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学位制度自建立以来,对高等教育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没有设置相应学位。呼吁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是研究者致力于本领域研究追求的目标。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国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现状、境外职业教育学位制度介绍与借鉴以及我国职业教育学位制度构建策略三大方面。文章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如何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主要体现在高职教育的层次和特色上.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已成为必然,包括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学位体系.从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研究入手,提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框架,做好作为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学位(副学士)与普通本科教育学士学位的衔接.  相似文献   

3.
"工士"学位的设立,是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学位体系的关键举措,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高职"工士"学位制度在湖北省的尝试,引发社会舆论与学术研究的多重争鸣与省思。文章认为"工士"学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制度创新,其必要性源于社会进步性需求、教育内生性需求与学生发展性需求。高等职业教育"工士"学位的实现策略应从三个方面推进:在思想层面,需统一原则化认知;在制度层面,应完善高职学位制度的规范化体系;在实施层面,应构建"工士"学位授予与评价制度——制定学位授予标准、审定学位授予权并健全学位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在我国人才培养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却并没有建立学位制度。这是值得思考和反思的。我国应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建立,这一学位的设置有利于加快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国际教育接轨,消除社会大众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歧视和偏见,促进我国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同时,文章也介绍了设立高职教育学位制的理论依据,并就此提出了我国高职教育学位制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5.
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也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在分析美国、日本、英国的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基础上,探讨其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经验,同时剖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现状,可以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国家学位制度应具有时代性、发展性和国际化特征。本文针对我国三级学位制度的现状,剖析了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缺失现象对普职教育衔接所带来的影响,分析了增设高职层次学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从完善学位制度体系、搭建普职教育立交桥的视角提出适时增设高职学位的建议,即:加强学位制度顶层设计,发挥职业院校主观能动性,适时开展增设高职学位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是世界上高等教育参与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对大学学位需求显著增加、高等教育机构超越传统二元模式、高等教育学位授予权逐步扩大至非大学领域等因素,加拿大设置副学士学位、应用学位、联合学位等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以满足加拿大学位需求,但在制度建设中存在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学术漂移”现象、缺乏国家学位认证程序及审查机构、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流动性相对较弱等问题。借鉴加拿大经验,我国应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学位证书的实践导向,建立统一的国家学位证书资格框架,规范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标准和认定程序,进而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学位制度的完善关系到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整个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但是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不断变化,我国现有的学位制度渐渐显露其弊端。为了适应我国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要构建灵活畅通的教育体系,要在高等职业院校内建立学位制度,加强职业教育课程衔接,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普"与"职"的融通。  相似文献   

9.
高等职业教育工士学位制度,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提出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路径,意义重大。高等职业教育工士学位的本质是个体、社会以及管理诸要素在价值追求的过程中形成的彼此紧密联系的统一体。因此,需要从价值论的视角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工士学位的本体价值、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工士学位制度存在与发展的必然性,探寻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改革的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学位制度的完善与否关系到一个国家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与认定,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国际化的需要,以及世界学位制度的发展趋势,我国迫切需要建立起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相适应的学位制度。为此,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在我国现有学位制度的基础之上,我们建议:增设副学士学位;积极发展技术本科;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与专业学位制度的对接;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推动职业教育内部各层次间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加快职业教育的法制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基础学位是英国实施的新的高等教育资格认证学位,具有合作性、多样性、灵活性等特点。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亟需改革完善的今天,考察英国的基础学位制度,借鉴其成功经验,对进一步完善我国高等教育及其学位体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学位,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等职业教育的范畴属性与职业教育的类型地位决定了高职院校为其毕业生授予学位具有合理性与必要性。从学理逻辑上讲,"工士"学位有其自身的特性,是应用型学术价值的体现,能够填补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空白;从法理意义上讲,"工士"学位的提出和实践推进了学位制度的创新,可以推动与学位相关的立法工作,有助于完善学位体系,并促进学位代内正义和学位种际正义的实现。"工士"学位是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建设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3.
《现代技能开发》2013,(2):60-60
完善我国职业教育学位体系的建议:(1)增设副学士学位,推动学位层次的优化:(2)积极发展技术本科.推动本科层次高职教育发展:(3)推动高职教育学位制度与专业学位制度的对接.填补职业教育学位体系在硕士和博士学位阶段的空白:(4)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加强职业教育体系与普通教育体系的双向融通与衔接:(5)推动职业教育内部层次间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6)加快职业教育的法制化建设.从法律上保障职业教育学位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相似文献   

14.
张小敏 《教育与职业》2021,995(19):12-18
当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位建设的缺失,不利于其高质量发展.文章在分析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中学位建设的现实诉求和发达国家学位资格框架变革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以"不同类型但同等地位"的学位制度逻辑,建立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并存的学位体系,建立自主选择的多元化学位获取通道,建立明晰的学位授予标准;在内容上突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转型的实践成果,建立以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迁移能力为关键指标的学位资格质量标准,建立职业核心能力矩阵测试学位资格评估体系,补齐职业导向学位建设的短板.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的类型,它具有职业性和高等性双重特性。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却没有相应的学位制度,不能授予毕业生相应的学位。应从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特性以及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借鉴专业学位发展的经验,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设置专业副学士学位,进而建立高等职业教育自己的专业学位体系。  相似文献   

16.
“工士”学位试点和研究有助于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建设的进程。文章从学习价值、发展价值、教育价值、社会价值以及人力资源价值等角度出发,指出“工士”学位是激励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促进学生发展的引领力量、创新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增强职教吸引力的有效途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可靠保证。因此“,工士”学位授予制度应该在国家层面得以确立并在高职院校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17.
分析阐述了美、日、英三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历史发展沿革并比较了三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异同,讨论了其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设置职业教育学位的前提是要分析其独立于其他类型学位的学理基础和现实基础。技术知识的独立性是职业教育学位存在的学术根基,实践逻辑是职业教育学位存在的现实基础,职业教育学位的本质是技术知识生产和运用能力的证明。由于技术知识的开发越来越依靠建制化的高等教育,现实中基于实践逻辑的研究能力亟待拥有评价载体,且职业高等教育的体系化需要相应学位制度的支撑,因此职业教育学位的设置存在其现实必要性。多年来的发展使职业教育具备了专业教育的性质,且我国高职院校具备技术研发的基础实力,加之国际多元职业教育学位设置模式提供了参照,因此我国职业教育学位的设置具备现实层面的可行性。未来应以学科建设为契机强化职业教育学位的学术根基,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学位制度体系及其与专业学位的衔接机制,并制定与职业教育学位相匹配的课程体系与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建立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内在包含建立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立足中国国情,建立适应市场、就业导向、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的相对独立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是大势所趋。为此,需要进行高等职业教育学制体系改革,包括:建立高职教育学位制度;注重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引入第四层次教育,设立高中后、高等教育前教育机构等,从而使高等职业教育形成相对完整的学位制度架构。  相似文献   

20.
发展高职教育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市场,依托岗位,自主办学,提倡学分制,建立高职教育领域的学位制度,为经济建设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