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课前热身。师:同学们,你们会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吗?老师想请一位学生和老师来做这个游戏,再请一位记分员在黑板上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分,谁赢一次就在谁后面画上一笔。(教师和一位学生比赛,另一名学生记分,其余学生齐喊“石头、剪子、布”。)2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单元中的例1、例2。教学过程描述:片段1:在游戏中引入师:小朋友会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吗?老师也觉得这个游戏挺好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这个游戏好吗?(游戏开始。)师:谁赢了老师?谁输了?(赢的学生显得  相似文献   

3.
石头剪子布     
以下是江苏省淮安市2003年中考数学试卷的第29题: 例题下面是同学们玩过的“石头、剪子、布”的游戏规则:游戏在两位同学之间进行,用伸出拳头表示“石头”,伸出食指和中指表示“剪子”,伸出手掌表示“布”,两人同时口念“石头、剪子、布”,一念到“布”时,同时出手,“布”赢“石头”,“石头”赢“剪子”,“剪子”赢“布”.  相似文献   

4.
抢占终点线     
一、游戏准备:在场地划一条“起跳线”,再划一条距起跳线20米的“终点线”。如下图所示。二、游戏方法:游戏者两人一组。游戏开始前,游戏者要背熟猜拳口令:石头>剪子,布>石头,剪子>布。石头跳3次、剪子跳2次、布跳1次。1人猜拳喊口令,1人等待立定跳远。在两个组的比赛中,先到达  相似文献   

5.
“石头剪子布”是一种民间游戏 ,有着丰富的民间风味。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不受时间、场地、人数、材料的限制 ,随时随地可玩 ,深受幼儿的喜爱。这一游戏的玩法 ,手脚均可表现。手的做法是 :握紧拳头为石头 ,伸开食指和中指为剪子 ,五指张开为布 ;脚的做法是 :双脚并拢表示石头 ,双脚前后站立表示剪子 ,双脚左右开立表示布。游戏中 ,石头能砸了剪子 ,剪子能剪开布 ,布能包住石头 ,三者间互为胜负。此游戏可两人玩 ,也可三人、多人玩 ,室内、室外、坐、立都可进行。“石头剪子布”玩法多种多样 ,可直接玩游戏 ,也可串联玩另一游戏 ,…  相似文献   

6.
“比的意义”教学片段师:下面我们来做“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好吗?两人一组,比赛四次,然后汇报比分情况.学生游戏中,气氛异常活跃.一分钟后,陆续有学生举手.  相似文献   

7.
长春市北安小学的孩子们都喜欢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与别人不同,他们是全班一起玩:全班40多个学生分成4个小组,轮流上阵比试。老师喊“石头”,全组学生就要双手张开、双腿叉开与肩同宽,做出“布状”。以此类推,共有三套手脚协同的动作。听到口令,学生们要迅速做出相应动作,谁出错,小组就会被减分。一节课玩下来,学生们大汗淋漓,兴奋不已。  相似文献   

8.
在平常教学中,我们常会见到这么一种现象:学生课间做“能量”、“剪子石头布”等极富节奏感的游戏时,乐此不疲、神情专注;哼唱流行歌曲及民间曲调时有板有眼;自制乐器时兴趣盎然……而在一课一课机械教授教材中的歌曲、欣赏、乐理知识时兴趣不浓。这给了我一个深深的启示,学生并不缺乏学习兴趣,缺的是老师的“创新取向”。新课标提出了开发利用音乐课程资源的新理念,指出了课编教材的普遍性和局限性,独立性和差异性,要求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改变传统的唯教材而教材的思想,建立不唯教材只唯学生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充分开发、利用音…  相似文献   

9.
师:“听,彝族小朋友请我们去干什么?”老师情并茂地范唱歌曲第一段。生:“做游戏。”师:“要想和彝族小朋友做游戏,必须要合着这首乐曲的拍子进行。”老师边说边放歌曲,然后走到画好的方格前说: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数学第四册第九单元(统计与概率)第85页“摸球和正方体的游戏”。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收集数据和处理数据,给出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准确判断,学会一种计数方法。2.经历收集和处理数据的过程,理解有关统计数据的意义。3.培养学生喜欢数学的情感、小组合作的意识,发展学生的一般素质。教学重点:学会一种记数方法,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学难点:体会收集、统计、处理数据的意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每个小组一张记录单,正方体和球的卡片若干张。教学过程:课中游戏1.同桌做“石头、剪子、布”的…  相似文献   

11.
【片段1】画图游戏,激发兴趣。(教师随意在黑板上画上一大一小两图形)师:谁愿意上来给这幅图涂上颜色,请两位学生上来比一比谁涂得快?(比后教师宣布获胜者)生:(表示反对)老师,这样比赛不公平。  相似文献   

