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南朝鲜民主运动风起云涌,但新闻界却静如止水。去年11月中旬,南朝鲜当局向全世界谎报金日成已去世的消息,南朝鲜的报刊、电视便推波助澜,纷纷以肯定姿态报道“金日成确已遇刺”“金正日已被软禁”,使国际世界为之骚动。为什么当局撒出  相似文献   

2.
1986年11月15日至18日,在国际新闻界,最引人关注的是关于“金日成遇刺”这一消息。后来真相大白于天下,始知子虚乌有。假报道是怎样形成的?假报道怎样在新闻媒介间传播?事后仍然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序幕”——山雨欲来风满楼(11日~16日)据日本报纸报道,日本一些公司在美国的办事机构,早在11月11日,在纽约就听到有关“金日成身亡”的消息。11月15日上午,日本政府得知这一消息,据日本外务省说,这消息是从南朝鲜驻日本的  相似文献   

3.
共同通讯社     
共同通讯社,是日本一家与“美联社”,“合众国际社”、“路透社”等齐名的大通信社。战前,日本曾有过很多通讯社。当时,统治集团为了控制言论,一九三六年把许多通讯社合并为一家——“同盟通讯社”。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后,美军占领日本。九月二十五日,“盟军最高司令部”亦即当时的驻日美军当局下令:“排除日本政府对新闻的控  相似文献   

4.
“今天的消息是金子,昨天的消息是银子,前天的消息是垃圾。”“新闻只有24小时的生命。”——西方新闻界常用这类话语表达他们对新闻时效性的看法。西方记者认为: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如何,直接影响其新闻价值。新闻报道的见报(广播、电视的播出)时间离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越近,其新闻价值越大;反之亦反。西方记者还认为:“对我们西方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对于报纸、通讯社、时效就是金钱。”在这种新闻价值观和时间  相似文献   

5.
身为版面编辑,碰见记者,常听到这样的问话:“近来缺什么稿子?”我的回答:“缺消息。”当编辑的,总希望自己编排的报纸版面为人称道。要做到这一步,办法自然很多:精心的设计,精美的图片,能使版面增色;精采的通讯和评论等,也能吸引不少读者。但报纸既为“新闻纸”,就得把提供新闻放在第一位,尤其要多为读者提供“独家新闻”。通讯、评论等虽然很重要,但适量即可,消息的需要量却大得多。然而,在一些报纸的编辑部里,消息常常成为“缺门货”。编辑手头没有多少“本报讯”可编用,只好用大块头通讯充塞版面,或者靠通讯社电稿度日子。例如有一家全国性报纸,一版主要登消息,今年一季度平均每天刊登十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新闻界有这样一种怪现象,人们一说起消息这种新闻体裁时,能说出许多优势,如时效性强、短小精悍、言简意赅、主题鲜明等等,“让消息唱主角,多写消息,多写短消息”的呼声也是此起彼伏。然而,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却是,消息写作在滑坡,特别是精品消息越来越少,已成为不容置疑的现实。据有关权威人士称,1995年度中国新闻奖中报纸通讯社类的消息项,因无称意之作,一等奖只好付诸阙如  相似文献   

7.
报纸上刊登消息,在导语的开头部分往往冠以“本报讯”或“××新闻通讯社××地×月×日电”的字样。这就是所说的“消息头”。消息头,是消息的标志。然而许多企业报却忽略了消息  相似文献   

8.
1995年元月1日,杭州有线电视台的25万用户惊喜地从电视机中收到了开播的《杭州日报·下午版》的图文内容。此间的新闻界人士宣布:由杭州日报社、浙江图文电视公司、杭州有线电视台三家合作首创开播的“杭州日报图文电视”,标志着我国第一家电视报纸正式面世。 传统的报纸通过科学技术,实现与现代电视的“嫁接”,被新闻界人士称为我国报纸传播技术上的一次革命。 在杭州市区,电视报纸由杭州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言论是一张报纸的“旗帜”,它代表着报纸的质量和水平。无论是地方报纸,还是军队报纸,无不把写好言论作为办好报纸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近几年为一些报纸撰写言论的情况,谈点粗浅体会。首先,要弄清什么是言论?言论也就是通常说的以新闻评论为代表的论说文,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和通讯社就党和政府、方针、政策、重大决策,或重大的新闻事件、工作经验以及有关问题等发表言论的一种文体,既“评”又“论”,属于论说文的范畴。它比消息、通讯等体裁,更直接代表编辑部或署名作者发言的一种体裁。所以,新闻界一般称言论为…  相似文献   

