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现代西方经济学讲座第三讲 凯恩斯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凯恩斯模型概述凯恩斯模型是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和核心。它指凯恩斯本人在《通论》中提出并经凯恩斯主义者补充和修正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凯恩斯模型是作为“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的对立物出现的。如前所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是一个充分就业的模型,它宣称资本主义有自动走向充分就业均衡的趋势。与此不同,凯恩斯模型承认资本主义宏观经济均衡通常是低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古典”模型的政策含义是国家不要干预经济。凯恩斯则迎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需要,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相似文献   

2.
凯恩斯本人主要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阐述的经济思想经过战后一大批新古典综合学派经济学家的注释、补充和改进后,其面貌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并发展成为在20世纪50至70年代居于西方经济学统治地位的“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新古典综合学派对凯恩斯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后凯恩斯经济学是自“凯恩斯革命”以来 ,一直致力于完成“流产”的“凯恩斯革命” ,并以反新古典主流面目存在的一支异端经济学流派 ,它是对凯恩斯经济学范式的恢复和拓展。凯恩斯、卡莱茨基、斯拉法和老制度主义的思想构成了其理论渊源 ,该学术传统经历了三代的传承演进 ,今天 ,后凯恩斯主义者在方法论、宏观经济学、微观定价理论和内部综合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 ,成为西方经济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流派  相似文献   

4.
上一讲提到不同派别对新古典综合派的抨击。在进行抨击的各派中,理性预期学派对新古典综合派和凯恩斯主义的威胁最为严重。理性预期学派可以说是货币主义的一个发展。它的思想在六十年代初已经出现,但由于当时新古典综合派的统治还比较巩固,所以直到七十年代以后,理性预期才逐渐形成为一个派别,赞同该派观点的西方学者也逐渐增多。它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教授卢卡斯、沙京特和华莱士等。  相似文献   

5.
一、“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传统庸俗经济学的宏观经济观点体系“古典”宏观经济模型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用语,指凯恩斯的《通论》(1936年)出版以前在资产阶级经济学界占统治地位的有关整个社会的就业、产量、价格水平、工资水平、储蓄和投资等问题的观点体系。古典经济学和古典学派本来是马克思的科学用语,但是这些概念被现代西方经济学家作了严重曲解。凯恩斯说:“‘古典学派经济学家’是马克思创造出来的一个名词……我习惯于把……马歇尔,埃奇沃思和庇古教授,都包括在‘古典学派’之内。”(凯  相似文献   

6.
由著名西方经济学专家吴易风教授和王健博士、方松英博士经5年时间研究完成的力作《市场经济和政府干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研究》一书,前不久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最终成果。全书40余万字,分《历史的回顾:‘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三篇共15章,全面深刻地分析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分歧和对立,对于了解20年来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演化与最新成就,堪称…  相似文献   

7.
后凯恩斯主流学派,又称新古典综合派,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也是新凯恩斯主义或现代凯恩斯主义的一个主要分支。它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传统庸俗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的混合物。后凯恩斯主流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索洛和托宾等人。本文试图对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中“混合经济”模式作一扼要评介。  相似文献   

8.
新新古典综合派的出现是西方主要经济学派力求达成但又不能达成共识的产物。该学派力图把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纳入同一框架而对经济现实做出更为合理的解释。由于该学派多少迎合了当代西方国家对经济干预由直接向间接方式的转变,所以它可能会被纳入主流经济学的轨道。  相似文献   

9.
新凯恩斯主义工资和价格粘性论述评龙中70年代末,当原凯恩斯主义陷入困境、新古典经济学的浪潮席卷西方宏观经济各领域时,一批被帕金(M.Parkin)称为“新凯恩斯主义者”①的经济学家,仍坚持凯恩斯主义的信条,力图从理论上改进凯恩斯主义,并运用计量经济学...  相似文献   

10.
“人主义”一词源于西方化,又称“人本主义”,是指与神本主义相反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逐渐摆脱宗教神秘主义的束缚,出现了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思潮。由于当时的人主义具有与西方近代人主义显不同的特点,昕以通常被称为中国古典人主义。中国古典人主义具有如下几个显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西方世界,自由资本主义经历了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的高速发展并盛至极点之后,遭受了一次大萧条的“洗礼”。大萧条导致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其标志是凯恩斯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面对大萧条,凯恩斯反思了西方的新古典理论,……  相似文献   

