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的运动产生了白天和黑夜,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白天和黑夜之间总有个过渡的阶段,详细的情形如下: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后,太阳高度角低于0°,太阳处于地平线以下,太阳光照射到大气高层,大气中各种气体分子浮尘等对光线有一定的散射作用,使地面获得一定的照度,气象学上称之为曙暮  相似文献   

2.
地球的运动产生了白天和黑夜,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白天和黑夜之间总有个过渡的阶段,详细的情形如下: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后,太阳高度角低于0°,太阳处于地平线以下,太阳光照射到大气高层,大气中各种气体分子浮尘等对光线有一定的散射作用,使地面获得一定的照度,气象学上称之为曙暮光(日出之前称为曙光,持续的时间也称黎明,日落后称为暮光,其持续的时间也称为黄昏).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初中物理>第一册新教材中,增加了"照度"一节的新内容.教材要求:①用照度表测量教室中不同位置(如黑板、窗户附近,教室中心及四周角落)的照度.②测量距某一光源不同距离的照度.③在光源与距离一定的条件下,测量光线跟照射面成不同角(即垂直照射和斜射)时的照度.  相似文献   

4.
陈秋潭 《地理教育》2013,(Z1):109-110
<正>一、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太阳光线与地平线(面)的夹角(即太阳在当地的仰角),叫太阳高度角,通常用H来表示。要理解太阳高度的概念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太阳光线是平行光由于地球对太阳的张角太小,日地距离又太远,所以地球上观测到的太阳光近似认为是平行光。形象一些讲地球半径6400千米,日地距离150,000,000千米,这就好比十米的距离叉开了一毫米,你是观测不  相似文献   

5.
学校照明设计对保护师生视力、其病复了作学习材键作用重大,同时照明装置还能起到装饰建筑、美化环境的作用。当前中小学生近视眼的发病率相当高,这与教室照明条件差有很大关系。怎样才能使教室照明符合要求呢?灯具用冷白色和月光色的荧光灯较好。灯具的布置主要是考虑照度均匀,减少阴影和眩光。在保证照度(我国的要求是IOO-200LX)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安装容量,达到节约的目的。造成照度不均匀的主要原因是灯间距离与灯具高度相对不适当。在灯具高度一定的情况下,灯间的距离越大时,被照面上的照度越不均匀。所以灯具的布置要同时…  相似文献   

6.
正要落下地平线的太阳呈显著的椭圆形,其竖直直径比水平直径短11%(见封底画)。椭圆形是由于进入地平线附近的大气层的太阳光的折射差所引起的。由于从太阳下缘来的光线比从上缘来的光线折射后向上的程度大,太阳的竖直直径看上去比不受大气层影响的水平直径来就显得短了(见文中的光路图)。这个现象能用斯涅尔(Snell定律的微分形式作定性的解释,为此,我们研究一条从真空进入大气的光线。当然大气的密度以指数形式不断地增加,但为简单起见,我们认为真空到空气的转变是在一个球面上“突然”地转变的。对于这种情况,斯涅尔(Snell)定律是:  相似文献   

7.
题目给你一把刻度尺,请你测出老花镜的度数.老花镜是凸透镜,老花镜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的倒数乘以100.显然,测量老花镜的度数关键是测出老花镜的焦距.具体测法是:(1)晴天把老花镜片放在太阳光下,使太阳光线与老花镜片垂直.(2)调整老花镜片与地面的距离,使地面上的光点(即焦点)最小、最亮.(3)用刻度尺测出老花镜面到地面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老花镜的焦距,用字母f表示.(f用米做单位)老花镜的度数就是:D=巧测老花镜的度数@李正清  相似文献   

8.
3.面光源、大气折射与昼长(1)面光源与昼长太阳在天球上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圆面,它的视半径为16′,太阳光线不是平行光线.考虑到这个因素,太阳视圆面上缘从地平升起和下缘没入地平才是白天的开始和结束.因此,整个昼半球将扩大16′,晨昏圈则由视太  相似文献   

9.
九年义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初中物理》第一册新教材中,增加了“照度”一节的新内容。教材要求:①用照度表测量教室中不同位置(如黑板、窗户附近,教室中心及四周角落)的照度。②测量距某一光源不同距离的照度。③在光源与距离一定的条件下,测量光线跟照射面成不同角(即垂直照射和斜射)时的照度。根据教材的要求,第一个实验应当用便携袖珍式照度表,选派学生到教室内不同位置去测量;后两个实验应当面对全体学生,进行演示实验,用大型演示照度表来测量。由于是新内容,没有这方面的教学仪器,我们试制了教学照度表。经过两年多的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10.
孙九昌 《考试》2010,(10):42-44
由于地球绕日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以及晨昏线(圈)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圈)以地心为中心,在极圈和极点之间往返摆动,  相似文献   

