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发展性辅导是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作为辅导的重心,目的在于协调学校的各种教育因素,提供最佳的学习情景,以利学生的整体发展。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方面都有各自的发展特点,只有了解学生认知发展的心理年龄特点,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与教学方法,才能促使学生的思维向更高水平发展,才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如果违背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进行教学,不但达不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目的,而且还可能造成学生的心理困扰,形成学生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观和智能观及其教育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分析了认知心理学关于知识的起源,形成及心理机制,概括了认知心理学关于智力的阶段性,连续性,多元性特点及其形成机制,启发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应树立积极的学生观,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适应学生知识掌握及智力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是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统一、协同发展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是组成小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的要素。认知因素的功能体现在个体对知识信息的接收、加工和转化上;情意因素的功能体现在对认知意向的定向、维持和调节上。我们必须注意二者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儿童每个年龄阶段心理的发展是由这个阶段的主导活动决定的,从一个年龄阶段向另一个年龄阶段过渡,是因为主导活动的改变造成的,新的主导活动出现后,就产生新的心理生成物,即新的个性和心理活动结构。如此循环往复,促使儿童认识和认知心理结构不断更新发展。阅读教学只有顺应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是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协同发展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是组成小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的要素.认知因素的功能体现在个体对知识信息的接收、加工和转化上:情意因素的功能体现在对认知意向的定向、维持和调节上.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改变教学过程中重认知因素而忽视情意因素的状况,致力于沟通两者的内在联系,促进数学学习过程中认知因素与情意因素的协同、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皮亚杰用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并创立了发生认识论。他的有关儿童认知发展的内在动力理论、儿童认知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理论、以及儿童认知发展能动性的观点,无不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研究和学习皮亚杰理论中所蕴涵的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并对促进儿童的课堂教育和学习有着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的认知遵循一定的规律。在机械类专业课学习中.由于学生缺乏对生产实战的感性认识,又受自身心理认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制约,在运用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新的认知活动时.往往会产生一些认知偏差,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教学应对。  相似文献   

8.
德育的深度和广度受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发展水平的制约。首先,德育内容本身就是多层次的,任何一项德育内容,都是一个有高有低、有深有浅的多层面构成的复合体。其次,品德心理研究证明,人的思想品德的发展是有阶段性和顺序性的。学生心理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决定了学生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的外部条件下,有着不同的思想品德发展水平。原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现有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概念。所谓“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个体那些正在成熟而又未达到成熟程度的心理机能。学校德育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如能适应学生思想品德“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则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否则,即使内容正确无误,其结果也会是无效或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指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在其认知的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认识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能力,因此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就有不同的认知水平。教学工作只有在适应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进行,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主要谈一下历史教学中如何适应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测量采用3认知方式(场独立、中间型、场依存)×5年级(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2数学成绩(好生、差生)×2性别(男生、女生)×3空间认知能力(折叠、展开、旋转)五因素混合设计.把认知方式和空间图形认知能力结合起来,考察不同认知方式中学生空间图形的折叠、展开、旋转能力的发展特征,各年龄阶段空间认知能力已达到什么样的发展水平,性别因素对中学生空间图形认知能力发展是否有显著性影响.希望研究结果能揭示中学生学习几何困难的心理认知因素,为提高几何教学提供心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生理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前提和物质保障,很多时候儿童的心理问题往往是由生理问题导致,同时也可能通过生理异常反映出来。身心问题往往纠缠在一起,甚至会相互转化。一个儿童的健康成长,实际上是生理、认知、社会情绪的交织发展过程,不同年龄阶段中儿童反映出的心理问题,有它独特的生理原因。一、大脑的发育特点制约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行为表现大脑的发育,是影响心理发展最重要的生理因  相似文献   

12.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心理和态度上的反映,不同的情感可以引发人们对事物不同的理解和判断。情感与认知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客观规律。一方面认知为情感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理性基础,另一方面情感对认知活动又具有推动、强化、调节等作用。  相似文献   

13.
班主任面对的是多样的学生,他们既有阶段性发展的共性特点,又有各种原因造成的个性特点。这就要求班主任既要了解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又要考虑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构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班集体。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的心理学依据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教育技术存在的依据之一就是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直观性原则。然而复杂的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却呈现出背离直观性原则初衷的倾向。过度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往往不利于学生认知发展向抽象逻辑思维进展。因为,教学不仅仅要适应学生认知发展阶段性,还要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因此,我们主张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心理特征,有选择地运用教育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小提琴演奏要融心智、动作为一体,学习者不但要依靠训练来获得技巧,更需要依靠心理活动的指导.大学生在小提琴的学习过程中,因其所处年龄阶段而有着特定的心理规律及阶段性特点.在小提琴教学中,必须注意学生学习年龄特点,重视并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以此合理安排教学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孙正美 《考试周刊》2010,(56):60-60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是否过关的重要标志.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但作文难写,作文难教,学生“怕”作文,教师“忧”作文,依然是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呢?基于对小学作文教学的观察和思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7.
常态低常超常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有不同的心理水平,同一年龄阶段儿童有大致相同的心理水平。这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儿童的心理还存在着个别差异,它表现在智能方面,也表现在性格、情绪、意志等方面。虽然除少数外,绝大多数的儿童彼此之间的差别并不十分悬殊,但在任何一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团体中,每个成员的心理水平却又不是完  相似文献   

18.
首先,爱国主义教育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都不能一成不变,不能搞“一刀切”。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素质教育要在内容的深浅、形式的变化、层次的高低上体现出差异来。 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以启蒙教育为主。通过开展各种具体的、直观的活动,教育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认识和了解国旗、国徽、国歌等。教…  相似文献   

19.
科学研究表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道德认知水平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对道德的认识也是不一样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主体道德的发展是内外因素交互影响的过程。笔者将从心理与认知、经历与体验两个方面分析影响儿童道德教育的因素,从而提出几点拙见,以切实使道德教育落到实处,使受教育者真正受用一生。  相似文献   

20.
丁吉 《考试周刊》2014,(73):141-141
反思认知体现于高中生物教学中,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品质,更是高中生心理成熟、思维成熟的一种表现。本文对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反思认知水平进行思考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