12.
为了便于探讨问题,请先看看一位幼儿园的老师,在教中班幼儿学讲“非常”一词中,是怎样进行教学的。(一)老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看两幅画,一幅是叔叔画的汽车,一幅是姐姐画的汽车,你们比比看,谁画的汽车最好? 幼儿:叔叔画的汽车最好(还有的用“很好”、“好得不得了”、“顶顶好”等词语描述叔叔的画)。老师:对了,现在听老师讲:叔叔画的汽车非常好。你们说说看,叔叔画的汽车怎么样?(评:“非常”用在比较之中不够贴切)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的: 1.教幼儿正确运用跳、跑、游、飞、爬等动词,巩固幼儿对各种动物外形特征的认识。 2.通过游戏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教学准备: 录有动物叫声的磁带一盒,各种动物的贴绒图片和头饰若干,森林背景图一幅。教学过程: “老师知道小朋友最喜欢做游戏,今天我和你们一起做《猜猜谁来了》,的游戏好吗?”(出示背景图)“今天森林里可热闹了,动物们要开联欢会,等会儿请小朋友猜一猜谁来了,它是怎样来的。” 1.猜谜语说出谁来了,是怎样来的(每猜一种动物,就在背景图上出示该动物的图  相似文献   

14.
农村小学教师如何在数学常态课上创设简易、有效、生动、有趣,能吸引孩子、提高课堂实效的教学情境呢?笔者略谈自己的看法。一、撷取游戏巧设境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发展规律和兴趣需要,生动有趣的数学游戏能很快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在新课伊始,我们可以撷取生活中与新知有紧密联系的游戏导入。如教学“可能性”一课,师:同学们,你们玩过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吗?生:玩过。师:好,那今天也和老师玩一玩好吗?生:好呀!师生一齐玩游戏。游戏结果:有的孩子赢了,有的孩子输了。师:再来一次!结果还是有的人赢了,有的人输了。师趁机…  相似文献   

15.
一、看中学发音1郾师:这节课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吗?请小朋友拿出老师课前发下的纸,像老师这样放在嘴前,然后跟着老师发音。练习发“b,p”的音。2郾说说自己刚才在读的时候发现了什么。3郾请一名学生上讲台示范发音,大家注意观察那张放在嘴前的纸张的动静。4郾师小结:大家都发现了,读“b”时发出的气轻,读“p”时发出的气重,小朋友在发音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哟!二、摆中认识形过渡引入:你们刚才在游戏中发现了一个秘密,真了不起!我们再来做个游戏。(老师举起竖条模型和半圆模型)就用竖条模型和半圆模型把我们今天刚认识的新朋友摆出来。1郾学生…  相似文献   

16.
在一次立定跳远教学中,我示范、讲解,并采用了多种练习方法:分解练习、分组对比练习等,想让学生很好地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可在练习中有些学生不感兴趣,心不在焉,东张西望,有的居然玩起了自己感兴趣的“石头、剪子、布”的游戏。看到他们满不在乎的样子,我又气又急,可看到他们玩游戏时那快乐专注的神情,我又不忍心打断他们。不由自主地想:怎样才能使他们把玩游戏那股劲头用到练习当中去呢?当时,我灵机一动,立即整队,组织学生两人一组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但不是简单的玩,而是加了一个条件,赢了的同学用力向前跳,先跳到规定的终…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学会抓住特点来写自己的外貌和性格。2.知道用一、两件事把自己特长、爱好、性格等方面的特点写清楚。[教学重点、难点]抓住与众不同的特点写写自己。[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自画像、作业纸。[教学过程]一、猜猜我是谁1.猜猜画中的我(1)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与人之间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吗?(请学生板书)(2)上节课,老师请大家把长相、高矮、胖瘦、性别等可以画出来的几个方面,自己画了画,然后悄悄地交给了我,因为今天我们先要来玩一个游戏——猜猜我是谁。(出示课件)既然是游戏,就要讲讲游戏规则:老师出示画后,如果是你,你要不动声色,…  相似文献   

18.
[镜头一]乐在游戏中 洛克说得好:“教师的重大作用和技巧就在于尽力使一切事情变得容易,尤其是学习字方面,最不应该使儿童感到窘迫.”因此,对于复习生字,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激情激趣、化难为易.请看《称赞》一课复习生字的一个教学片断:师:老师发现咱们班的小朋友很喜欢做游戏,现在,咱们就一起做“猜字谜”的游戏吧.谁愿意上台来猜?  相似文献   

19.
一个星期天,我站在窗前,看见几个小弟弟在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他们都想当厉害的老鹰,就用石头、剪子、布来决定谁当老鹰。我想,我们经常用石头、剪子、布这种猜拳游戏决定谁先谁后,这样到底公平吗?我想探究探究。  相似文献   

20.
师:你平时最喜欢玩什么游戏?(学生马上兴奋起来,有的说喜欢玩丢手帕,有的说喜欢玩切西瓜,有的说喜欢玩踢毽子……)在校游戏节的时候,我对二(1)班小朋友做游戏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出示下表),从表中你能知道什么?生1:我能看出喜欢每种游戏的人数。生2:我能算出一共有几人……师:我们不但可以把结果填在表上,还可以表示在图上,请每人在图上试试看。(学生纷纷拿出教师事先准备的一张画有格子的统计图,独立在图上画起来。过了一会儿,有人举手:“老师,我的图上格子不够了,少了2格。”有的说:“老师,我的图上一列只有10个格子,12人表示不下了。”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