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态课堂是理想的课堂形态。建构生态课堂,要"重三生",关注课堂主体的生命存在和生活经验,促进课堂的生成;要"养三心",教师要守住初心、培养耐心,唤醒中职生失落的信心;要"促三头",营造宽松、开放、灵动的课堂氛围,使教师发展有盼头,学生成长有奔头,课堂环境有看头。  相似文献   

2.
李小青 《广西教育》2013,(13):65-65
语文教学艺术的理想境界是"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而这要建立在"鲜活的教与学的思想、活生生的课堂语言和儿童的创造精神"的基础之上。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参与活动,适时评价,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一、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是课堂充满活力的前提条件。教师不能只是课程的执  相似文献   

3.
正一、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1.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只有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学生才能积极学、主动学,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是营造创新氛围的前提,是实现主体的发展的重要举措。2.提倡民主教学。创新教育的民主性原则,强调教育过程中要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民主氛围,如师生关系、教学环境等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是朋友,是共同探究问题、解决问  相似文献   

4.
韩秀华 《考试周刊》2013,(33):63-64
新课标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教师要做好"与学生的沟通",搭建信任的桥梁,让学生真正认识数学;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探究机会;搭建互动平台,挖掘学生潜能;营造和谐氛围,开拓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5.
营造和合的语文教学氛围是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特征。要营造这种氛围,需要"融突",需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和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关系,在各个教学环节上体现和合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一、营造民主氛围,进入文本情感世界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教师几乎成为学生的"保姆",课堂的每个环节几乎都由教师包办替代。学生很少有主动思考的机会,学生的个性难以得到发挥。实施小学语文绿色课堂理念,要求教师要大胆放手,努力为学生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驰骋想象,使课堂教学满足学生探究知识的生命诉求,展现生命的对话,使课堂更具生命的活力。例如,教学《借生  相似文献   

7.
<正>教师在识字教学时,要努力创设真实、生动、有趣的生活情景,营造轻松快乐的识字氛围,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轻松愉快地享受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一、创设生活情景,营造识字氛围如教学《菜园里》,教师在教室里事先摆放学生带来的各种各样的蔬菜,带领学生走进"菜园里",让学生四处去看  相似文献   

8.
曾双凤 《教师》2014,(31):86-86
正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有一种内隐的魔力,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形成这种魔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精彩的课堂评价语言。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语真正地走进学生心中呢?一、评价语的针对性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体,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传递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如果教师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中,耐心倾听学生的每一句话,真诚地关注学生,用敏锐的眼光去捕捉学生身上转瞬即逝的"闪光点",及时把握有效信息,让渗透于每个教学环节的评价语充满生命力,会给我们带来未曾预约的精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培养探究能力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的重要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需要教师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环境,诱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创设和谐的问题情境,营造让学生乐于探究的氛围;同时教师适时的进行调控、指导,切实提高探究的实效;引导学生及时评价、反思,让学生养成探究的习惯,为学生的终身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他们的认知规律,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将游戏巧妙地应用到教学中来,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首先,我们要利用游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他们的思维;其次,教师要利用游戏引领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最后,教师要对游戏教学的评价方式进行创新,提升评价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0,(63):129-130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在人们的生活中包括很多物理现象,初中物理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和要求,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物理教学素材为学生展开生活化教学。借助生活化教学的优势,为初中物理课堂注入更多活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物理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学习积极性更加高涨,学习效果也更加显著。文章就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对其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进行几方面探究。  相似文献   

12.
<正>提问是一项古老的教学技能。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最早开创了"问答式教学",是探究教学的雏形。如今,"提问能力"是构成科学探究能力的要素之一。科学老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不仅是问题的讲解者,还是激发学生提问的引导者,课堂教学要由"教师提问"转变为"学生提问"。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一、创设愉悦氛围,激发提问意识要使学生在科学课上乐于提问,作为课堂气氛创设和主导者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情感氛围,才能赋予学生积极愉悦的心境,吸引  相似文献   

13.
以"和谐课堂,创新实践"为主题,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时,教师要善于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注重和谐教学氛围的营造。教师还应该注重自身的教学素养,通过关爱、公平、尊重,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兴趣、情感、探究,营造和谐的人文关系;通过质疑、对话、创新,营造和谐的互动关系,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历史课堂教学.是教学方式的"革命",教师要进行创新教学;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历史情境,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多"动手"和"动口".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在历史教学中,要营造和谐、宽松、有活力的教学氛围,挖掘学生的自我提问潜能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法,积极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更好地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强调教师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营造接纳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本文着力探究如何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王守田 《甘肃教育》2014,(24):49-49
正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激发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思考,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这是语文教师在改革与探索中所追求的目标。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语文学科的性质特征,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是师生进行"教"与"学"活动的主渠道,任课教师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主体,课堂气氛主要通过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18.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阶梯,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在教学反思过程中,一要反思是否为学生打开探究体验的大门;二要反思是否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三要反思是否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7,(66):52-53
本文着力探究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使教师真正做到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为学生建立一个教学互动良性循环的"共同体",从而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进而焕发语文课堂教学活力。  相似文献   

2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一语独霸的格局,将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还给学生,为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语文学习能力奠定基础。一、营造氛围,为打造自主课堂保驾护航学生对于熟悉、信赖的氛围会形成心理上的安全认知,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就是夯实学生自主性课堂的重要保障。一般情况下,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