11.
分析全国各地历年中考物理试题,本章考点有三个.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例至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射到地面形成一个个圆形的光斑,这是()A.树叶缝隙的影子;B.太阳的虚像;C.树叶的影子;D.太阳的实像.(92年,贵州省)分析与解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的应用及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树叶间的空隙相当于小孔,光斑是太阳经小孔成像形成.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光线经光学器件后光线发散,反向延长相交而成的,所以光斑是太阳的实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解题指导(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里传播是沿直线的.小孔成像、日、…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新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第一册第75页“照度”一课中,由于是新增内容,许多学校均无照度计,为了满足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照度知识的定性学习,并直观反映光源距离不同以及照射角度不同、光照度的变化等,特设计自制了这种非常方便的照度演示仪器。1制作原理利用半导体材料对光线的敏感特性。2制作材料光敏管(用DDO1三极管代用)、放大管、带柄的放大镜、钮扣电池四节、导线等。3制作方法用一只DDO1金属壳功率三极管,小心锉掉金属壳顶,作为受光敏感元件,注意不要将其内部半导体损坏(用DDO1功率三极管主要是为了有一个较大的半导体受…  相似文献   

13.
一、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现象昼夜现象是指由于太阳光线的照耀,地球面向太阳一面被照亮处于白昼状态,而另一部分由于自身的阻挡未被太阳光线照亮处于黑夜状态。因此,昼夜现象的形成与地球为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及日地距离(太阳光线能够到达地面)有关,而与地球是否自转无关,即假设地球不自转,也会存在昼夜现象。昼夜更替是指地球上某地从昼到夜再到昼的地理现象,它的形成首先要求地球上存在昼夜现象;要掌握昼夜交替的形成必须要理解晨昏线(圈)。晨昏线是太阳照射地表所形成  相似文献   

14.
极光     
《初中生辅导》2013,(10):F0002-F0002,F0003
极光((Polar light,aurora)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与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的光现象。  相似文献   

15.
金卫东 《考试》2011,(11):46-47
前提条件: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 特征如下:1.晨昏线(圈)始终是垂直于太阳光线经过地球球心的大圆。  相似文献   

16.
第二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一、重点内容和重要知识结构本单元重点内容可概括为五大部分:(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2)大气的状况;(3)大气的运动;(4)大气的降水;(5)天气与气候。(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大气的组成,重点是掌握各种大气成分的作用。低层大气干洁空气氮——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一切生物维持生命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保护地面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水汽——成云致雨的必要原料固体杂质——作为凝结核,促成水汽凝…  相似文献   

17.
根据发光二极管(LED)的封装分析发光芯片的虚像位置,推导出利用光照度平方反比定律测量LED平均光强时被照面与光源实际距离的校正值。测试了不同发散角LED在不同测试距离下的光照度,发散角越小,光照度偏离距离平方反比定律的误差越大。通过数据拟合校正测试距离,与理论分析、仿真结果相吻合,校正后LED的平均发光强度、照度与测试距离符合平方反比定律。结果进一步说明了LED发光强度测量标准中两种距离的设定有待商榷。该实验对光学工程类学科的照度平方反比定律验证实验设计与延伸有一定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有一个寓言:风和太阳比赛谁先让人脱下外衣,风呼呼地吹啊吹啊,但是它越是严厉,人却把衣服裹得越紧。太阳笑咪咪地出现了,把它的温暖洒向人的全身, 暖洋洋的光线让人觉得热乎乎的,就主动地把外套脱掉了。这个寓言我常记心中,在许多时候但我提醒自己:温暖比冷冽更受人欢迎,爱比强力更感染人。  相似文献   

19.
《小读者》2008,(11)
让我们假设一下,假如有两个太阳会怎样呢?首先,要依据两个太阳的距离有多远,以及他们与地球的距离而定。当两个太阳在天上绕着彼此转动,靠得很近时,肯定会有一颗在前,然后再转到后面,这样照到地球上的光线颜色和分量会跟随两个太阳的转动而改变。我们进一步假设其中一颗是巨大的红太阳(称为大的红星),另一颗是小的白太阳(称为小的白星)。  相似文献   

20.
题目某行星大气的折射率n随着距离行星表面高度h的增大而线性减小,即,n=n0-ah(式中a为常数),行星的半径为R;行星表面某一高度处有一光波道始终在恒定高度,光线沿光波道环绕该行星传播。试求此恒定高度h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