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切韵》系韵书是中古音研究的核心材料,该系列韵书所承载的语音系统是“前溯上古音,后联近代音”的重要枢纽。学界对该系列韵书语音一直保有高度的研究热情,该研究领域而今已是硕果累累。文章将从音系研究、反切考察、又音研究、重纽研究等四个方面概述《切韵》系韵书语音的研究成果,从项目申报和硕博论文选题等两方面呈现其研究趋势,并为后续研究提供些许建议,以求启迪后学,推动《切韵》系韵书语音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于《切韵》是一部什么样的韵书,它的语音基础是什么,所代表的是何时何地何种类型的语音,历来存在争议。《切韵》序中交代"欲更捃选精切,除消舒缓。颜外史、萧国子多所决定",可见颜之推是《切韵》编纂大纲的拟定者之一,要想弄清《切韵》的性质,研究颜之推的音韵观点、用韵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孙吾与为江西丰城人,经历元末明初两朝。所著韵书有两种,均已亡佚。现存《永乐大典》保存其部分内容。经考证可知:《韵会定正》为韵书,《韵会定正字切》或《字切》为韵图或为具有韵图性质的韵书。《韵会定正字切》的作用是直观反映《韵会定正》反切拼读成音的情况。二者的关系应相当于《韵镜》与《广韵》。  相似文献   

4.
童琴 《培训与研究》2011,28(1):21-25
《中原音韵》与《洪武正韵》成书情况的差异,决定了两本韵书的性质差异。从成书背景、创作目的、编撰者、成书过程、流传、影响以及后世评价等角度去了解《中原音韵》和《洪武正韵》,对于我们比较二书的语音系统是有必要的,同时对于认识二书的语音性质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一、说明《广韵》行世以后,由于它是官修的韵书,收字又多,遂广泛流传开来,陆法言《切韵》及以前的韵书,遂逐渐亡佚.宋代以后,《切韵》就不再见于公私著录,大约宋代已亡佚了.而《广韵》卷首又明明写着陆法言撰本;刘臻、颜之推等八人同撰集,长孙讷言笺注,关亮、薛峋、王仁煦、祝尚丘、孙愐等增加字,于是一般人遂以为《广韵》的语音系统和《切韵》完全一样,不过《广韵》增加了一些韵  相似文献   

6.
明代官话“标准音”,是近代汉语语音研究的重点和焦点。本文拟从语音规范的角度,以语音规范的相关理论为指导,选取具有明代官话性质的韵书——《洪武正韵》为切入点,通过考察它的规范意识、体式、效果等来探讨明代官话的基础方言和“标准音”的相关问题,以期为明代官话基础方言和“标准音”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明代官话"标准音",是近代汉语语音研究的重点和焦点。本文拟从语音规范的角度,以语音规范的相关理论为指导,选取具有明代官话性质的韵书——《洪武正韵》为切入点,通过考察它的规范意识、体式、效果等来探讨明代官话的基础方言和"标准音"的相关问题,以期为明代官话基础方言和"标准音"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艾红培 《现代语文》2009,(11):149-151
《原本广韵》是《四库全书》中保存的一种《切韵》系韵书,学术界对它的成书年代,长期以来都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笔者将《原本广韵》和《大宋重修广韵》韵字的反切进行了对比,试图从语音史的角度来揭示《原本广韵》的成书年代。  相似文献   

9.
唐五代《切韵》系韵书中存在小韵首字所在韵部与切语归部不一致的现象,或是一个或一组小韵在不同韵书卷子里归部不一致,从而反映出的大韵相混现象。这种现象与当时的实际语音变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切韵》系韵书主要指陆法言的《切韵》、唐《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宋濂跋本唐写本、孙愐的《唐韵》、宋陈彭年等人的《广韵》、宋祁、贾昌朝等人的《集韵》、金韩道昭的《五音集韵》、王文郁的《平水新刊韵略》和刘渊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这些韵书以陆法言的《切韵》为基础,又分别在不同程度上对它进行了修订、增补和刊谬,每一韵书对前一韵书都有所吏新,因之彼此不尽相同。总的说来,这些韵书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又由繁到简的过程,其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南北朝至《切韵》时期元、魂、痕韵同用,而其他时期除了受韵书限制之外则是元仙合韵,这个语音变化现象并非由于语言的自然发展,而是具有实际语音的依据。我们综观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用韵情况,考察相关作家的祖籍及其生平经历,推证元魂痕同用可能是南北朝时期的吴语区的语音反映。  相似文献   

12.
《韵法直图》呼名多为袭用《韵法横图》而来,是《韵法直图》改动其蓝本《切韵经纬图》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于《韵法直图》编撰者对《韵法横图》呼名的误解,以及《切韵经纬图》与《韵法横图》分韵列字的差异,导致《韵法直图》混呼之名与《韵法横图》混呼混列两呼之义不符,混呼是《韵法直图》机械袭用《韵法横图》呼名最直接的证据之一。  相似文献   

13.
《切韵》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韵书,它反映了中古雅言的声韵体系,创立了科学语言学的重要方法,是此后历代韵书的楷模。  相似文献   

14.
张守节《史记正义》声类38个,代表中唐时期的官话音,接近《切韵》.不同的是:唇音分化清楚;泥娘完全不分;喻三、喻四完全独立。  相似文献   

15.
类推机制,简称类推,又叫类比,其在语言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汉语语瞢史研究方面,类推机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探求中古音类、分析上古声母及归纳上古韵部、构拟《切韵》音系、探讨语音史具体语音问题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兰茂的《韵略易通》和释本悟的《韵略易通》,是继《洪武正韵》之后影响比较大的两部韵书,赵荫棠、陆志韦等前辈学者对两书多有研究,但对两书的著者、成书时间、内容沿袭一直有争议。笔者从著者生平、版本传承、内容沿袭三方面对两书的版本源流做出考辨,以期辨明其源流,为进一步整理、研究两书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吕静《韵集》是我国早期的韵书,在韵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陆法言的《切韵》,也曾参考过《韵集》。但对这部韵书的研究,尤其是对其韵部系统的研究,一直以来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就有关这部韵书的材料进行分析论证,构拟出完整的吕静《韵集》的韵部系统。  相似文献   

18.
广州方言入声与《切韵》入声有非常紧密的对应关系。广州方言的源头和基础是秦通语(古关中话)。古关中话也是《切韵》所记录语音的主要源头之一。两千多年来,广州方言一直在相当固定的地域、相对稳定的居民和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使用,这就是广州方言较完整保留入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