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自古以来非常注重等级观念,可以从各个方面来考察其等级观念的体现.《左传》中“据礼而行文”,从很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等级观念,而本文试从“崩”、“薨”、“卒”的用例中来考察其体现.  相似文献   

2.
《说文》车部字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的文字,反映了造字时代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说文》车部字的解读,力图再现先民对车的认识和使用、车制与战争、交通运输、等级观念、祭祀刑律等方面的古代文化。  相似文献   

3.
人们常常这样说:“在我国古代文史不分家”。其实在古代文与史还是分家的,只是没有象现在这样严格罢了。如《诗经》、《楚辞》是文,《左传》、《史记》属史。所谓不分家,是指它们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往往是文中有史,史中涵文。《诗经》是我国古代第  相似文献   

4.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是我国语言文字史上的不朽名著。《说文》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古代文化信息,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大观园”。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对《说文》与兵器文化的研究尚不多见,已有的资料也较零散。基于此,笔者选取《说文》中与兵器有关的汉字进行详解.从中分析出其所映射出的古代兵器信息,并辅之以上古文献进行佐证,力求能对古代兵器文化有一个大概的反映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的车马》补说安徽蚌埠二中胡念耕高中《语文》第六册《我国古代的车马》一文选自王力主编《古代汉语·古汉语通论·(二十二)古代文化常识(四)》第二小题,原标题是《车马》。这是一篇典范的说明文。不过,该文材料的来源是古文献,只在两处注释中说到“根据...  相似文献   

6.
从远古文字看《说文》荆贵生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在我国文字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直至今天,如果想要深入地研究中国古代的语言、历史、古典文学等,就非研究《说文》不可,清代朴学空前兴盛,就是建立在对《说文》孜孜不倦地探索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7.
许慎《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解说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在汉语发展史及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清代受古音学影响,《说文》研究达到鼎盛。本文主要通过清代学者对《说文》研究的四个方面,选取代表性学者的《说文》著作,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8.
《说文》学是我国传统语言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我国古代语言学大师、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以及许氏以降历代《说文》研究论著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说文》研究可分为两个时期:一、前科学时期,始于汉末,终于清末;二、现代语言学时期,始于清末,直到当代。在2l世纪,要开创《说文》学研究的新局面,应注意理论创新、培植学派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贝”是《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下称《说文》)第六卷下篇的一个部首.《说文》对“贝”字的说解是:“海介虫也.象形.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这段话除了说明“贝”字的意义和造字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概述了在我国“贝”用作古代货币的兴衰历史,是考察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史的珍贵资料之一.对于“海介虫”,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解释说:“介虫之生于海者.”贝是生活于江河湖海并长有坚硬甲壳的软体动物之总称,如蛤、螺、蚌之类.贝在《尚书·禹贡》、《尔雅·释鱼》等上古典籍中屡见记载.  相似文献   

10.
五行之说是我国古代的基础理论之一,对我国文字及文字学曾产生深刻的影响.<说文>在说解文字时多用五行观念,清代以后的文字学家对此多有批评.本文认为,应从文化的、历史的和文字本身发展的角度看待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丁晏是清代著名的学者之一,其对《说文》的研究不容忽视,由于其著作流传不广,在《说文》学史中罕有提厦,这不能不说是《说文》学研究中的缺憾。《说文通说》是丁晏《说文》研究的重要著作之一,其阐释《说文》体例精审严谨;示例校勘,方法正确得当;揭示古今文字之变,条分缕析。《说文通说》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说文》学著作,应当引起《说文》学和古代文献学研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李姝姝 《现代语文》2009,(10):146-148
《说文解字》作为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为我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包含了深厚的古代文化信息,其中“鬼”部字就很好地向后人呈现了上古汉民族鬼文化的内容。本文以《说文解字》为蓝本,从《说文》“鬼”部所收录的一系列汉字入手来探索在上古汉族先民中流行的鬼文化,以期通过探讨鬼文化的观念和行为事象,使我们更加理性客观地认识和对待鬼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东汉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一书,不仅保存了我国古代大量珍贵的语言文字资料,而且也是运用古代丰富的逻辑思想进行学术研究的光辉典范。本文仅就《说文》一书所包涵的丰富的逻辑思想及其所运用的逻辑方法作一尝试性探讨。一、“类”概念及其运用“类”概念,在我国逻辑思想史上,首先是墨子提出来的。“类”这个具有方法论  相似文献   

14.
《汉语大字典》是一部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为主的大型语文工具书,是我国文字史、辞书编纂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说文解字》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证字源的字书.《汉语大字典》充分利用了《说文》训释本义的资料.本文试图分析《汉语大字典》引用《说文解字》解析字之本义的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15.
《说文解字》所解释的九千多个汉字承载了我国古代丰厚的文化信息。对《说文》"田"部字的字形结构以及字义进行认真分析,可以挖掘出大量相关古代农业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6.
《说文》是一部“万物咸睹,靡不兼载”的文字学专著,内容涉及“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许冲《上〈说文〉表》),书中对字义的解释,是研究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诸多方面的宝贵资料。《说文》的释义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了解并剖析《说文》的释义方式,对于读通《说文》,学习语言文字和古代历史,都有很大的帮助。 《说文》的释义方式,通常的只是解释字的本义或最初的意义,而不涉及引伸义和假借义,这是释义方式中“常例”,在中华书局版“大徐本”《说文》中随处可见: 诛,讨也.从…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高中《语文》一些课文后面插有补白,其中第五册《齐桓晋文之事》和《孟子见梁襄王》两篇课文后面补的是明代王夫之的《读四书大全说》卷八和李贽的《四书评》中的几个片段。大家知道,王夫之和李贽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他们在给《齐桓晋文之事》和《孟子见梁襄王》作  相似文献   

18.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乃至世界语言学史上的一部划时代的不朽巨著。它的意义远不止于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为了解字说文,许慎还征引了大量的经传与史料以为佐证,这就给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社会的宝贵资料。许慎之子许冲所谓  相似文献   

19.
历史课重视文史知识的联系和贯通,是当前改进教学,提高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古人说"文史相通",表明了文与史两门学科密切相关.众所周知,古代优秀的历史著作,如《左传》、《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同时也是优秀的文学著作;古代有些优秀诗文,也同时是珍贵的历史资科.一些古代学问家在治史的同时,也兼治经、治文;经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兼为一身的,不乏其例.中学历史教学虽说是传授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文与史的客观关联性并未改变.目前,如何注意文史知识的联系和贯通,还未在教学中引起普遍重视.对此略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从《说文解字》看古代与饮食有关的器具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书于东汉年间的《说文解字》(下简称《说文》),是我国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字书。其中记载了与饮食有关的很多器具,从中不但可以了解古代与饮食有关的器具文化,而且还可以管窥古代的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