10.
石坚 《当代传播》2004,(1):89-90
消息退化成顽疾 报纸上的消息退化,久治不愈,久攻不克,已成为一个顽疾。新闻界有识之士曾就此发倡议,提警告,大声疾呼,仍然反响不大。也有一些新闻单位进行研讨,开展竞赛活动,但收效甚微。翻开报纸,真正反映群众生产生活的消息很少,相反,各级领导人的活动、开会、讲话、迎来送往、开工剪彩、落成典礼的消息却充斥版面。报纸一版称之为“要闻版”,应该说是各报的“消息总汇”,好的消息、质量上乘的精品消息都应该放在一版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视、广播事业的迅速发表,报纸新闻报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时效性方面,不及广播快速;在直观性方面,赶不上电视形象生动。这就迫使报纸的文字记者改进消息写作,摒弃抽象、空洞、干巴、老套的弊病,把消息写得更简要快捷,也更形象多彩,并首先使导语“面带笑容”、“其美如画”或“跃跃欲动”,像个活动的荧屏,以便一下子就紧紧地抓住读者。近几年,新闻界提倡多写视觉新闻、实录新闻  相似文献   

12.
时代需要好消息黄毅编者按:优秀消息作品越来越少,这个问题已引起新闻界越来越强烈的关注。1995年度的中国新闻奖中报纸通讯社类的消息项,因无称意之作,一等奖只好付诸阙如。1996年度的消息一半奖虽然评出,但也有些缺憾。据了解,一些新闻单位在中国新闻奖的...  相似文献   

13.
过去,我们的对外宣传,主要是靠广播、通讯社、报刊。90年代的对外宣传,只靠这几方面已经不够了。如果说,80年代,中国的电视新闻界使自己在国内成为第一媒介的话,那么,90年代,中国的电视新闻界就应该担负起在世界上树立中国形象的任务。最近,中央又提出,要加强对台港澳的宣传。广播电视部贯彻中央的精神,已在广东省中山县、珠海  相似文献   

14.
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举世注视的一件大事。中外记者都在等待着开庭之日的到来。首都各报以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也派出了大批记者前往法庭进行采访。这次报道,对首都新闻界来说,面临着一场“竞争”。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除了看报以外,还可以从电视上直接看到十名主犯在法庭上的情景。所以,这场竞争除了报纸与报纸、报纸与通讯社之间的宽争外,还  相似文献   

15.
《世界经济导报》在3月31日一版报道了马丁文章发表后在新闻界、理论界引起的强列反响。马丁文章最早发表在去年11月2日的《工人日报》上,后由《北京周报》译成英文、日文等摘登在12月9日出版的《北京周报》上。去年12月11日,日本一家通讯社从北京发出电讯,两家日本主要报纸也随即予以刊登。这则电讯把马丁文章本没有的意思强加进  相似文献   

16.
所谓新闻评论,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和通讯社就新闻事件、工作经验教训或有关问题等发表言论的一种文体,既“评”又“论”,属于论说文的范畴。它是比消息、通讯等体裁,更直接代表编辑部或署名作者发言的一种体裁。所以,新闻界一般称评论为报刊的灵魂、旗帜或声音。  相似文献   

17.
名山、名水、名厂、名店以及各方各界名家、明星,所以得以名扬四方.莫不有赖于新闻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通讯社以为大众服务为天职,有责任给天下的佼佼者“做嫁衣裳”,提高知名度,但新闻界自身也有个知名度的问题。提出这个问题,不是要新闻界自吹自擂吗?不是,这对哪个正经行业都不相宜,更何况对以虚夸失  相似文献   

18.
新闻媒介如何报道自己新闻界的新闻?这本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如今却成了问题。现在大城市一般都有几家主要报纸,于是便会出现这种现象:比如评好新闻奖,本报只得了一个三等奖,不仅消息里要着重强调还作上标题,而一等奖是谁,却提也不提———只订阅这家报纸的读者...  相似文献   

19.
尽管中国近代报刊上发表的第一条消息“月食”就是典型的科学新闻稿,但科技报道直至今天仍是新闻界的软项。这些年来科技新闻在我国报刊上的比重不断上升,也不乏佳作问世,然而与从事文艺、体育、经济等专业报道的同行相比,我们的科技新闻确实处于“初级阶段”。即使是中央级报纸、国家通讯社的科  相似文献   

20.
去年11月,杭州有两家报纸先后在一版报道了余姚市五金交电化工原料公司经理熊铨洪等人明目张胆违反物价纪律,突击批准供应名牌自行车受处分的消息。然而,其中有一处事实,两家报道却迥然不同:一家报纸载:“今年8月30日上午,余姚市物价局口头通知这个公司的经理熊某,从9月1日起自行车调价”。而另一家却载“8月30日上午10时左右,余姚物价局把省局关于自行车从9月1日起调价的通知内容及贯彻执行的要求,当面告知市五交化工公司业务股长沈汝林。沈回公司后,即向经理熊铨洪作了汇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