12.
在目前,正如本讲座第一讲所说,西方宏观经济学正处于“混乱”状态。对于这种状态,西方学者并不讳言。一位宏观经济学的作者说:“现在并不存在一致的宏观经济学观点”。另一位作者在1983年写道:“宏观经济学在过去的十年中一向处于变幻莫定的状态”。1985年出版的一本西方经济学著作宣称:“宏观经济学的日益为甚的混乱促进了对混乱根源的研究”。这里所说的混乱具有两个方面的表现。首先,原来居于正统地位的新古典综合派在受到货币主义、供应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的攻击以后,吸收了这些派别的观点,企图对西方宏观经济思想加以进一步综合,以便维持  相似文献   

13.
道格拉斯·C·诺思作为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其主要贡献集中在从经济史分析入手阐述的制度与制度变迁的道理。本文即力图对这位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家的思想作一个粗陋的概括。由经济史而入是诺思吸纳了凯恩斯学派的方法论的结果,其理论“精髓”则是新古典价值判断、道德伦理和理论规范。诺思将制度纳入新古典模型的约束框架,建立了制度制约与个人选择的联系,并力图以此解释人类社会的所有经济活动。因为他认为制度变迁(规模取酬递增)是社会和经济演进的基本核心之一,另一个核心是规模报酬递增的技术进步。一、理论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课,在《课标》中属于必修Ⅲ第6个专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中的第一目:“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无论是专题的题目,还是子目的表述,都突出了一个概念——“人文精神”。因此,在讲这一课的时候,“人文精神”就是核心的概念,学生在学完这一课之后,应该对“人文精神”有一个基本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文和文中提出“数学公式的教学应关注公式的来龙去脉”这一观点.具体而言,文以“扇形面积公式”的教学为例,指出在公式教学中,推导公式、明确公式的意义以及公式的应用上要下功夫;文以“等差数列前17,项和”的教学为例,提出公式的推导要顺、公式的几何意义要明确、公式的应用要关注数学思想.本文就“公式的推导要顺”(或者更广泛地讲,是“数学教学要讲顺”)做进一步的叙述.  相似文献   

16.
最近,在对中西方文化作深一步比较研究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内“人文”这一概念的理解发生了较大的分歧。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人向来最讲人文,“儒”、“道”两家都从不同的出发点对其作了较系统的论述,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特点,应归之为人文精神。这是一种传统的认识。另一种则针锋相对地指出,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中最主要的是“人本”,而不是“人文”。理由是“人文”亦即“人道”,而“人道”是资产阶级萌芽期提出的口号,与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 经济思想史是经济学独立本科段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一门令人犯“怵”的“纯理论”课程。不少考生在考前都感到思想压力很大。其实,这一课程是关于西方从古希腊古罗马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学者及其经济学说的介绍,因此本教材分为五编:一、古代及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二、早期的古典经济思想;三、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完成和发展;四、非古典经济学说;五、新古典经济学。其重点在第三及第五编。其中第二编与第三编部分为英法两个部分;第四编则为近代德国、美国的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学…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教育重人性西方教育重神性中国文化以人为本,是一种人本文化。在人与神的关系上,中国文化是重人而轻神。这就势必在教育上重视人性,发扬人性,轻视神性。这与西方文化教育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教会控制,灌输宗教意识,大异其趣。这也是东西方教育思想从起源性即表现出来的思维方法上的第一个重大差异”。中国教育重道义西方教育重功利从价值系统上进行分析,中国文化的特质是偏重“义”与“德”,看轻利”与“力”,是突出刚健自强之类个人修养的思维模式。中国人最讲礼”,“礼”就成为最具中华文化的原初性和普遍意义。以人为本,讲求理性,必…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悲剧与西方悲剧在故事结构与结尾上有很大的区别,往往喜欢以大团圆收场,这主要是由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社会现实、民族心理特征和审美情感等不同所造成的。中国固有的伤、道思想以及重“神似”、重“意境”等传统美学精神,是中国古典悲剧产生的土壤,在它们的影响下,中国古典悲剧形成了它独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两千多年的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史是霍拉斯等人开创的.霍拉斯 (Horace)拒绝绝对的忠实和对等.西塞罗 (Cicero)认为译者"不应以僵化的理念为原则来指导翻译中的模仿 ".杰罗姆 (Jerome)代替了意义"独尊的 "单元翻译观,进入了西方古典译论的鼎盛时期.施莱尔马赫 (Schleiermacher)所创立的诠释派对意义求本溯源,反对对<圣经>的神权论教条主义解释.就这三大西方古典翻译理论模式进行分析探究,强调翻译理论研究应侧重于如何从理论角度去认识翻译,解释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