直接的影响是为西欧国家发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